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市中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糖适平或注射胰岛素控制空度血糖呢在4~7.8umol/L 餐后血糖控制在11.1umol/L,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口服替米沙坦或贝那普利降低肾小球囊内压,控制血压在130/80mmHg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祛瘀方,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连续4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及UAER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疗效,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在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延缓和阻断糖尿病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72-02
2010—2015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ND)4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8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9.6岁;糖尿病病程5年以下26例,5~10年45例,11-20年7例;合并高血压病28例,冠心病15例,视网膜病变30例,周围神经病变18例,植物神经病变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指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肾病诊断符合Mogenson分类法[1]符合Ⅲ期标准,即微量蛋白尿期,或早期糖尿病肾病期,肾功能正常,尿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ug/min,6月内至少连续2次超过上述数值。排除其他原因,如运动、感染、血尿等引起的蛋白排泄量高于其基础水平。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并配合饮食及运动疗法,控制蛋白摄入量0.8g/(kg.d) 口服糖适平或注射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在4~7.8u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1.1u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所有病例均予替米沙坦或贝那普利降低肾小球囊内压,并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连续4疗程。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浊祛瘀方。药物组成:黄芪30g、玉米须20g、淮山药20g、生地20g、山茱萸15g、金樱子20g、丹参20g、苡仁20g、土茯苓15g、泽泻15g、益母草30g、白茅根20g、水蛭粉(冲)3g,可随证加减,每日一剂,每煎150ml混匀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同前。
2.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和统计学方法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恢复正常或较前下降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尿微量球蛋白较前下降30%~50%;无效: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未达到有效标准。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对照采用t检验。
2.2 治疗结果
2.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中,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38例中,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0.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2 两组治疗前后UAER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讨论
DN是糖尿病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糖尿病导致的肾衰竭逐年增高且已成为影响糖尿病生存质量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故积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延缓或阻断糖尿病病程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范畴,本病病理特点因虚致淤,本虚标实,早期duo以气阴两虚为主,淤血痰浊停滞为辅,治疗当益气养阴,化浊祛瘀。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升阳固表益卫,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助血行。黄芪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已得到证实[2],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胆经,利尿消肿。玉米须中的多糖对四氧嘧啶小鼠所致的血糖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降糖作用明显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异生[3]。生地、淮山药、山茱萸、可滋阴补肾,金樱子固肾涩精,苡仁、土茯苓、泽泻健脾渗湿、解毒消肿,益母草、白茅根、水蛭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改善肾脏局部微循环,增加肾血流。诸药合用,标本兼顾。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在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延缓和阻断糖尿病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戎华.糖尿病现代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1.
[2]余凌,李惊子,王海燕.黄芪,当归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3):396.
[3]刘娟,韩晓强,姜博。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4):242.
论文作者:周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两组论文; 玉米须论文; 微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