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探微论文_徐颖,吴丹芬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探微论文_徐颖,吴丹芬

(浙江浙能金华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 321000)

摘要:在当今电厂运行过程中,热工控制系统是有效保障电厂高效运转与安全生产的重要系统。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设备、新机组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电厂扩建现象已较为普遍,在提升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价值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该系统的复杂化与集成化,这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受外界干扰的概率与日激增,导致该系统出现检测故障、动作失灵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电厂运行质量与工作质量,久而久之将有碍社会建设与发展。基于此,为了使当今电厂运行更为稳定,从而向社会输送更多优质动能,探究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

前言: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在运行时受到干扰会产生干扰信号,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冲击,不利于电厂的长期发展。而抗干扰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干扰信号对热工控制系统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了物理隔离、屏蔽、平衡抑制等技术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应用,它们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干扰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热工控制系统长期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不断提高热工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以更好地为电厂的生产经营服务。

1 当今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干扰信号

第一,静电耦合产生的系统干扰。为了使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内陈设电线的故障方便检查且具有美观性,大多数电厂选择平行设置方式布设电线并输送控制信号。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平行设置的导线间会因大量电容而形成干扰信号电抗通道,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产生外部干扰现象,严重影响电厂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第二,漏电阻干扰。由于电厂中具有较多电线,而绝缘性能不佳的电线则会形成漏电阻,加之维修不当、绝缘材料老化等消极因素,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内产生的信号干扰现象逐渐显现,并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第三,共模干扰信号。由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会产生对地电位差,而电位差将使得系统内窜入电磁辐射,加之因电位差而造成的叠加电压,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运行受外界信号干扰,严重影响电厂运行稳定性。可见,虽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电厂运行提供了许多运行技术与新型运行设备,但是干扰情况仍然客观存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探究抗干扰技术,达到提高电厂运行稳定性、完全性的目的[1]。

2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

2.1 预防干扰故障的抗干扰技术

所谓干扰故障是指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来自外界干扰信号影响较为严重,从而造成干扰故障,严重影响电厂的优质运行,甚至会为电厂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探究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抗干扰技术时必须要分析预防干扰故障技术[2]。为了使预防干扰故障技术得到有效落实,应注意接地电位在系统中要分布均衡,避免出现电势差与循环电流,达到预防干扰故障的目的。操作人员在落实抗干扰技术时应使用监测设备让接地点保持悬空,避免系统因接地干扰而出现故障,使得电厂稳定运行。此外,母线倒闸也是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出现干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强烈的电磁干扰信号会在母线倒闸时从电缆发出,导致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保护动作信号出现误动产生故障,为了有效预防该类强烈的电磁干扰信号,应在利用屏蔽技术的同时有效控制母线与强电电缆之间的距离,使得系统内信号得到有效传输。与此同时,发电机组跳闸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也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电厂工作效率,引起该种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循环水泵与控制室之间的距离过远,会因信号干扰而出现跳闸情况,针对该种故障则应加强故障检查,利用屏蔽技术提升中央控制室与循环水泵接地系统之间抗干扰能力,使得电厂运行更为高效,达到为社会输送更多稳定动能的目的[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平衡抑制技术

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中的平衡抑制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手段最为实用且操作方便,因此,在当今的电厂中应用较为普遍,其技术灵活性使得信号干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将两条信号相同的导线设置在热工控制系统内,从而在运行系统中形成双绞线,传输系统内信号,作为平衡电路的双绞线可有效提升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使得外界磁场干扰信号得以有效抵消,为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4]。

2.3 屏蔽干扰技术

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电路、重要元件以及控制系统内导线均利用金属导体进行封闭处理的技术形式,则称为“屏蔽干扰技术”,促使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形成屏蔽体,不仅降低了系统内干扰指数,而且也有效阻挡了来自外界的干扰信号,使得电厂内热工控制系统得以高效运行,达到提升运行稳定性的目的。虽然屏蔽干扰技术既高效又科学,但是却因成本较高并未在当今电厂中被普遍应用,电厂选择该技术进行抗干扰时应综合考量电厂运行成本,从而使该技术得到有效应用[5]。

2.4 物理隔离技术

物理隔离技术是当今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最为根本的抗干扰技术,该技术主要对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号利用物理技术进行阻断与隔离,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受不良信号的消极影响急剧降低,达到提升电厂运行稳定性的目的。其中,增大导线电阻阻值是物理隔离技术中效果较佳的方法。在物理隔离技术的落实过程中,应用电阻性能与绝缘效果较佳的材料是避免漏电干扰的主要物理隔离技术,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应用质量得到保障。虽然物理隔离技术具有极高应用价值,但是在具体落实时仍应注意技术要求与设置方法,具体注意事项如下:一是由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信号线的类型不同,易因相互影响而产生干扰,因此,在同一电缆线中不可同时布置强弱不一的信号线,应利用不同型号的电缆线将信号源传输分离,并将弱信号电缆线、电源线、强信号电缆线以及干扰信号线设置间距尽量拉大,从而使不同型号导线间相互干扰情况降到最低;二是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配置时应避免出现平行构架的情况,使得导线间不会形成干扰;三是防雷接地线、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应分开设置,从而使三网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提升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运行质量;四是确保同一条多芯电缆中所传输的信号类型相同,促使信号不会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相互干扰的消极情况;五是在热工控制系统中应区分设置强电信号系统与弱电信号系统的接电线,促使接地线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的消极后果[6]。

3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外界干扰而出现运行质量不佳的消极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电厂运行稳定性,在了解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干扰类型的同时,应灵活运用物理隔离技术、平衡抑制技术、屏蔽干扰技术部以及预防干扰故障技术等方法,提高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效率,从而达到保障电厂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胜.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47-48.

[2]孙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114.

[3]陈刚.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4(32):91-92.

[4]姜松涛.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244-2245.

[5]万芳新.有关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之中的抗干扰探索[J].石河子科技,2015(2):24-26.

[6]周长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162.

论文作者:徐颖,吴丹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探微论文_徐颖,吴丹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