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网络时代的民族民族主义_汉服论文

“汉服运动”:网络时代的民族民族主义_汉服论文

“汉服运动”:互联网时代的种族性民族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民族主义论文,种族论文,汉服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身穿“汉服”加冠,声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到政协委员提议“汉服”为“国服”,人大代表建议制定“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再到几十名学者签名倡议“将汉服定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装”,对“汉服”的推崇,在当代中国逐渐由单纯的对以服装为标志的传统文化的弘扬,被迅速融入到“文化战略”和“民族复兴”的宏大语境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一场方兴未艾的社会运动。

根据互联网“百度百科”对“汉服运动”的解释,汉服运动具有这样几个特点①:第一,它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呼吁以此为契机在广泛的范围内掀起一场文化运动抑或社会运动;第二,它的主体人群是25到35岁之间的青年群体;第三,它的基本活动场所是互联网,但目前已经从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走向互联网外的真实世界,并在高校、公园等各类公共场所得以蔓延;第四,它是“民族文化复兴的突破口和前期阶段”,其终极目标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应该说,这样的解释基本上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有助于我们把握汉服运动的基本特征。但是,这样粗线条的概括显然还不足以让我们了解汉服运动的精神实质,甚至具有一种“误导”和“蒙蔽”作用。

我们认为,汉服运动归根结底是互联网时代的种族性民族主义,或者说是“汉民族主义”。从表层看,它以“恢复汉服”为现实诉求,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从深层看,它以汉族文化为本位,宣扬汉文化的纯正性和优越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宣扬汉民族种族的纯正性和优越性。从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汉服运动不是“民族意识的回归”,而是“民族意识的退化”;不是所谓“文化的自觉”,而是“历史的倒退”。汉服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现实基础和历史根源,在其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传播的扁平化、社区化和狂欢化特征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汉服运动主要活跃在以下几个网站:“汉网”(www.hanminzu.com)、“皇汉网”(www.huanghan.net)和“昊汉网”(www.han5000.com)。一般认为,“汉网”是汉服运动的策源地(按照汉服运动的拥趸者的说法则是“发祥地”)和基本活动场所。因此,我们以“汉网”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所展示的汉服运动的价值结构展开分析。

一、“汉服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汉服运动

“汉网”是一家在广东省深圳市注册的互联网站。该网站自称是“汉民族门户网站,汉本位精神家园,汉文化复兴平台,汉服运动发祥地”。网站成立于2003年元旦。其创始人李敏辉(网名李理)是北京一家出版单位的职员。李敏辉是倡导复兴“汉服”的始作俑者,在汉网的虚拟世界里,他既是管理员,又是发言人,被网友称为“汉服”的精神领袖。

根据《汉网章程》,汉网的理念是“汉本位”,核心理念是“民族大义高于一切,要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为捍卫和伸张华夏的正当权益而奋斗”。汉网具有(或者说试图建立)复杂的、等级森严的管理机构,包括站长、大理事会、荣衔会员、常务管理层、司法层等,不同级别享有不同的权限从属关系。汉网的管理机制包括“选举、推举、提名、自荐、轮岗、调岗、弹劾、监督、建议、任免、指挥、服从、召集、资源统一配置等”。汉网对违反纪律的会员可以按程序作出相应的包括开除在内的处分,并保留追究其民事责任的权力。《汉网章程》甚至规定:“若汉网因不可抗力而停止运行,本章程对大理事会、荣衔会员、常务管理人员和司法人员依然有效,他们应争取使汉网尽快恢复运行。”② 事实上,不仅汉网,包括“皇汉网”、“昊汉网”在内的汉服运动的主要网站均具有类似的核心理念、内容(包括频道和社区)设置、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以“汉服”为标志的社会运动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它体大思精,目标明确,既有现实的追求,又有远大的志向。所谓的汉服运动绝不是单纯的“恢复汉服”的运动,也不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的运动,而是一场全方位的、以“兴汉”为宗旨的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运动。第二,它结构谨严,思路清晰,“汉网”具有强烈的组织色彩和等级观念,至少有这样的倾向。第三,以汉网为代表的汉服运动的主要网站与其说是“文化交流的网站”,不如说是宣传站、组织部、活动厅。第四,网站上的内容设置具有强烈的“战斗色彩”和“火药味”,尤其是“汉网论坛”上的“兴汉思想/华夏精神区”以及“兴汉关注区”。第五,“兴汉交流区”的地域划分,实际上已经使汉服运动从虚拟的网络空间的交流转变为实在的现实世界的活动成为了可能。

