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酸和碱论文_刘文祥 纪雨微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北兴农场中学教师 刘文祥

点评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北兴农场中学教师 纪雨微

课标要求与分析: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第一条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认识,学习内容是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学习水平是理解。

第二条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知道,学习内容是酸碱的腐蚀性,学习水平是了解。

教材分析:

认识紫色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今后学习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酸碱,对本节课会比较有兴趣,并且学过部分相关知识。同时九年级的同学仍然是比较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年龄,善于观察总结。

劣势:在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等方面发展的极不均衡。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认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的腐蚀性”,教材分析中指出学生认识酸碱性质和用途,所以通过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酸碱的性质和用途。

课标要求知道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性的方法,学情分析中指出学生学习酸碱指示剂,并能在生活中得以应用,所以通过课标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知道溶液酸碱性在生活中应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学生认识紫色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的探究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形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教具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醋、浓盐酸、浓硫酸、稀硝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点滴板、滴管、各小组准备的花和果实。

教学过程:

活动一、预习提纲(3分钟)

3、4号学生展示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盐酸 硫酸 碳酸 硝酸 醋酸这五种物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判断是不是酸的方法:

【点评: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活动二、情景导入,引出问题(2分钟)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质给你留下了酸的印象? [小结]:像这些有酸味的物质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 [提问]:谁在家洗过衣服,你洗衣服时有什么感觉?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酸和碱,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

【点评:这个环节从生活中入手,引起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5分钟)

探究活动1: P50页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反应 [提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得出哪些结论? [小结]:像石蕊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呢?阅读课本51页“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探究活动2 :自制酸碱指示剂 [提问]:所制四种指示剂中,哪些变色效果好些? [拓展应用]: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点评:通过不同的物质遇到酸碱指示剂的现象总结出酸碱的第一个性质,学生通过自己总结结论,提升能力,观看知识卡片,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小知识,增强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了解和学习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自己的理解,自制酸碱指示剂,让化学更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探究活动3: 浓盐酸、浓硫酸有哪些特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实验,并填写相关内容:

实验一: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用坩埚钳夹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二: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小组交流】

打开浓盐酸的瓶口看到白雾的原因是什么?浓硫酸使白纸变黑说明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点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同时养成随时记录实验现象的好习惯;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四、拓展探究,提升能力(15分钟)

收集白醋、果汁、石灰水、肥皂水、蔗糖水、清洁剂、自来水等物质,用自制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 A.NaCl B.NH3

C.HCl D.NaOH

六、当堂检测:(5分钟)

3、向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仍无色,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显蓝色

C.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D.一定显无色

4.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若把它们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请分析其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怎样变化。

5.浓硫酸的吸水性有何用途?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点评:通过这五个问题的交流讨论,使学生对常见的酸的性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且由个体物质推向一类物质,总结反应规律,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结实的基础。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用学生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来探究酸碱性,学生兴趣更高,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小科学家,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活动五、知识小结,盘点收获(5分钟)

1.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本节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问题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所学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即使不准确,也能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及时点拨。】

总体点评:

优点:(一)注重设置问题情景,采用合适的情景包装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研究常见的酸碱,及酸碱指示剂,并进行归纳,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二)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学会用实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三)建立从实践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指示剂。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

缺点:在关注学困生及语言评价多样化上有待加强。

这节课从生活出发,以实验为基础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和学模式,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学习中来。

论文作者:刘文祥 纪雨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常见酸和碱论文_刘文祥 纪雨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