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运作新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新动向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偶然结识美国通用电气中国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大维·王。闲聊起来,王总提到,近年来通用电气在中国的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在欧洲的增长速度是20%到30%。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那么,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速度的?
大维·王解释,通用电气是通过兼并收购(简称“并购”)实现这一目标的。
目前美国公司运作有以下新动向:“重视股东价值”、“理念先于管理”、“机构投资人活跃前台”这些做法使美国公司自90年代以来的运作效率大为提高。
80年代:美国公司深刻反思
欧洲、日本目前都掀起了学习美国经营、管理方式的热潮。美国的公司主管在欧洲也大受欢迎。曾几何时,日本模式被视为世界企业发展的方向。那时候,日本公司、企业如同一艘艘无敌战舰,纷纷扬帆起锚,向欧洲、美国进军。1980年,日本买下了纽约的洛克非勒中心和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制片公司。
美国人的自信心降到了最低点,从白宫到常青藤盟校,美国全国上下就此展开了热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检讨起来,美国自认为有几条缺点:急功近利,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并购过于凶猛,各类成本太大。
重视股东价值
理念先于管理
90年代中叶,日本的银行、公司遇到巨大困难,又将洛克非勒中心吐了出来。现在日本又轰轰烈烈地向美国看齐。通过学习,归纳总结出来的美国经验是:美国重视股东价值。日本企业界精英进而得出的结论是,公司必须定期评估其资产,不断抛售非主营业务。
美国曾经很热衷于企业的多种经营,现在抛售非主营业务又很时髦。事实上,硅谷的高技术企业只有核心部分,零部件都以分合同包给外面的企业,而且多多益善。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可以集中发展自己的强项,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由行家批量生产可以多、快、好、省。
但美国经验最重要的一条是理念方面的,而不是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永远是雕虫小技,而理念则是最重要的问题,所谓纲举目张。美国与日本公司管理思想上的差别在于,美国管理界认为,公司领导是公司股东的“走卒”或“走狗”,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主人效命。这种关系在法律上叫做“代理”与“主体”的关系,公司董事、经理是代理,股东是主体;代理由主体任命,负责管理公司业务。公司董事对股东负有“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日本的公司有点本末倒置。公司董事、经理自视为领导,做官当老爷,股东的权力形同虚设。
日本公司的领导大多从公司内部产生,主管与下级关系很深,难以被更换,常常尾大不掉。而美国公司的领导,尤其是第一把手,更换频率较快,而且在进一步加快。自今年一月起,美国最大的200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8家公司换了第一把手,而1999年,全年只有23家公司的领导更换。首席执行官给赶走的主要原因倒不是贪污腐败,就是因为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赶不上股东的期望。以前是有个增长幅度,现在则是事先说好要长多少就得长多少。
独立董事与机构投资人活跃前台
随之而来的是,公司的独立董事的作用日益加强。所谓“独立董事”也叫“外聘董事”,就是在公司内既无职务,又没有利害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每年开会多达数次,而且是背对背地评估公司第一把手的业绩。不过,独立董事虽然在前台跳梁,能够与公司管理层抗衡的是大股东。这里的大股东并不是哪一位个人,而是“机构投资人”,通常是些保险公司、退休基金或是共同基金什么的。中、小投资者的力量过于单薄,不足以打败公司管理层,这也是近年来强调发展机构投资人的原因之一。
日本的机构投资人为数不少,控制了日本大公司70%的股票。日本的所谓机构投资人有许多是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在内。机构投资人中有不少是“交叉持股人”(cross-shareholders),也就是大公司互相持有对方的股票。既然是交叉持股,这类股东难免你好我好大家好,因为如果这次拿别的公司领导是问,下次自己便要成为众矢之的。
但现在日本的机构投资人开始更为活跃。随着日本市场的开放,美国机构投资人乘机而入,兴风作浪,搅活一潭死水。机构投资人与公司管理层的斗争,如果相持不下,最后是图穷匕首见,演变为并购,尤其是遭到目标公司管理层反对的“敌意收购”,并购的目的之一就是颠覆现有的公司领导层。这样,只有颠覆公司的现有公司领导层,才能为并购扫清道路,进一步按照股东的愿望依据当代更灵活、先进的管理方式组建新公司,从本质上焕然一新,提高公司运作效率。
1999年,美国并购活动占股票市场总价值的14%,而日本的百分比只占7%。也就是说,日本公司管理层的吐故纳新以及结构调整还不够快,并购活动加快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加快。
美国企业以灵活的机制通过不断地并购实现了“跳跃式”的快速扩张与发展,这也正是美国公司当前“看上去很美”的原因所在。
美国公司运作的新动向在昭示:公司机制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已成为当前企业在竞争日趋残酷的国际市场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