二、价值结构:认同、敌人和目标

一种社会运动的价值结构可以通过三个原则来加以界定:第一,运动的认同,即社会运动在有关它自身是什么、声明为谁的利益而奋斗这些问题上所作的自我定义;第二,运动的敌人,即社会运动的主要反对目标;第三,运动的图景或社会模式,即社会运动的社会性目标。如果我们承认汉服运动是一场社会运动,那么就可以从以上三个原则展开我们的分析。

1.“汉本位”的认同观

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汉服运动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兴汉运动”,其基本认同是“民族本位”。这一点在《汉网章程》中说得非常清楚:“汉网理念是汉本位”,“汉本位的核心理念是民族大义高于一切,要站在汉民族的市场,为捍卫和伸张华夏的正当权益而奋斗。”

根据《汉网章程》,汉服运动的“汉本位认同观”包含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就种族血统而言,汉民族是世界上血统最纯正的民族之一。“肇始炎黄,敬奉祖宗,血统以姓氏为标志,从父系传承。个别有异族血缘的汉人通过与异族血缘在民族意识和民族立场上彻底决裂,而单一地认同汉民族身份。”第二,汉族是伟大的民族,因为“汉民族缔造了世界历史上最富强、最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汉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之一——汉文化”。第三,就其同中国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中国利益和人民福祉等同于汉民族利益,致力于华夏复兴是汉民族的责任”。第四,就其历史承继性而言,只有汉族建立的朝代才是中国历史的正统。“在非汉民族建立政权如蒙元、满清时期,汉族等各族人民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中国转向衰弱、落后和野蛮。”第五,从其未来走向上来看,“要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为捍卫和伸张华夏的正当权益而奋斗”。

可以清楚地看到,汉服运动的认同,是一种“汉民族本位的认同”。这样一种认同,完全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认同观。它不仅预先假设了汉民族血统的纯正性和非生成性,完全无视从古到今不曾停息的民族之间从血缘到文化(包括姓氏)的交流与融汇,而且完全无视各少数民族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事实上,从汉族的历史来看,汉族是以华夏族为中心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才得以最终形成的。而且,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曾力主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点和长处。

2.“排满贬蒙,独尊大汉”的基本立场

2007年6月5日,汉网论坛“汉服运动—衣冠版”挂出了一个标题为“不作懦夫!紧急抗议湖南电广传媒《努尔哈赤》拍摄计划!”的帖子。从这个帖子中,发帖人公布了湖南电广传媒公司的电话等联系方式,号召以各种方式展开抗议。此帖一出,群情激愤。数日之内,跟帖超过百篇,言辞激烈,甚至污言秽语无所不用其极,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歪曲历史为我们汉人所不容啊!”③

对开拍电视剧《努尔哈赤》的抗议,显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排满贬蒙”这是汉网一贯的基本立场,也是实现其“兴汉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就汉网定位问题对所有汉网同胞的公告》④ 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兴汉”还是“妨碍兴汉”,这是一个根本的立场性问题。“在汉网的一切言行只能促进兴汉,不能妨碍兴汉,本末不能倒置,主次必须分清。”第二,所谓“妨碍兴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曲解汉网的定位和宗旨,“把汉网说成是单纯的汉服使命或纯文化追求”,对于其如同“辛亥革命”一样的伟大意义有意或无意视而不见。“汉网从来都不是为了汉服而汉服!为了文化而文化!”第三,汉网是“兴汉强国”的交流平台,它对汉民族主义者实行民主,而对“妨碍兴汉”的“贼”与“魔”则实行无情的专政。“对各管理人员来说,务须擦亮眼睛,行事要坚毅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第四,“妨碍兴汉”的“贼”与“魔”主要是各类“伪中华分子”,他们把这些人称作“伪汉滑佞之徒”、“伪中华孽畜”。

3.“正本清源,恢复正统”的社会性目标

如前所述,汉服运动是一场以“兴汉”为宗旨的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运动。尽管得名于“汉服”,但“汉服”不过是一个标志、一个图腾或者一个象征,它既不是运动的核心,更不是运动的全部。这一点在《就汉网定位问题对所有汉网同胞的公告》中说得非常清楚:

“我们的目标和使命绝不是什么纯粹单一的‘汉服运动或汉文化运动或别的汉什么运动’,这里可以明确给大家指出的是汉网历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兴汉展开的,是为了大汉民族的苏醒凝聚复兴,为了正统华夏文明的更好延续传播以及正本清源兴汉强国这个最高目的在服务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场以“兴汉”为宗旨的社会运动根本的社会性目标就是恢复“大汉民族”的“正统”。而这场社会运动目前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过是服务于“兴汉强国”这个最高目的而采取的“正本清源”。那么,到底什么是“正统”?

