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论文_谭敏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论文_谭敏

湖南省正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对电力需求飞速增长,对电力行业的要求标准也随之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电力行业之中的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的实际用电需求。同时电力行业之中的传统电力仪器设备的功能严重不足,这严重阻碍了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电气自动化能够在我国电力企业之中建立一个新的供电模式,有效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我国供电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文章就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够为我国电力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

1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1.1 信息化程度高

随着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大众化,在我国绝大多数领域范围之中都实现了高度信息化,例如对数据处理、电网部门运营管理、互联网用户数据统计等等。相比较传统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仪器设备之中应用了信息技术,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控制,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2维护工作的难度较低

与传统电气技术相比,电气自动化的维护难度较小。电气自动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通信设备将电气系统各部分的工作状态实时反馈给上位机。维护人员可以结合上位机的数据信息,确定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维护工作的效率。质量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3操纵简单

相比较传统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简洁地操作工作,不仅降低了操作工作的难度,同时还缩短了操作的时间,并且有效提高了操作工作的准确度。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能够对控制模块进行优化,借此让电力系统控制工作变得更加方便简单,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

2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现状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逐渐成熟。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自身的特殊性,实现了电力设备设施的数字化,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要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必须不断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投入成本。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初步实现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电力系统,它具有操作简单、容易管理和维护的优势。但是,从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没有完全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环节,需要结合相关市场信息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加强电力系统内部设备设施的自动化应用,推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它能够改变系统的配电方式、实现电业的自动实时变化等功能,智能电网技术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对于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智能化电网技术不仅能实现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修复,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这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分析,提高了故障分析的准确性。电网调动技术是电力自动化技术中心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它不仅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还对信息的采集起到很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网调动技术的发展能够使不同区域的电力合理分配成为可能。该项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国家各电力设备相互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电网调动技术中增加了监控功能,能随时了解电力网络系统的工作状况。在电力网络系统中,相关的电力设备,比如服务器、终端设备等都能在专用的以太网中连接。

3.2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作为数字电子系统,PLC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电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表现。为实现某些命令、计算、信息记录的自动变换的电力系统提供良好的条件。它帮助减少电力系统的高能耗,强化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在电力系统中的PLC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点。在电力系统中,内部辅助系统的处理控制一般分为开关控制和顺序控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后,中国为实现节能减排更加注重社会开发。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被开放。开始使用支持电力技术的PLC技术,有效控制电力运营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和资源消耗,提高了电力产业的生产效率。第二,关于开关控制。应用PLC技术来控制电力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开启/关断,不仅有助于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而且显著增大了生产的利润。

3.3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工作环节。电网技术的应用为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我国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发展水平,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整个电力系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地方电力系统到省市电力系统电网调度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各环节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强化了整个电力系统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预测能力,提高了电能资源的供应效率和质量。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会促进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仿真技术、智能技术、动态安全监控技术和多项集成技术等。这些技术共同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展

4.1以国际标准为发展方向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偏向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也让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而智能电子设备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其中最为典型性的。该技术可让不同厂家实现信息管理的共享与操作,且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为保证系统应用进一步规范,国际社会已开始对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制定统一的标准。我国对于电气自动化应用的相关研究也需尽快同国际标准靠拢,以确保相关技术能够广泛地推广。根据IEC61850标准(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全球通用标准),目前我国处于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的初级阶段,伴随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内部应用规模的日益增加必然会对计算机技术在智能控制活动中的应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将其转变为电力系统控制的关键性环节。

4.2保护、控制、测量功能一体化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和发展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系统对人的依赖,表现出更高的独立性与自动化水平。目前国内电力系统应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站内智能监控与数据采集工作,能够让电力系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电力系统的独立性将有效保证电气运行控制自动化水平的逐渐提升。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具备更为精确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保护与控制方面,同时还包括测量功能,三者实现一体化能够确保自动化电力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具备的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自行检测和设备故障信息收集上,而控制与测量能够让检测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三项功能一体化可有效促进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的发展速度。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我国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只有不断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和电能质量,满足国家、社会和企业对电能资源的巨大需求。另外,需增加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经费的投入,使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并肩,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羽,张爽.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电气开关,2016,54(02):100-101+103.

[2] 朱健.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通讯世界,2015(21):169-170.

[3] 张翼翔.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电子制作,2014(22):41-42.

论文作者:谭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论文_谭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