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预防与治疗论文_高伟达

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预防与治疗论文_高伟达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检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50例,入选病例均自愿接受骨科手术,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前为实验组预防性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为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不给予预防性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血检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科手术患的预防效果更佳,实验组共5例患者出现了静脉血检,对照组出现了12例,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 05),经对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检症状均消失。结论:做好预防措施,可降低骨科患者静脉血检发生率,抗凝、溶检疗法在血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静脉血检检塞;骨科手术;预防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90-01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髓、膝关节置换手术等骨科手术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骨科手术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概率较高,且严重时导致肺动脉性栓塞可导致患者死亡,危害极其严重。因此对骨科中静脉血栓栓塞进行早期的预防并给予及时的治疗能显著降低骨科手术中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和减少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预防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资料来源

收集2013年6月一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5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0:15,年龄25-76岁不等,平均(53. 2±2.8)岁,5例患者为胫骨骨折,5例为股骨骨折,15例为脊柱骨折;对照组:男女比例11:14,年龄26-76岁不等,平均(53. 3±2. 9)岁,4例患者为胫骨骨折,6例为股骨骨折,15例为脊柱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存在可比性(P>0. 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术前综合性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对骨科手术可能出现的静脉血栓栓塞知识进行全面的教育,让患者掌握脚躁背伸、拓屈、内旋、外旋等躁泵运动方法和胖肠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技巧及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禁烟等注意事项;药物预防:肝素能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小剂量的肝素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能降低致死性肺梗死的发生率,华法令能够抑制凝血因子活化,通常在起始剂量后的24-72h发挥临床疗效,通常在手术前晚或者当晚给予5mg或10mg起始剂量,阿司匹林仍然是抗栓治疗的基石,长期治疗中为最大限度减少出血不良反应,建议给予最低有效剂量75一100mg;术后综合性预防:要使患者肢体正确摆放,适度的抬高患肢一侧,禁忌在胭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科学的功能训练,麻醉复苏后每隔30mim患者应主动活动足趾,术后5h可进行躁泵运动,胖肠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肌群收缩保持10秒/次,根据患者情况斟酌运动次数,鼓励患者多翻身、多深呼吸、多做咳嗽动作并尽量多下床活动;;干预:在功能锻炼间隔期内,患者家属配合对患肢肌肉进行挤压,每次挤压持续1min,同时要应用弹力绑带进行包扎。治疗方法:首先选择合理的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让患者耐受的情况下适当的下床活动来缓解疼痛;尿激酶、链激酶溶栓虽然能快速溶解血栓,但患者出血的危险极大,因此要谨慎使用;通常在溶栓失败或有溶栓禁忌以及静脉闭塞等罕见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实施静脉血栓切除术或肺栓塞切除术。

2.结果

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统计:实验组共5例患者出现了静脉血栓(1例为骼外静脉,1例为股静脉,1例为肺栓塞,2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2/25,3例为骼外静脉,3例为股静脉,2例为肺栓塞,4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

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彩色多普勒检查或CT检查均未见血栓,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渗血、泌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3.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学者认为,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术中患者为俯卧位,这种体态可压迫骼血管,术后静脉注射的高渗性溶液和刺激性溶液会损伤静脉血管壁,静脉内膜下的结缔组织和基底膜裸露后,可释放多种活性物质,促使血小板聚集,当凝血达到一定浓度时,便可导致血栓形成;骨科患者接受手术后,为促进植骨融合须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血管舒缩反应减少,下肢肌肉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弱,以上现象都会导致血流滞缓,为血栓形成提供基础。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防治:做好骨科手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以膝关节置换术、髓关节置换术为代表的下肢骨关节重大手术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在40%一84%,若做好术前预访工作可将其降低至22%一50%,因此,术前3天应让患者口服100mg维生素E,3次、天,术前12小时应为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为促进静脉回流,术后应穿弹力袜,并叮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若患者确诊为静脉血栓形成,应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腹压过高或肢体活动过多,为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疼痛、水肿,应抬高患肢,若患者有能肢体坏死性征象,应本着短程、持续、大量的原则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可阻止血栓蔓延,降低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溶栓治疗适用于严重的骼股静脉血栓有肢体坏疽危险的患者以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抗凝、溶栓治疗可增加抗栓效果,保护血管内皮,并降低过敏、出血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共5例患者出现了静脉血栓,低于对照组的12例(P<0. 05),与大量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做好预防措施,可降低骨科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抗凝、溶栓疗法在血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戴魁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国临床医生,2013,34:27- 28.

[2]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14,29:602- 604.

论文作者:高伟达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预防与治疗论文_高伟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