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论文_张昆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论文_张昆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生态城市首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是人类在对人和自然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文化观和发展观。生态城市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环境下具有极强的启发性意义,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但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往往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和阻碍,因此在生态城市文化理念的指导下,优化现实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现代化城市,和谐的人民生活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导言:

现如今,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许多生态问题越发严峻,这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良性发展,比如说,因为城市人口的迅速攀升以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许多的污水还没能获得适宜的处理而排到河流之中,导致水环境的污染。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交通量的剧增导致大量化工燃料被运用,造成大气层环境恶化,与此同时,生活和生产所生成的许多废物导致垃圾泛滥成灾,所以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地位就越来越突出。利用生态城市规划环节,能够推进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同联动的目标,从而为老百姓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城市生活场所,而且也可以高效地维护大自然的和谐稳定。

1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内涵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才开始提出的,并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追捧,但是并没有形成生态城市的完美体系。传统的生态城市主要的理念就是降低各项资源、水以及食品的浪费,同时也要降低二氧化碳、甲烷、废气、废水的排放,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该理念的提出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逐步地转向生态化发展的状态,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人文的内涵主要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城市规划需要保持内部环境的清洁,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品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生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生态城市规划要求

1.2.1生态优先

城市生态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现代城市生活要秉承和谐发展的根本理念,在全面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特别是在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基底,坚持生态红线,并根据自然发展规律进行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2承载范围

(1)城市的产业结构,生态城市需要具备完善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与排放。

(2)城市人口承载力,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导致资源消耗与资源短缺问题加大。

(3)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对环境的消耗和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之间能否平衡。

(4)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产生大量的各种废弃物,垃圾处理问题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所以合理的处理废弃物会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2.3多样化

城市高速发展中人与其它生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备多样性,在考虑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到不同生物的差异性,一个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直接的联系。城市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是生物生活的基础,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主要处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集中的区域,与自然的生存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

1.2.4成长性

城市规划设计中包含了多个学科与专业,综合性比较强,是现代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规划设计需要保持长远的眼光,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与成长。首先在设计中需要留有一定的未来发展空间,在城市发展变化时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变。其次,城市资源的利用也需要保持增长,否则在短期内会导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构成元素

2.1城市规划中社会生态化的表征

重视对各位城市人员环境友好理念的培育,在整体社会之中提倡生态构建,指引人们生态化的消费方式,使良性互动发展的概念成为每一个人的本能行为,随着法律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的完善,社会控制效率和整体服务强度将得到提高,人口结构将得到升级,城乡差距将缩小,人类生态环境将与创造生态、社会、经济,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城市规划中经济生态化的表征

在维护好经济平稳上升的前提之下注重经济水平的提升,完成部分自然资源的可循环性运用,提升生态农业的系统性发展,为工业的安全生产逐渐提速,运用新型的生产技术及可循环性环保原材料,降低部分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生成的污染气体,高效地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由此降低对人类身体的威胁程度。提高能源产出和相关消费水平,使部分可再生能源在当前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生态交通、生态观光、生态家政的普及,综合利用绿色新能源,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2.3城市规划中环境生态化的表征

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持维护生态的准则,保证城市的进程和环境的负荷强度相互匹配,在城市建设周期内尽可能地维护好生物的多元化以及生物存活所需要的条件。在适宜的范围内构建起一系列的大地景观等自然生态场域,利用对土地的科学运用及优化配置,有助于植被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从而提高植被的种植比例,完成对气候、水资源、外部噪声等因素的有效调控,有助于固体废物更加合理的回收利用,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生态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领域。

3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没有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中涌入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有限的土地资源难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填河、填湖等措施纷纷实施,这样虽然目前住房紧张问题可以得到缓解,但是会严重破坏到自然环境,进而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生态城市规划的持续性不强

一些城市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但是,它往往局限于某一阶段或某一项目,没有建立起长远的发展规划。这样一来,生态城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就不强,生态城市规划的积极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生态城市理念缺乏

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用地空间拓展成了城市发展的重点,而人居环境建设遭到了忽视,没有科学统筹规划城市空间。例如,虽然一些住宅区的外观是明亮的,但垃圾站存在于住宅区的内部。人们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导致生活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城市理念的缺失,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制约着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4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应用

4.1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对于城市湿地来说,其中包含湿地植物,水和土壤等,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可以逐渐调节城市周边的环境,实现区域性气候调节,防止出现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重视城市周边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高城市综合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力,提升城市自身未来的生态水平,实现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生态湿地在城市整体生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

4.2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时候,对于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工干预,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逐级改造和不断升级。原本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影响而破坏,依靠原本的恢复能力,无法实现快速的恢复。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提高生态系统改造水平,促进城市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此外,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做好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保护,合理利用高新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全面推进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

