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将选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与观察组(n=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清宫术及米菲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人工流产术;宫腔残留;治疗作用
对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清宫术治疗,易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使子宫传统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提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残留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结果与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宫腔残留标准。将选入的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与观察组(n=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为(27.6±2.8)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为(28.2±2.6)岁。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为: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间断性流血超过14d,或者流血不止;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50~200U/L之间;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超过2cm。排除标准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异位妊娠、肝肾功能障碍、米非司酮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清宫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口服给药,每次25mg,每日1次,连续服药治疗10d。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查,并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评定指标
治疗后患者阴道停止流血,β-hCG复查结果正常,B超检查结果子宫内未发现异常占位回声评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阴道停止流血或者流血减少,β-hCG复查结果比治疗之前低,B超检查结果子宫内异常占位回声有所缩短评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症状未改善,甚至增多,β-hCG与宫内占位回声经复查显示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描述,行t检验,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若P<0.05,则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者21例,有效者10例,无效者3例,治疗显效率为91.17%(31/34);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者19例,有效者13例,无效者3例,治疗显效率为91.42%(32/35),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内容如表2所示。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原因复杂性较高,其中致病原因包括: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感染及子宫形态异常等[1]。传统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常应用清宫术进行二次清宫,但是由于术中患者出血量过多,手术对于患者带来的痛苦程度较大,患者易发生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米非司酮是一种早孕终止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获得了较大的肯定[2]。米非司酮对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极高,可与孕酮受体有效结合,使孕酮在机体中的作用有效阻断,使蜕膜组织出血、变形、坏死,对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与合成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可使子宫收缩得到有效刺激。因此,在人工流产后宫腔内残留治疗过程中,应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促宫腔内残留的组织坏死,并排出体外,同时使子宫内膜的修复速度加快,停止阴道流血症状。根据相关临床研究提示[3],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后子宫残留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清宫术与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组间治疗显效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治疗,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效果与清宫术相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可避免患者清宫对子宫内容的损伤,患者的认可度更高[4]。
在临床治疗过程应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患者易出现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的不良反应,患者的具体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个别病例在口服米非司酮后会出现胸闷、大汗淋漓、心悸、烦躁不安等迷走神经兴奋反应,少数特异性体质在治疗后也会出现过敏反应,一般为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少[5]。本次所选病例中服用米非司酮治疗,仅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相比于对照组应用清宫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患者,应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因此,米非司酮值得在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况玉兰,罗小琴,齐艳虹等.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2):122-123.
[2]黄玉静.米非司酮治疗人流术后宫腔残留6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207-208.
[3]石素芳,赵耀辉.米非司酮治疗人流术后宫腔残留9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3):209-209.
[4]贺秀芬,省新元,郎惠敏等.中药排膜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腔残留的疗效观察[J].健康前沿,2016,23(10):232,229.
[5]李艳.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6):3750-3750.
论文作者:张凤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患者论文; 人工流产论文; 术后论文; 宫腔论文; 清宫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