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肛泰肛肠专科医院 福建三明 36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方性肛瘘疗效。方法 选取84例患有复方性肛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选用西药治疗,而实验组选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中西药结合治疗,随后比较两组之间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两种方案治疗后,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疗效,实验组的治愈时间和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肛管压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中西药结合疗法可提高复方性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病危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疗效分析;复发性肛瘘;中西医结合
肛瘘患者在肛肠外科患者中占据1.67%~3.6%,其中以青壮年患者居多,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目前,我国肛瘘患者的病变部位是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而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且部分患者的肛瘘外口会不时地流出脓性分泌物,这时外口闭合会导致脓肿的形成,随后又会导致新的破口的发生,一旦该病反复发作,手术治疗也难以根治[1]。对此类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疾病,我国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具有其独到之处。近年来肛瘘治疗开始涉及了中西医结合疗法,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中西药治疗复发性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84例复方性肛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包括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在35~46岁,平均年龄(40±8.23)岁,病程为7个月~2年,平均病程(1.4±0.45)年。实验组包括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在34~45岁,平均年龄(40±8.07)岁,病程为6个月~2年,平均病程(1.4±0.53)年。所有复方性肛瘘患者均无其他心肺功能及免疫系统疾病,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随后对照组进行口服西药治疗,主要口服灭滴灵和氟哌酸,每6h服用一次,每次各0.2g,一个疗程为一个月。期间出现疼痛症状可口服酮咯酸氨丁三醇,10mg/次。若出现便秘,可口服大黄苏打,1.2g/次。可酌情增减药量[2]。
研究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主要为口服和外敷两种疗法。口服药方为仙方活命饮,包括生地黄15g、黄芪15g、金银湖15g、当归10g、白芒10g白芒以及甘草3g等。若患者疼痛,可适当调整成分,还可增加药量,其中,尿潴留加车前子15g和茴香15g,便秘加火麻仁20g,出血加三七5g。手术结束当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3]。中药外敷主要是以白芷、当归、煅石膏、冰片等配合研碎,最后加入凡士林配置成膏体让患者敷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将治疗后的治愈时间、手术后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作为疗效指标;将治疗前后肛管压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治疗安全性指标。
1.4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术后临床症状评分是我们根据肛瘘手术后的临床特征制作评价表,以此来对术后临床症状评分。此评分主要反映患者在术后各个临床症状,分值越低,代表术后症状越轻,对疾病的治疗越积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两种方案治疗后,实验组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的治愈时间,术后临床症状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目前,医学领域研究表明,大部分肛瘘均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发展而来,当肛门周围脓肿切口破开时,会逐步形成外口,这时脓液会顺势外流,脓肿逐渐缩小,而瘘管会形成为感染性通道。肛管处的细菌较多,这些细菌会不断的渗透到瘘管内,又因瘘管自身形状多为曲折,最后造成了瘘管内的原发和继发感染。假如因皮肤的生长导致外口闭合的话,会使瘘管再次聚集脓液从而形成脓肿,当脓肿达到一定程度时,脓肿就会在原开口处或在其周围寻找一个新的开口,继而重复上一病理过程,这样会导致肛瘘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有甚者会形成多个外口、一个内口的复杂情况[4-5]。目前来说,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复发性瘘管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治疗也非常重要。
西药和中药治疗效果不同,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对合适的治疗方法[6]。肛瘘中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链球菌等,大部分患者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所以在肛瘘治疗中,西药抗生素有见效快的特点,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西药没有中药稳定,而中药在具有效果稳定的特点外还具有作用全面等特点。如本研究所使用的仙方活命饮或内托生机颗粒剂等方剂均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腐败组织脱落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功效,而大多数外敷中药还有较好的消肿止痛的功效[1]。如果在治疗复发性肛瘘患者时,将两种治疗方法想结合起来,能够产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从而提升治疗的疗效。本研究就针对中西药治疗复发性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术后临床症状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的分数,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三种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经过相同手术治疗后,使用中药内服和外敷可以加快手术创口的愈合速度,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等临床症状,所以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目前的医疗领域中,不仅要关注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两种方案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前后肛管最大压差小于对照组的肛管压差,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也相应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评价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效果时,均使用肛管直肠测压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手术的效果,还可以预测肛管及直肠功能[6]。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小于对照组患者的肛管压差,这表明复发性肛瘘治疗中,手术对于肛管功能的影响在使用中药治疗后会有一定的降低,也就是内服和外敷中药可以降低发生肛管功能并发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治疗复发性肛瘘时,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比单一治疗更为显著,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疗效,同时保持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乐明玲,蔡而玮.中医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8(12):67-68.
[2]周光珍.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19(20):155-156.
[3]洪承武.主管改道切开支管开窗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痪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575-576.
[4]韩哗,陆宏.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7(3):55-56.
[5]罗敏,李峨,李国栋,等.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在肛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1916-1917.
[6]农云.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肛瘘疗效对比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5(9):151-152.
论文作者:丁飞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肛瘘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瘘管论文; 脓肿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