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183道德#183道德教育_道德教育论文

生活#183道德#183道德教育_道德教育论文

生活#183;道德#183;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活世界① 是意义的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当人们逐步从理性主义的纠缠中摆脱出来时,开始看到生活、生活世界——这一人存在的基本事实,这个在理性主义遮蔽下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遗忘的事实。

(一)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各种活动,这就是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不是一种理论、理性的构架,不是“我思”的产物,它是人们无法质疑而又必须面对的生存现实,它是一个现实的领域,是一个具有原初自明性的领域。之所以将生活、生活世界称之为“基本”的事实,是因为它是一个本原性的事实,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以前,我们已经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与它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各种理性的、科学的活动都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前提,生活世界对于它们具有奠基、统一的作用。

(二)生活世界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

生活是人类特有的改变客观现实的活动。只有人才有生活,其他动物的存在只是生存,对于它们而言,只能按照自然所规定于它们的那样去生存着,不可能有改变所面对现实的实践活动。而人却可能在他的生存实践中根据他的生存意志、生活意义而改变客观的现实。“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② 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构成了生活世界,生存实践和生活世界是同一、同构的。用生存实践来说明生活世界的本质,也是当代生活世界哲学的共同趋向。

生活世界的实践性表明:它是人参与其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不像在纯理性世界中那样被排除在外,而是在作为主体的活动中和他的对象物融为一体;它的实践性又表明,生活世界不是一种预设的图景,现成地放在那里,仅仅供人去认识的对象,生活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不断实现新的超越的世界。

(三)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生活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如前所述,动物仅有生存,只有人才有生活。生活与生存虽然都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人的生活是一种创生和实现意义的生命活动,而动物的生命活动只是以自身的进化去适应环境,它和它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它不可能超越现实的生命活动而赋予它自身以外的任何意义。人的生活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人不是简单地按照自然所规定的那样活着,他要按照他所理解的生活意义活着(这也就是他的自由意志)。

人总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更加合理的理由,更加美好的理想,不断去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不断提出改变现实的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使生活更有意义而努力。生活的意义内蕴于生活的实践之中,它是支撑生活不断向前的东西,意义始终伴随着人的生活。

生活问题就是意义问题。可以说,离开了意义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胡塞尔等人正是为了拯救陷于深刻意义危机的科学世界、技术世界而提出“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理念。胡塞尔指出,“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不幸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讨整个人生有无意义”。③ 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才能解决当代人的意义危机问题,因为生活才是意义产生的本源。胡塞尔认为,“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在这种生活中是自我形成的”。④

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对人而言都是作为意义和价值而存在的。在生活世界的视域中,不存在那种在人之外的、与人不发生任何意义联结的东西。正如海德格尔所指称的,在生活中,一张桌子之所以为“我”所认识,是因为它挡住了“我”的去路,或是它为“我”提供了座位,它绝不是那种理性主义所虚构的、与“我”无关的纯客观的存在物。这也就是说生活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作为意义的联结物而存在的。

意义世界离不开人的现实生活,它是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人意义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总是与他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相对应的,意义实现的过程也即生活实践的过程。

二、内在于生活的道德、道德教育

(一)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

道德是意义世界中的一员,它内在于生活。如上所述,生活世界并不是一个自在自足的纯粹经验领域,它必然趋向于一种自觉的意义探寻,这种意义的探寻和主体在生活中与不断生成的生存需求、自我超越相互关联。生活不仅是“实是”,同样也是“应是”;生活不仅是现实的,同样也是可选择的、可超越的;生活总是在不断进行内在的超越(人自身的超越)和外在的超越(对象世界的超越)。因此,生活在本质上是趋善的,它总是趋向于人自身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在。

从上述生活的本质看,它必然具有道德的品性。对于生活意义的探寻就显示道德的需求内在地隐含于人的本质存在之中,渗透于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中。探寻生活的意义问题所要求回答的,不是人可以怎样去谋取生存,而是要求回答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人应该怎样去生活,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这样的生活目的价值何在,等等。而道德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生命实践的理解和选择,它是生活的解释系统,它所要破解的是人的生活意义,它的存在就在于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道德又是生活的目的系统,道德是一种目的行为,它所指向的是生活的展开与提升,是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更为完善的生命实践。生活就是道德存在的依据,只有在生活中道德才会展示。