4.3发展生态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目前城市中的车辆繁多,因此实现生态交通,逐步提升绿色生态出行比例,对于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需要增加城市地铁和公交车线路的密度与服务范围,实现私家车使用比例的降低。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从制度和规则上予以支持,提高民众参与比例,实现绿色出行与生态城市规划的融合,确保减少环境污染。但是,要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而不是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这样会阻碍人们的出行,保证人们有丰富的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和使用。

4.4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要严密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城市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征进行合理研究,做好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对于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的时候,一定不要对生态产生影响,应结合当地的真实情况,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空间。通过合理的构建城市的生态景观,实现人文景观的合理设计,确保地区基础框架建设的充分设计,提升现代化城市生态保护要求,满足城市人口的生活需要。合理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水平,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提高生态城市经济比重。

4.5因地制宜,专业规划

工作人员要选用精准严谨的设计方案实现城市趋向生态化发展的目的,同时众所周知,各座城市中有不同的城市特色,该城市规划工作就需要有机地呈现出各地的风格特色。在现实的规划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区域内划定的上位生态控制线为依据,完成城市景观规划、城市产业规划和城市住宅规划等等。在城市景观设计期间,一般是解决好住房建筑、园林中的人文景观或者其他的自然景观,由此来一同搭建起城市的有机生态系统。在建筑景观设计的周期内,工作人员要求在平面设计的前提之下更深层次地提升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设计水准,更加注重完成街道建筑的景观规划工作,在完成好高层建筑景观规划工作的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完成好低层生态建筑的优化布局工作。在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沿湖、沿江、河流、公园及广场等公共区域做好规划生态景观的工作,把自然生态、城市底蕴、历史文化、现代风格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而高效地提升所在地域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在实际规划期间,还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示范产业基地,同时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以循环经济为优势,构建生态产业机制,共同推动良性互动发展各个行业。不仅如此,还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完成集约化、生态化转型,大大提高生态经济的比重。

4.6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绿化建设是生态城市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在规划生态城市中,应该将绿地的规划和科学布局作为工作重点,使绿地的利用率有所提高。应该从城市结构布局的角度入手,对于城市的中心,应该建设较高比例的绿地,通过点、线以及面的形式将绿地结构结合起来。在城市的自然布局基础上,应该适当加入人文景观,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体现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意识,使生态文明成为城市的名片。此外,工业园区与居住建筑之间的地带可以在保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以绿地为隔离,建设良好的生态走廊。

4.7积极普及绿色运动

绿色运动的起源地是西方。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作用下,对很多知识进行整合和借鉴,当中就包括对绿色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等。从科技的角度来看,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自然能源创造一些生产和生活的条件,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然而,新能源的开发非常困难,这对中国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发展的成果也应与绿色理念相结合。努力提高产品的环保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4.8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角度来看,大多数城市的建设都会选择依山傍水的位置,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并充分的利用。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在自我保护和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生态城市建设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在规划工作实施中,应该将原始生态环境作为保护的重点,通过人工力量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永远也无法与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相比。这就需要将原始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寻找城市建设的结合点,合理开发和利用原始生态资源,发挥人工的力量进行完善和保护。这样才能使原始的生态系统得到稳定的保留和发展,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自然力量,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达成。

4.9发展低碳产业系统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该促进城市低碳产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全局提供有效的指导工作。(1)大力构建城市低碳产业系统,对于社会以及地方上的代表性企业,需要以生态理念对其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并将低碳技术以及节能技术应用其中。有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有些污染物的降解难度比较大,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此,为了减少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避免其对城市空气环境、水体环境等造成破坏,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先进的净化技术,使得相关企业可与城市和谐发展,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在对生态城市的低碳产业系统进行规划和发展时,需要做好区域规划工作。在城市小范围中应用低碳产业系统时,可能无法满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际需要。现如今,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各个方面资源消耗量比较大,对此,要结合实际,适当扩大低碳产业体系规划建设范围,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此外,还应看到,在生态城市低碳产业体系的规划和发展中,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促进企业与政府的合作,为低碳产业体系的规划和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会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在人类以往的发展历史中,并不重视自然的保护,更加重视的是从自然中索取资源。错误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合理应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城市生态水平,保证环境污染的减少,提高城市的综合生态水平,这对我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城市效应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立爽.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03).

[2]刘存发.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9).

[3]黄燕妮.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30).

[4]邢芳.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5]房永军.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8,212(07):20-22.

[6]杨建勇.关于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266(10):121.

[7]李鹏涛.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低碳世界,2017(10):155-156.

[8]闫岩.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点的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7(2).

[9]刘亚进.生态城市指标在规划设计中的转换与应用[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8.

[10]刘娟.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7(49):121-122.

论文作者:张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论文_张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