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土壤环境;影响措施
1输变电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1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输变电工程对土壤资源的影响体现为占用和扰动两方面。占用是指输变电工程对于相关土地资源表面的使用占用,扰动是指输变电地表及地下管道线路埋线造成的对土地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扰动。输变电工程中的变电站和铁塔设备会对土地造成永久性破坏,导致无法恢复原有土地地貌和使用方式。同时,输变电过程中施工场地、牵张场地、施工简易道路等临时性场地和设施的装配,也会造成土地占用,产生一定破坏作用。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造成的土地占用能通过后期人工干预进行恢复,维护土地原有的利用功能。输变电工程中的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和中低压架空送电线路对土壤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高中压地下电缆会对土地造成局部影响,因为地下电缆需要挖掘地下土地,使土地表面的农作物不能再进行耕种。
1.2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输变电工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结构和质地结构的影响。地表地貌和土壤结构在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巨大振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表土壤松散的情况。同时,在后续施工中的水泥道路建设、建筑设备建设、生活区和设备区等的建设也会对原本土壤结构和作用造成改变。如建设施工的塔基挖掘,使地表面造成裸露,损害原有植被的生存生长。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长时间的走动、踩踏,导致延长了土地破坏的持续时间,严重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在输变电工程中,一些牵引车为了提高牵引效率,在土地表面多出开挖地锚坑来进行牵引装置的固定,使土壤运行能力降低、内部结构变的松散,经过长时间的影响,使土壤养分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大大提高了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可能性。
1.3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加大对原本地表结构就相对脆弱的土壤侵蚀力度,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同时,施工工程往往不能维持挖方与填方之间的平衡,从而产生借土或者弃土,产生弃渣和临时的堆土。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输变电运行的各种需求,还会进行树木砍伐等活动,降低土壤原有的水土保持能力。
1.4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动物个体、种群会由于输变电影响。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对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多数研究都集中鸟类动物的研究中,而对于流动性较低且对栖息地要求更为严格的动物研究较为匮乏,尤其是两栖动物。输变电工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大多数体现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初期。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初期的影响很可能会造成后续更长远的负面作用。
同时,输变电工程施工对地表植被和土层结构的破坏,导致施工地区附近的地理特征和土地利用手段发生巨大变化,使土壤动物失去了原本适应的土壤生存结构。如果长期造成大规模的严重影响,可能会导致蚯蚓等依赖土壤环境生存的动物直接消失。此外,输变电过程中电磁辐射也对动物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电力系统电磁辐射污染源是主要污染行为,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和营运过程,会对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严重破坏,甚至造成陆生脊椎动物的直接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关于输变电工程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2.1土壤侵蚀预防与表土资源保护
在进行输变电工程选址和输变电线路设计时应符合电力系统标准、城市总体标准、土地利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生态标准等各项标准要求。具体有如下措施:①避开陡坡及不良地质地段、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旅游风景区等地点的选址;②使用高低腿杆塔设计优化设计结构;③禁止乱砍乱伐树木;④安装杆塔基时避开农田、村庄、果园等,优化塔基基础结构,促进水土保护;⑤主要采用原状土基,合理控制土方开挖量;⑥将破坏后的土壤表层做好苫布覆盖或植物覆盖,尽可能地运用相同植物和自然形成的地表植被进行保护,减少土壤流失。
2.2防治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主要是路面直径流量和道路烟尘灰尘、汽车尾气、轮胎破损和道路抛洒等路侧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破坏。做好与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相关的道路交通污染源控制对于土壤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从材料选择与保养方面解决变电站接地网镀锌层和镀铜层腐蚀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周边水源的问题。这一问题我国相关电力公司进行了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山东省某电力公司研发设计了以铝为基础加入少量质量为5%的铜,以及相关微量稀土元素的接地材料,结合先进喷漆和氧化复合处理技术,有效降低了对土壤的腐蚀效果和破坏效果。
2.3防治输变电工程施工期间环境影响的措施
??为了预防和解决输变电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慎重选择变电站建设的地区和位置,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主动采取相关措施减低水土流失情况,同时减少施工噪声。②变电站的建设位置要遵循当地地区规划用地的规范要求,不能将它们选择在生态环境变化较大地区或冰雹、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区域,同时尽量避开自然风景区、水源保护区域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③在线路施工中,要远离重要的通信设备、军事设备等,主动降低土地资源占用面积。同时,在输变电工程中以运用同塔双回线路架设方式为主,降低变电线的走廊面积,从而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面积。
2.4 防治输变电工程运行期间环境影响的措施
针对输变电工程运行和维护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具体是:增加净空高度、运用先进环保技术、合理划定控制区域。根据国家相关输变电设计标准和要求,220kV以下的输电线路允许跨过居住住宅地区,同时保持输电线路的净空高度范围在6米以上。为了在维护线路安全运行的同时,全面提高土壤环保意识和效果,工作人员在输变电施工过程中,合理增大220kV输电线实施的导线管线和与居民用地和住宅间的距离,与塔双回式的电线路架设优化组合,通过减少地面工频电场强度来减少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输变电工程对于土壤环境的破坏力度,相关电力工程部门要在建设输变电工程过程中综合考虑变电站的建设地区、输送电线路计划等,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对输变电实施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帮助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元, 刘宝华, 崔星怡, et al. 输变电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控[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 36(5).
[2]李宏昌. 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途径与防控策略浅析[J]. 农家参谋, 2018(3).
[3]李蕾. 浅析高压输变电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与防治措施[J]. 科学与财富(11):310-311.
[4]张中杰. 高压输变电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J]. 吉林农业(8):90-91.
[5]郭春晖, 袁懿.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
论文作者:沈清华,,沈赛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