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遇”与“不值”--古诗教学中情节组合与想象相结合的一个范例_一枝红杏论文

“无遇”与“不值”--古诗教学中情节组合与想象相结合的一个范例_一枝红杏论文

“不遇”与“不值”——例谈古诗教学中的情节连缀与想象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诗论文,不值论文,情节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册均有古诗,古诗语言精练,情节跳跃,想象丰富,意境空灵,音韵和谐。今天学古诗,不点化,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读古诗首先是破解语句,连缀情节;其次,要融合想象,这样才能领会其意境,体会其感情。本文以《寻隐者不遇》《游园不值》两首古诗为例,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

《寻隐者不遇》全诗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首先领会诗题,“隐者”即隐士,“寻”的是“隐士”,隐居山林不愿出来做官的读书人。所以“寻”不是寻找,而是寻访,访而未见,就问其行踪。寻访不着,就叫不遇。既然寻访未见,那有什么必要写呢?不遇中又见到了什么?这就引出诗句来,原来“不遇”含有深意,寓含主旨,“不遇”也就是通常说的诗眼。

据说,这是贾岛做和尚时寻访一位师父的事。学习时要破解语句,以想象中的时空和事件的连续性,连缀古诗情节的跳跃性。诗中显示对话,第一句是问,下面三句是回答。情节是省略了,实际是一问一答,三问三答。一问,你师父呢?一答师父采药去了。二问,到哪里采药?二答就在这山里采药,他不会到别处去。三问,你知道他在山上什么地方采药?三答山高云深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但诗只有二十个字,语言简练,不允许像散文那样写,所以问话都省略了,出现了一问三答。“松下问童子”也是省略,贾岛并不是第一次来,山这么大,他哪里找人?他来过这里,但到朋友家里一看,门关着,没人应声,这才折回身,在门外松树下看到童子,就问这位徒弟。至于他怎么想去寻访,从哪里来山中,不遇之后怎样回去,通通不讲,也不需要讲。如若写散文,来龙去脉都要交代清楚,诗就不需交代,语句精练,节省情节,突出某一时段、某一场景就可以了,诗的含蓄就在这里。

破解了诗句,连缀了情节,就可以进一步融合想象,领会其意境,体会其感情。诗人写这段“不遇”的事干什么?诗有感而发,作者是写这位“隐者”,这位读书人不愿“学而优则仕”,在朝廷上混个一官半职,为名为利,光宗耀祖。他归隐山林,说明这人志趣高洁,与山林作伴,与清风明月作伴。而“采药”去,却透出一层深意:原来他在深山密林中采药去了。采药材干什么?他懂得医药。采得药材可以给人治病,这有一层济世医人的心意在,而不仅是归隐后的自在清静。

这首诗扣着“隐者”写了高山环境,隐者的兴趣、劳动、住处;又扣着“不遇”写,本来造访叙谈是一番乐趣,“不遇”自有些惆怅,但作者并未透露不遇的心情,“云深不知处”却显露出他的情感倾向,那种山高云深、飘然世外的意境,则是他向往的,而后人读诗,也会为这种云游大山的意境所吸引。

再看《游园不值》,全诗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先看诗题,关键要研究两个字:“不值”。“值”的意思就是相遇,“不值”就是不遇。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这就寓含诗的主旨,“不遇”也是诗眼。

作者在游园时先遇到了什么?苍苔、柴扉。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结合文中插图,了解柴扉是用柴和竹子或树枝支起来的大门,是乡村很简陋很普通的一种门,就是这“柴扉”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自然的乡土之气。而苍苔是一种绿色的植物,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它就会贴着地皮长出来,成为贴着地皮的绿色青苔。