事实上,汉服运动的精神领袖李敏辉(李理)早于2003年1月就在后来著名的《中国的正统不能乱!》一文中,从“血统”、“道统”和“法统”的角度阐述了所谓的“正统思想”。文章认为,“中国的正统,一言以蔽之,就是汉族及其文化为中国的主体核心、非汉族及其文化为中国的组成部分”:就血统而言,汉族和其他民族是主干和枝叶的关系;就道统而言,汉文化和其他文化是源头和支流的关系;就法统而言,衡量一个政府合法性的基本依据是看它的建立者是不是中国人(准确地说,是不是汉人),有没有皈依中国文化(准确地说,是汉文化)的传统⑤。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汉服运动的倡导者和积极支持者认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是中国的正统,元代和清代实际上是中国的亡国时期;在民族战争(特别是蒙古灭宋、清朝灭明)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汉族的则属于民族英雄,少数民族的则是阻碍历史潮流的败类;汉族统一就是好的,少数民族统一就是坏的。这种说法显然是十分荒唐的、错误的。

我们应当承认,并不是汉服运动的所有参与者都是“汉民族主义者”,更不是所有的“汉民族主义者”都是“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者”。但是,汉服运动本身,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上,完全秉承一种“二元对立,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它“重视华夷之辨、夷夏之防”,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削减成单一的汉民族的历史,把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削减成单一的汉民族的记忆,表现出一种唯我独尊的“大汉族主义”的陈腐观念及狭隘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因此,它所谓的“民族大义高于一切”,说穿了就是“汉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沟通策略:“认同焦虑”、“汉服”和互联网

根据李敏辉个人博客中《我们的汉服生活》介绍,汉网有36,000多名会员,平均每天发帖量高达2,000篇,是最具影响力的汉服网站⑥。根据网站自身的统计,2007年6月以前,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48,281人,最高日发帖量达8,135篇,发帖总数超过120万篇。汉网和汉服运动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他认为这不仅是因为汉服运动迎合了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认同焦虑,也因为他们以汉服为图腾、以网络为载体的成功的沟通策略。

1.对“认同焦虑”的迎合和歪曲

“认同焦虑”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关键词之一。焦虑的实质是“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而这个“梦”则是所谓的现代性之梦或者现代化之梦。现代性是一个来自西方的知识话语,它形成于文艺复兴后期即启蒙时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引领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文明。在欧洲启蒙主义大师那里,现代性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套有关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理性蓝图。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对现代性的追求中,现代性不仅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暗示着一种进化论的社会历史观念。尤其是,在现代性的坐标系上,如果说其横轴代表着一种线形的时间维度的话,那么其纵轴则是西方的价值。因此,到了世纪之交,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制度国际化、文化普遍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族群意识和区域意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觉醒。尤其是在文化和传播领域,少数西方国家几乎完全掌控了全球文化和信息的流通权和阐释权,长期以来追求“现代性”的新型民族国家的文化空间被严重地挤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离开西方现代性话语我们已经很难进行有效的叙述,更不要说通过叙述来确证自己的民族身份了,于是,民族认同的焦虑和寻找文化归宿的努力便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像其他各种各样的振兴传统文化的努力一样,汉服运动是对一个时期以来弥漫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当中的“认同焦虑”的一次有意识的迎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服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媒的青睐,它的某些活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官方的默认或者间接支持。

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汉服运动归根结底不是一场“恢复汉服,弘扬传统”的文化运动,而是一场以汉为本位的民族主义运动。它的“正本清源,恢复正统”的社会性目标和“排满贬蒙,独尊大汉”的基本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把一般所谓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简化为纯粹的种族关系。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扭曲,也是对民族主义的背离。

2.汉服:一个虚构出来的图腾

作为汉服运动的标志、象征抑或图腾,“汉服”的概念在汉服运动的传播和迅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汉服”本身是一个成问题的概念,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图腾。

