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的用电环境监察技术应用论文_刘艳

基于智能化的用电环境监察技术应用论文_刘艳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茌平县供电公司 252100

摘要:依据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单位或个人用户的用电行为采取规范化监控、管理措施,是用电监察工作的核心职能。用电监察技术不仅是电力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促进用户用电安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手段。随着相关信息、通信、控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用电监察技术发展态势良好,能够更有效地保障电网系统安全,是确保供电稳定及用户安全的一项关键举措。

关键词:智能化;用电环境;监察技术;应用

目前,国家已成功地应用于数字电检测技术领域,应用于市政单位,领域的扩展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扩展在努力全体员工的战略目标,智能电网的运行实例,可以实现在全国,最终成为县、市,省级和国家级的影响联系紧密的网络系统。数字电力监控技术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两种技术,结合智能监控的两大优势,在窃电和防盗行为方面也可以使这一技术更加成熟,并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诸多方面。数字电子监控平台,通过终端程序提供的数字检查工作的支持,获取原始数据采集平台的主要功能,未来应该更多的需求方的数据分析平台,更需求侧分析应用系统通过接口连接建设平台,一些从技术和经济措施在DSM。

一、用电监察发展现状分析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供电企业,没有专门的电力监管机构,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没有实际的电力监管体系,监管工作,仍然在袭击巡逻表,简单的表面来看,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使问题继续。现在,由于电力监控安全管理不到位,中国的电网是患了很严重的影响,但影响仍在继续。供电企业在向客户提供电力的服务过程中,未能提前实现公众意见,只为客户提供产品。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用电的安全性没有明确的解释,电网安全需要由用户和企业来考虑。因此,结果是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总是对立的对手。他们考虑认为,结果。它催生了大量的“窃电”恶性行为,导致电网运行正常运行,影响网络的安全,也极有可能危及客户的生命安全。对于电力企业在供电客户服务过程中,客户对电力需求与电力电气安全要求的冲突,双方不能相互理解、相互理解。由于供电企业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会承担风险。对自己的非法操作,暗箱操作,使客户减少电力安全,供电网络安全系数降低,电力监控难度加大。同时,电源公司的良好形象也消失了。

二、用电监察智能化技术

用电监察技术是架设在电力企业和终端用户之间的一个沟通桥梁。电力企业所提供的业务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其中主要包括用户档案、电费管理、供电合同等多种形式。供电企业业务内容具有十分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相关操作应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整体业务由用户申请受理、施工、立户、电费收缴等多项环节构成,若均需人工介入,不仅劳动强度较大、耗费工时较长,同时信息透明度相对较差,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管理难度极大。同时,由于用户分布地域十分广阔,从地理条件上也为人工监察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必须从系统架构和标准体系两方面推进用电监察智能化技术。

三、用电监察技术的应用对策分析

数字化用电检查技术已经进步的走向高效率的状态,而且流程更加规范具体,信息的共享程度也越来越高,可是关于如何成功实施数字化技术并进步的进行推广,仍然是个比较复杂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电力系统属于科技领域,对任何一种产品和技术的引用都要很谨慎,所以用电监察在数字化的时候要妥善处理高层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实施人员之间的合作,为了保证实施的顺利和安全,还必须聘请相关的IT咨询公司作为顾问,这样才能确保数字化这新技术的妥善引入。

(一)加大高层领导的支持

领导的支持是实施的前提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人们的思想抵触情绪,这是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项,必须好好协调处理。比如有些员工容易会产生恐惧感,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工作,减少控制权;有些员工拒绝变更,抵触学习新系统,就会容易滋生惰性情绪。因此,这就需要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清楚表明使用新系统的决心和信心,领导的支持就好比颗定心丸,领导的必须与员工并肩作战,与员工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重重阻力与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人员的相互配合

员工之问的配合是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实施的中坚力量,这些业务员和实施人员的任务也最为艰巨的。与此同时,他们也是产生畏惧情绪最严重的人群。因此必须让他们对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个充分理解和掌握,更新他们原有的观念、使他们接受新的系统,并让他们在实战之前接受足够的操作培训。

(三)选择合适的IT公司

这是成功实施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的关键。电力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IT公司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效实施本系统:第一,必须具备丰富的电力行业的管理经验,并且应该邀请电力行业的有关专家参与这个项目的实施:第二,必须具备为企业建立数字化用电监察平台的能力:第三,必须具备在电力行业实施数字化用电监察项目的经验:第四,必须具备可以集成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与电力行业的应用系统的能力。

四、用电监察平台与应用

(一)系统与功能

基于智能化建设的用电监察技术,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控制等技术,建立起一个智能化信息系统,将用户基本信息、电能表信息、电费结算信息、缴费与欠费记录等录入系统,针对整体用电业务中的合同协议、进网作业、现场信息获取、系统维护及窃电管理等环节,提供了数据信息的即时通讯与集抄等功能。另外,智能化用电监察技术还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实时性较强的综合信息接入口查看服务,从而全面掌控电网运行状况与客户用电情况。

(二)核心模块

智能化用电监察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计算模式上,可大致分为主机批处理模式、网络中心处理模式、终端/主机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及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等。智能化用电监察平台系统结合了其中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并存在一定的交叉情况,从而满足于各自的应用环境与需求。

(三)安全防护

移动终端在接入内网的同时需采用无线通信。确保内外网相互隔离,是确保电力系统网络与用户资料安全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系统平台针对数据信息采取加密处理,工作重点包括网络包的准备及解开两部分模块,对应数据加密与解密处理。加密算法选用RSA,为当前安全性较好的一类公钥加密算法,可对现有所有密码攻击实现有效预防,且被ISO确定为加密标准。系统还可依据手机号码限制终端权限,鉴于每人手机号码各自不同,系统可依据事先设定的权限避免越权操作行为。另外,病毒入侵也是网络安全的一项重大隐患。为有效避免入侵,可采取在网络出口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措施,及时将用不到的端口、启动日志记录等关闭。

五、结论

当前,电网系统智能化用电监察技术已得到大规模普及推广,同时智能化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也为国家电网智能用电监察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该技术的应用与推进,不仅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更可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还具有维护电网安全的优势,在电网系统的发展中应用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曲朝阳,王冲,王蕾,任有学.智能用电环境下的家庭电力能效评估指标体系[J].华东电力,2016,06:1079-1084.

[2]马立新,尹晶晶,郑晓栋,栾健.智能用电环境下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J].机电工程,2016,09:1233-1237.

[3]曲朝阳,王冲,潘峰.智能用电环境下的家庭电力能效评估方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6,10:61-67.

[4]吴勇.选房不容忽视用电环境的安全[J].中国住宅设施,2016,09:55-57.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化的用电环境监察技术应用论文_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