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消极倾向的思考_新课标论文

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消极倾向的思考_新课标论文

反思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不良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中学语文论文,倾向论文,不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在一片赞歌和热闹背后,我们不得不清醒的看到: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反思,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中新的形式主义倾向

语文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由来已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针对《红领巾》一课提出的一些教学意见与方法,最后演变为红极一时的“《红领巾》教学法”,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此教学法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其中所谓“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课型”。八十年代,一大批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黎见明的“五步导读法”……为当时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经过推广运用后,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

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难免又出现了为“新方法”而“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

病症一:无效讨论,难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曾大量使用“串讲”的方法,因“满堂灌”而遭人诟病。现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语文教师又一窝蜂地开始追捧讨论、合作学习。有的新课程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从学生角度看,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他们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另一方面,很多情形下这种形式化的讨论都陷入了“伪讨论”的泥淖中不能自拔。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根本不存在,则讨论也就是“伪讨论”。如教《党员登记表》,问:“黄淑英为什么要保护党员登记表?”——党员登记表都不保护那保护什么呢?这不是无中生问吗!教《最后一课》,问“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言行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爱国言行当然表现了爱国思想,这里有疑难吗?……无疑而问,无难可疑,所谓“讨论”肯定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慧。讨论之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当的时间与资料准备等等……这样才能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病症二:多媒体使用泛滥,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关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的理念,不论需不需要或者是否有助于教学都会使用多媒体。甚至有的学校,在评课时用“是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作为一项必需的指标去要求教师。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使用可以实现很大的作用,如为听说教学提供方便和必要的资源;为创造教学情境提供实用的手段;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例如,用多媒体课件来控制语文教学过程,使得教学过程非常机械。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想到的闪光,教师这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另外,多媒体有时会对语文教学内容有所遮蔽。比如,教《荷塘月色》,教师用了很多图片来渲染课文的意境,但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正是通过语言来体会意境以丰富想象吗?用欣赏图片来代替语言体味,学生的形象认识可能是丰富了,但语言的体会能力,语言的想象能力反而弱了。

以上,从两个方面谈了关于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中产生的新的形式化倾向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相当多的语文教师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性才一味地跟风、赶风。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另一方面则需要学校管理者多给予语文教师一些自由的空间。语文学科是最富于人文光辉和诗意色彩的,语文教师自身也往往受文学作品的陶冶而表现出鲜明的浪漫情调和自由精神,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关注语文教师这种职业特点。多释放一些自由精神空间,让语文教师的诗心和童心在这种精神空间中放情翱翔。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去知识化与泛拓展倾向

针对语文教学曾经出现的知识中心主义倾向,新课标在知识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种突破表现在对语文本质规律的新认识上,语文不是一个知识存在,语文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养,是一种精神发展方式,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语文新课标对知识的处理和有关表述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激烈地争论,有许多重要问题也仍未达成共识。一堂语文课,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变得越来越迷茫。有人说,语文课不是一门知识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学课,把学语言变成了学语言学。好,那我们就来分析文本,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马上又有人会跳出来说,语文课不是文学课,它应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到底怎么办?新课标带有争议的表述未能给予我们操作性的指示,于是语文教师只能跳开“知识”去寻找另外一条路——“拓展”。

如新课标所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陈军老师有段话说的好:“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拓展活动似乎更多的是架空了课本中心,游离于课本之外,导致了拓展的泛滥化,无意义。李海林老师曾听过一堂《宝玉挨打》的公开课,任课教师别出心裁把家长请来一起上课,首先是请一位学生把宝玉挨打的故事说一遍,然后匆匆进入“拓展”: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不是曾挨过打,然后请家长说说为什么要打孩子,最后请大家讨论“打”是不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好办法,最后还请了一位专家发言大讲了一通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诚然,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是不是与文本相关的内容就可以纳入课堂的学习范围呢?李海林老师指出:文本是无边界的,教学是有边界的,任何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

三、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作为的倾向

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改变他对文本和学生的态度,他是文本的探索者,而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他是学生的对话者,而不是结论的提供者,他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由此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关系的调整不是让老师从教学过程中退下来,而是全身心的投入。然而,新课程的这一思想几乎被极度误解,变成了“不要教师”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则是教师不再作为。

李海林老师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中把“教师不作为”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种现象:

一是教师无设计。新课标将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个组织者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生成与预设、教学步骤的把握和推进、教学活动的协调与指挥、教学成果的分析与评判。但现在有的教师走向了“无目标”“无预设”“无教案”的地步: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行了,一切都走着瞧。

二是教师不活动。有的公开课上,教师走进课堂,然后喊“上课”,接着宣布上哪篇课文,最后提了两个问题,剩下的事情就是为学生传话筒。下课铃响后教师说:“这一堂课,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老师非常满意。下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干活儿了,教师成了一个旁观者。

三是教师没立场。过去是什么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教参;现在彻底变了,是什么答案都是对的。有些课上,关于一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是五花八门,甚至有很多出格的理解。但老师却不做评判,生怕自己一发表意见或指出学生的错误,就破坏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违背了创造性阅读的原则。

用严华银老师的话说,这种教师不作为现象是教师在误读新课标之后“一下子全线退出甚至自暴自弃似乎是赌气式的撒手”。这样的语文教师,已经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职责。语文课要这样改下去,是很可怕的。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反思了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倾向。要消除这些不良倾向,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从语文教师抓起,一方面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开展有关新课程理念解读的培训活动,在思想上让广大语文教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师要重视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次,语文课程标准制定者们应多与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沟通,以便了解实际情况,并尽量消除课程标准中仍存在争议的地方,以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标签:;  

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消极倾向的思考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