根据百度百科上“汉服”词条的相关解释以及汉网论坛上有关资料,所谓的汉服,指“在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的服饰体系”⑦。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没有大的改变,直到满清政府实行“削发易服”的政策,才使得绵延数千年的汉人的服饰制度崩溃。

事实上,“汉服”的概念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现代汉语中原本都是不存在的。它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为宣扬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总结了明以前汉族服饰传统而形成的一个“类概念”。这个类概念不仅假定了“汉服”在发展过程中的“血统”的纯正性,对汉族服装本身的发展流变存而不论,而且还试图将这种“纯正的血统”实体化、固定化、本质化。根据《“汉服”先锋》[1]一文的介绍,一位汉网的“汉服专家”在汉网上发布了《汉服初步分类规划制定方案(草稿)》,这是第一个“汉服”标准。尽管这个标准既非官方的标准,又非学术的标准,但它确实成为“汉服”实体化的一个起点。

更重要的是,这个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类概念,而是一个与所谓“正统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排他性的类概念。换句话说,“汉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暗示着民族对立的概念。事实上,“汉服”概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在和所谓的“唐装”对着干。因为“唐装”并不是唐代汉人的服装,而是清朝推行开来的满族人的服饰。按照“正统思想”,满清政权不是汉族建立起来的,不属于“正统”,不属于中国政权,因此其服装自然也就不属于中国服装。

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很难得到普遍认同的。对于汉服运动的很多参与者来讲,对于很多大众媒体来讲,种族、民族主义甚至传统文化都并非他们真正的关注点。唯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就是所谓的“汉服”。但是,在汉服运动的倡导者看来,“剥离汉本位思想的汉服复兴将是一场缘木求鱼的闹剧”⑧。换言之,汉服本身并不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它只是“正本清源”的一个精神象征,只是“恢复正统”的一个虚构图腾,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对那些追随汉服,但却不了解或者不认同汉本位的人来讲,这不啻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汉服’这一图腾的运用恰恰显示了汉服运动对现代传播之道的谙熟和有效利用。

3.“赛博”世界的共同体

可以不夸张地说,假如没有互联网,传统服装也许可能流行,但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汉服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的汉服运动网站,汉网的产生本身就是来自于其他网站的刺激。“2003年元旦,汉网成立。李理在此前几年发现了‘满族网’,它里面充斥了各种抵制汉族的言论。李理对这些言论提出了批评,但是他的帖子立马被删除了,这启发他写文章反对。随后,他又开始号召人们认识自己的汉族文化身份。”⑨ 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汉网从一开始就发端于民族对立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也只有在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体上才有可能得以集中、露骨的展示和传播。

作为一个主题性网站,汉网丰富的内容设置和活跃的、充满激情的论坛,不仅突破了传统媒体在主题、容量、时空方面的局限性,更以其双向交互的情绪感染和思想熏陶,形成了一个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赛博空间”。在这个扁平化的赛博空间中,不仅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不复存在,而且现实世界的身份和角色都已被剥离,现实世界的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变得单纯起来,一个新的以相似的抵抗性认同(resistance identity)和规划性认同(project identity)[2]为基础的共同体得以建立。与此同时,汉网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也保证了该网站内容的“正统性”和“纯粹性”,保证其不至于偏离网站的宗旨。

在汉服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竞相报道各种展示和祭拜活动,推波助澜,直接宣传了汉服运动,刺激了汉服运动的发展。仅在百度贴吧的“汉服吧”中,我们就能看到,有关汉服的媒体报道将近300篇,其中涉及众多主流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客观地讲,媒体的报道更多的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当然也不排除猎奇的成分),与汉服运动“汉本位”的民族主义思想没有关系,但是,媒体在汉服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从文化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看汉服运动

文化民族主义关心的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本质的文化共同体的特殊性,就此而论,汉服运动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按照文化史家的梳理,20世纪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国光论”是这个理论的首发与开端,以陈寅恪为代表的“文化民族论”则是这个理论的阐发与发展,而以钱穆为代表的“文化本位论”则完成了民族史学理论的完整逻辑架构[3]。对于汉服运动,我们也应该把它放置到文化民族主义的历史线索中加以考察。

