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毕业会考加测听力的设计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听力论文,高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省的考试试验项目“高中英语毕业会考加测听力”于1991年底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列为“八五”教育考试科研课题,经过1992年的宣传准备,93、94、95三年的逐步推进,已于1995年基本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的,1996年起正式实施。
在高中英语毕业会考中加测听力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英语教学要求对听、说、读、写“四会”能力进行全面训练,这是由语言学习规律所决定的,并已列入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还对听、说、读、写的各年级量化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指标,作为进行测试检查的依据。英语考试必须反映教学的需要,反过来,又促进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由此形成教学→考试→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逐步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学科素质——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中学的各类英语考试试卷对“四会”中的“读”与“写”均有体现,对“说”的测试由于难度太大,尚难实施。至于对“听”的测试,在国外大规模考试中是必考的重要部分,国内的EPT考试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都要考听力。目前要求在高考中英语加测听力的呼声很高,看来也是势在必行,但因高考影响大,必须慎重行事,要经过较长时间充分试验,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推行。而另一方面,如果不尽快采取一定措施对听力进行测试,那么目前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及教改中所取得的成果将付之东流,英语教学又会恢复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英语学习中的“聋哑局面”将依然如故,中学生英语水平就会与目前国内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流的形势很不适应。因此,本课题作为高考加测听力的前期试验对英语教学改革和测试改革是有一定意义的。
为顺利实施本课题,我们制定了“坚持方向,起点宜低,创造条件,分步到位”的原则。我们的设想是一定要把听力测试作为英语考试的一个内容,这样可以起到教学导向作用。但在测试的标准上要考虑现实情况,要照顾到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地区现状,不能使他们的总成绩受较大影响,从而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创造条件加强听力训练。为此,我们提出在加测听力后确保英语会考的及格率仍控制在95%左右,通过逐步引导,一年上一个台阶的办法,争取用3~4年时间使这一改革基本到位。在课题的具体实施中我们的目的有两个:1.证明这一改革不但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国内现实条件下,只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在实施上、操作上也是可行的,广大农村地区考生也可逐渐适应并接受。2.在保证及格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降低优秀率,使优秀率控制在20%左右。要想达到英语优秀水平的考生在听力上至少要达到中等水平,这样通过加测听力可以提高高分段的区分度,确保得A级的优秀生(特别是保送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有较全面的发展。
根据上述设想,我们在1991年底接受课题后,经过1992年的积极宣传、准备,于1993年、94年、95年三次在当年元月份的高中英语毕业会考中加测了听力,情况如下:
1993年1月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一次试验,听力与笔试分卷考试,听力测试时间为30分钟,听力试卷单独组织阅卷。听力实际参测人数占会考总人数的28%以上,报送听力成绩人数占参测人数的10%。以听力基础较差的恩施州为例,听力及格率为70%,高分率(80分以上)近20%。
1994年1月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听力与笔试合卷考试,听力测试时间为20分钟。全省考生十万多人全部参加测试,但听力部分(20分)暂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供统计、分析用。根据会考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全省各地、市英语笔试难度为0.71—0.82之间,听力在0.52—0.67之间。
1995年1月进行了第三次试验,听力与笔试仍为合卷考试,全省考生全部参加,听力成绩以10%计入总分。根据省会考办提供的数据,95年与94年成绩对比如下表:
项目 1994年听力测试 1995年听力测试
(不计入总分)
(以10%计入总分)
平均分80.6980.84
及格率(>60)94.4%
94.33%
A级(>90) 33.69%
21.89%
由上表可见1995年听力测试以10%计入总分后,由于我们把握了起点宜低的原则,全省各地、市听力测试得分率在65—70%之间。整卷在平均分及格率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对90分以上A级的人数影响却很大,由1994年的33.69%下降为21.89%,下降幅度达到11.8%,实现了我们设想的通过加测听力控制优秀率的目的。这样也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必须在听力训练上下功夫才能取得好成绩。
根据“创造条件,分步到位”的原则,本课题在1995年已基本到位。在课题组的精心组织下,这三年来的试验进展顺利,这一改革也已为有关部门及广大师生所接受。从1996年起这一课题的成果就作为制度巩固下来了。为稳定起见,在1996年会考时听力部分仍维持占试卷总分的10%(1997年起占15%)。1996年会考时英语试卷人均分为82.04,及格率为92.7%,90分以上优秀率为23.1%,与1995年相比,成绩变化不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加测听力的导向下,我省广大师生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了听力训练,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数据较全的襄樊市为例,在听力题难度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他们在1994年听力部分得分率为55.8%,而1996年为68.27%,提高率达12.4%。由此可见,加测听力对纠正英语教学中的“聋哑症”,全面提高英语“四会”能力是有重大作用的。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从以下三方面采取了措施:1.事先组织大规模模拟训练及全省性试测,以取得必要的数据及经验,同时通过试验点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我们还做到了至少提前半年公布第二年的样题。2.制定及下发“听力测验实施办法”。明确测试前应做好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并提出测试中发生问题时可采取的临场应急措施,确保正式测试时不出问题。3.在所发放的录音带A、B两面均录有相同内容,从而基本杜绝了出现空白带的可能性。
我省听力测试主要通过省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对收听效果不好的地方则发放录音带(随试卷同时下发)。全省有三千多个考场,其中1/3以上用录音带进行测试,每年发放录音带数呈上升趋势,有的收听广播的考场也有录音带作为备用。
通过考场实践,我们发现在使用录音带测试时,相邻的教室要注意隔音效果,以免由于按键先后产生互相干扰。我们在1995年测试时,由于电台某一中继站换电造成信号中断数秒钟,好在影响的分值小,只半分,没造成大的问题。1996年电台接受教训,制定了相应措施,从而确保各个环节在考试时间内不出任何问题。在1996年测试时还发生有的考场拿错录音带的情况,测试时发现放的是1995年的带子,不得已临时决定考生先做笔试题,并从附近考场借来录音带改在最后20分钟测试听力,这样避免了发生重大问题。通过上述事例的处理,我们认为听力测试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技术上都是可以解决的,不会影响整个听力测试的实施。
我们这一课题的实施也为英语高考加测听力探索了道路,创造了条件。高考在全国的地位,其严肃性、权威性及敏感性远非会考所能比拟,因此英语高考听力测试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既然大家已确认了高考加测听力的必要性,就应该在可行性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我们觉得现在已经是时候了。应该由高考的权威机构出面组织条件成熟的省、市,采用逐步推进的稳妥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使之到位,再进而向全国推广。这样才能确保到1999年使用英语新教材的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时,其英语成绩能较全面客观地得到反映,从而进一步促进全国英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顺利进行。
(陈辉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