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磨一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处九龙清水湾附近的香港科技大学所处位置可谓是"风水宝地"。整个学院依山傍水,白色弧形主楼就点缀在蓝天碧海绿树之间。这里既是香港闻名的学术重镇,也是赴港旅游必去的观光之处。不知是否因其"地灵",科技大学的工商学院(以下简称科大商学院)仅十年时间就荣登"亚洲第一商学院"宝座。2003年,香港科大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商学院合办的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首次参加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排名便位列第九,这是中国和全亚洲首度进入全球十大EMBA课程排名,一时间"全球十大"、"亚洲第一"等美名纷至沓来。2004年11月初,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全球EMBA课程排名中,科大商学院更是全球名列第六,依然远远排在同时入榜的中国其他商学院之前。
院长陈家强也因此越发吸引眼球,被更多的业界人士和内地的学生所熟悉。最初吸引现任商学院院长陈家强从美国回到香港任教,除了这美丽的海边校园外,更是想办所国际商学院名校的理想。"我当时在美国大学当教授的日子还过得不错,1989年科大筹备商学院之时前任院长陈玉树就找到了我,我心中当时就有种冲动,觉得是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记者面前的陈家强,说起自己当年卖掉了美国的大房子,1993年开始到科大任职,仍旧没有半点遗憾。"我认真想过,这是个机会,不能放弃。"简单言语中透着执着和坚定。
策略一:"桥"文化
独家采访陈家强,正是他刚下飞机之时,采访地点就在香港机场酒店的二层咖啡厅。虽然这两天一直在上海忙于公事,但他仍一身西装、目光炯炯有神不露丝毫疲惫之态。已过不惑之年的陈家强外表温文尔雅,言谈举止中不失学者风范。"科大商学院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得益于学院从1991年就定位要按照美国最有影响的商学院运作,而后就没有变过。"这位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高材生"表示,正是国际化的清晰定位让科大迅速脱颖而出。
他介绍说,科大商学院成立于1991年,宗旨是为亚洲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现在学院有会计、经济、财务、资讯与系统管理、组织管理及市场6个系,作为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个学院,商学院提供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课程和高级管理人员课程。"科大商学院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商学院,我们的教授有130多名,他们不仅都是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取得了博士学位的,而且其中很多人还在这些国家的商学院当过多年的教授。"
学院地处香港,商业环境发达,教学语言也全部是英文,这在联结国外和内地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我们希望科大商学院就像一座桥,让我们的学生在桥上相遇。文化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种文化背景的同学"在桥上相遇",我们不希望看到,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化成为"桥的主人",因此在每个班上,你都会看到来自世界各个不同国家的学生。我们一直坚信学生从同学之间学习到的东西,和跟教授学到的东西应该是一样多的。"此前科大商学院副院长戴启思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也再次强调了在香港设立商学院与美国、欧洲商学院相比的优势。
"我18岁的时候,完全可以读香港最好的大学,但为了到外面看看,只身去了美国。当时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大的文化冲击。"陈家强坦言当年的留学经历也让他和他的前任院长陈玉树回港后都将"国际化"当做最核心的策略。
策略二:国际教授
显然,良好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陈家强介绍说:"在香港,本科生的教育经费都由香港政府承担,这使我们能够请到国际水平的教授,保证他们从事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也有助于我们的MBA课程。"
目前对院长陈家强而言,"人事工作"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随时要与副院长、系主任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包括终身聘用制、教授的升迁等他都要亲历亲为。"我们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例会,每两周我都会与不同的教授谈话,了解他们对学院的看法。"
科大在教授的聘任、审核方面都有严格标准,科大商学院的教授必须有国际资历,而且考核指标也是多元化的。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国际知名教授能为学生带来国际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同时不断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也使商学院始终站在工商领域的前沿,而且这些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欧美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在科大商学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授来自海外,一方面他们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同时他们能带来国际经验和视野。"比如我们有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分析方法、上课方式,这在传统的日本、韩国大学都很难做到。我们使用工商管理教育的通用语言、讨论模式和团队合作模式。科大的课程安排和要求都与北美、英国等国的一些优秀大学是一样的。当然,很多具体内容如个案研究,必须结合香港和内地的实际情况,"陈院长补充道,"学院还很重视 '交换生'计划,50%的本科生和100%的硕士必须有一个学期到国际50家知名商学院体验生活。"这也是目前科大吸引各国学生的法宝。目前科大对国内外学生的比例也有严格的限制,使学生的国际化程度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甚至超过美国本土一些商学院生源比例。学院有近50%的生源来自于外国。学校的课程设计也便于学生搭飞机到香港上课,曾经就有名EMBA学生,由夏威夷赶到香港上课,他希望凭借学校的课程寻找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策略三:合并大业
"以前经常有教授问我,达到目标是不是就可以退休。用十年时间,科大商学院实现了亚洲第一的目标,也的确不太容易。"谈到未来商学院的发展,陈家强笑着讲道:"更多的压力来自于自己,如何更好地抢占香港的先机,利用香港国际企业众多的优势,让内地和国外的学生都能有更大的收获。"
去年5月传出的香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准备合并的鸿图大计,虽然陈院长对此三缄其口,不愿多加评论,但双方已经着手研究合作建立-所世界级的香港商学院,两校希望新的商学院能媲美国际知名的伦敦商学院及哈佛商学院的新闻早就开始见诸报端。
据香港媒体报道,两校将组成联合工作小组进行研究。香港特区政府教统局局长李国章对于两大商学院研究合并表示欢迎。港大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于渐表示,建立香港商学院是希望令香港汇聚人才,并为内地及香港培养教授及商业人才。他又不排除新的香港商学院会代替两大商学院。香港商学院的毕业证书将由香港大学及科技大学共同颁发。而科大商学院院长陈家强希望,新的商学院可以成为亚太区的教育枢纽,并希望两校的协作可增加商学院的规模及令学生的组成更为国际化。
对此自称是芝加哥大学"书呆子"的陈家强言语谨慎,他表示这并不是个人设想,也并非冒险行为。目前两校将筹设联合工作小组,商讨深入协作及合并的可行性,小组将由两所商学院的院长出任召集人,成员包括师生代表。陈家强透露,具体时间估计要一年以后才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