1.文化本位与种族本位

从章太炎到陈寅恪再到钱穆,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历来强调民族独立、民族自觉。但是,他们所有的理论诉求都是建立在“文化本位”而不是“种族本位”的基础上的。即使是以“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为目的的章太炎,也明确指出,“提倡国粹”不是要人们尊信孔教,而是要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注意不是“珍惜汉种”。而他所谓的“历史”,就广义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表述,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同样,按照陈寅恪的“文化民族论”,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之问题;在“种族(血统)”、“文化(教化)”和“地域”三个因素当中,文化之教化居于首位,无论其属于什么血统,也无论其居住于何处地域,皆以“教化”即文化,定其“民族”之属性。钱穆的“文化本位论”更是毋庸赘言。

事实上,“民族是通过共同的历史和政治规划,在人们的头脑当中和集体记忆当中建构起来的政治共同体”[4]。认同取决于共同的经验。作为产生民族认同的原初因素,种族、宗教、地域和语言这些东西本身并不足以构成民族,不足以引发民族认同。汉服运动宣扬汉民族种族的纯正性和优越性,它所推崇的“汉民族本位”归根结底是一种“种族本位”理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甚至可以说在一个文化帝国主义的语境之中,产生民族的“认同焦虑”是必然的,其认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由此而退回到“种族本位”,则是必须加以警惕的。

2.开放包容与妄自尊大

汉服运动“汉本位”的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表现出一种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自我封闭的、排他的、妄自尊大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它强调汉民族文化的纯正性和优越性,无视汉民族文化本身的发展和演变,鄙薄汉族之外的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反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一点,在他们对“汉服”和“唐装”的不同态度上,在他们对“汉民族的杰出人物”和“其他民族的杰出人物”的不同态度上,表现得十分清楚。

而中国近百年来的文化本位运动,不仅不是纯粹的“汉本位”的文化本位运动,相反,他们都首先强调必须用批评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检阅过去的中国,强调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融。这也正是民族主义史学家没有与西化派形成正面冲突之势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即使是陈垣的“华化”理论,仍然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而不仅仅是“汉文化”,强调的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而不是汉民族的唯我独尊。

3.面向未来与恢复正统

无论是章太炎的“国粹国光论”、陈寅恪的“文化民族论”,还是钱穆的“文化本位论”,都是在国难当头的历史年代,通过对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革新,寻求民族自救之路和民族文化的新生,因而,他们都是立足传统而面向未来的。比如钱穆,他一方面主张恢复中国文化精华,同时又主张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并使其适应日益发展的世界形势。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明确指出:“我们要根据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来打开当前一条出路,来寻找我们此后的新生,那绝不是顽固,绝不是守旧,那是生命延续之唯一原理。”[5]

汉服运动根本的社会性目标就是恢复“大汉民族”的“正统”,而他们所谓的“正统”不仅是虚妄的,而且是逆时而动、面朝过去的。无论如何,汉服运动都不是“民族意识的回归”,而是“民族意识的退化”;不是所谓“文化的自觉”,而是“历史的倒退”。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说:“种族性的民族主义看起来更像是‘宗教替代品’的制度化。”[6]确乎如此。

收稿日期:2009-04-23

注释:

① 参见百度网百科频道的词条“汉服运动”。网址:http://bk.baidu.com/view/732492.htm。

② 参见汉网论坛上的《汉网章程》。以下凡引此章程不再详注出处。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91901&page=1.

③ 参见汉网论坛“汉服运动区”的帖子《不作懦夫!紧急抗议湖南电广传媒〈努尔哈赤〉拍摄计划!》。http://www.hanminzu com/bbs/dispbbs.asp?boardID=161&ID=159091&page=1。

④ 参见汉网论坛“兴汉强国”频道。http://home.hanminzu.com/html/2005-12/139.html.

⑤ 李理:《中国的正统不能乱!》,见汉网“兴汉强国”频道。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332&page=1.

⑥ 参见博客网《李理文集》中《我们的汉服生活》一文。http://liminhui.bokee.com/5841543.html.

⑦ 参见百度网百科频道的“汉服”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514.htm.

⑧ 参见李敏辉(李理)在博客网上的博客文章《剥离汉本位思想的汉服复兴将是一场缘木求鱼的闹剧》。网络地址:http://liminhui.bokee.com/5297022.html.

⑨ 参见博客网《李理文集》中《我们的汉服生活》一文。http://liminhui.bokee.com/5841543.html.

标签:;  ;  ;  

“汉服运动”:网络时代的民族民族主义_汉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