那么,这样的一座园,这样普通的自然景物,诗人又赋予它们怎样的感情呢?一边读,一边品,要推敲诗中哪些字包含了对所见景物特别的感情。“应怜屐齿印苍苔”,对苍苔体现了“怜”的感觉。怜是爱惜、爱怜的意思。据说,叶绍翁最初写的时候用的是“嫌”。嫌,会让人误以为嫌弃。因为嫌,所以他就不给我开门,用上“嫌”这个字,一下子把叶绍翁和主人的距离拉远了。“怜”,说明园主人爱惜,也说明作者爱惜。惜在哪呢?叶绍翁穿着木屐,自然、轻松的打扮。尽管如此,这屐下面还有齿,会给苍苔留下印,还觉得不忍,这“怜”便是真真切切的爱惜。

对柴扉用“扣”,意思就是敲。“小扣”的“小”不是大小的小,而是力度的小,即轻轻地敲。小心翼翼地敲,扣出的可是对园主人的尊重。久扣不开,不能游园,自然有些失望、沮丧。这时,无意中抬起头,却发现“一枝红杏”。古人所讲的“红”就相当于今天的粉红、淡红,我们现在所讲的红在古代被称为“赤”。头一抬,看到粉红娇艳的杏花,可谓眼一亮,心一动:哟,杏花开了,而且还伸出墙外。那么伸出来的杏花更多了,定是满树、满园,却被关在了园子里。许多花也一定开了,许多叶儿也一定青翠欲滴了,这就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一枝”和“满园”相对,叶绍翁写的是一枝,一枝引发想象春意盎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无穷尽,想象怎么多就怎么多。没有这“一”就没有那“满”字,“一”就是“满”。所以,一枝红杏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春色满园,一枝就让我们感觉到千朵万朵压枝低,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有多热烈就有多热烈。这一切都源于一枝红杏,应了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闹中,我们突然发现,园还是那座园,压根儿我们就没有进去过,这一切都凭我们的想象。

曾看过一教学案例,有如下作业设计:红杏和绿柳从古到今都是春色的典型代表,而本诗中这枝红杏更因为预示了满园春色而流传千古。其实,春色一旦满园,不仅是杏花,其他景物也会冲破围墙向我们宣告春天的来临,春色满园关不住,下一句怎样接?作为阅读者的我也不禁和学生一起接答:阵阵花香扑鼻来,绿柳如丝出墙来,蜜蜂蝴蝶翩翩来,河水叮咚入耳来,杨花柳絮过墙来……想象景象,低吟诗句,创作诗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

融合想象之后,还需思考作者的意旨,让我们再看“不值”。如果说开始的“不值”有些许的失望,那么是出墙来的一枝红杏给他带来欢愉与惊喜,心头的暗淡一扫而空,这红杏是报春的使者,有这满园的春色,才会有这一枝红杏;有这满园春色关在墙内,才会有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满园”与“一枝”,“关”与“出”对照如此鲜明。“一枝”是实写,“满园”是想象,一实一虚;“关”是封闭,“出”是活跃,一静一动。红杏出来需要力量,“关”得越紧就越想出来,所以红杏才能显出特有的魅力。这样想来,诗人虽未能游园赏春,但满园春光已经在想象中出现了,他可以满意而归了。如果改一下《雪夜访戴不遇》中的句子,则成了:“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园主人呢?何必要进园子呢?”诗人把他游园的发现与惊喜之情记录下来,让人们分享这一由失望到突发惊喜的经历。这“游园不值”并不是失望,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发,后人评此诗为千古绝唱,也在于它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生命的东西是压制不了的,无论怎样压制,它总会冲破约束自由发展。

诗人来游园,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而却让人感觉春天到了!在领略春天勃勃生机的同时,得到生命的感悟。这就是作者的所遇,所以这“不值”其实是不遇中有遇!不虚此行即为值!

学习古诗,仅仅理解诗所描绘的事物是不够的,“不遇”也好,“不值”也罢,均需透过字面,体会其情感。只有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领会了诗的主旨与意境,才能算是读懂了诗。教师首先要领会诗的主旨和意境,才有条件确定教学的策略,以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和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

标签:;  ;  ;  ;  ;  

“无遇”与“不值”--古诗教学中情节组合与想象相结合的一个范例_一枝红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