(二)道德的生活形态

道德内在于生活,是“生活族”中的一员,为此它必具有生活的性状。它的存在形态、结构、过程等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抽象理性的原则。生活形态的道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整体性的存在

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是和生活中各种因素、各个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整体性的存在。生活自身就是一个关系的体系,现实的生活绝不是像科技理性所描绘的那样,可以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因素,呈现为分门别类的生活形式,或者是它们之间简单的累加。当我们对任何一个实际的生活事件进行考察时,都会发现它不可能被装进由科技理性所分解的框架中去。可以说每一个生活事件都是“全息”的。在其中,构成生活的各种因素、生活的不同形式,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在一起,每一种个别因素、个别形式都不能作为孤立的实体来加以确定,相对于现实生活,它们各自都只有潜在的意义,只有进入现实的生活实践,才可能扬弃其潜在性而获得现实性的品格。道德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因素,它不是镶嵌于生活的、一个可以任意装卸的部件,它是融入、渗透于生活的,它存在于与生活的整体联系之中。

道德与生活是合而为一的,人总是存在于为某种道德所统领的生活之中,道德上的矛盾究其本质也就是生活中的矛盾。在人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诸种生活中都包含了道德的意蕴,道德在其中与生活的其他要素“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它是引导生活的价值坐标,是规定生活的整体性的因素。

道德既存在于丰富多样的生活之中,它也必然被赋予生活自身所具有的丰富、生动、充盈等性能。然而在理性主义学科化中的道德教育却把道德视做生活中的一块镶嵌物、生活中的一个局部,成了为抽象理性所“压瘪了的存在”。它不再是生活,而成为一门科学,它与生活的整体相分离,成了一块被理性所肢解了的碎片,一种孤立自足的存在。建立在这样的“道德”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意欲通过与整体生活不相关联的、“纯粹的”道德教育孤军奋战地来应对具有整体性的道德生活问题,以局部来应对整体,它的失败是注定的。这种游离于整体生活之外的道德教育,不仅无助于生活,还往往会成为生活的累赘、生活的对立面。只有立足于道德整体性存在的事实,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进行道德教育,并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有机的整体,才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正道。

不仅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人更是一个整体。人不仅有理性,也有情感等非理性,人不仅有意识,还有身体等。然而理性主义统御下的道德教育却是一种纯理性的教育,它与其所依附的具体生活过程、生活情景、生活的时空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种种因素相脱离,成了一种“脱水”、“提纯”的教育。它主要是按照理性思维的逻辑来表达的,表现为一种概念性的结构、有体系的理论观点。然而教育所面对的人却不是纯理性的,而是整体的,特别是儿童,他们身心的方方面面更是处于未分化的状态。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往往是不明晰的、混沌的意识,是泛化的、未经概念化的意识。其中有理性的萌芽,却有许多非理性的成分,虽然可称为意识,但却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于身体的行动、行为来思考,是一个个整体性的存在。理性主义纯理性的片面、局部的教育,与它所面对的整体性的儿童是不对称的。

2.实践性的存在

在生活世界的视域中,道德不是纯理性的建构物,不是“我思”的产物,它的基本存在形态对于社会来说是现实的活动、现实的关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中包括了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信念、行动等)。它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它主要表现在生活的事件和故事中,表现在行动者的行动中。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善只是作为善的实践而存在。这种实践形态的道德具有直观自明性,是道德的基源性存在,它具有基础原点的本体意义。生活实践形态的道德相对于道德的意识、思想、理论来说具有优先性,它是后者的原型,后者只能是现实的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的反映。

人对于道德的把握、人的德性之形成也基于道德生活的实践。这首先是因为道德、道德的意义不是预先确定了,放在那里等待着人去学习、去掌握的,它是在生活中展开的,是由实践来揭示的。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在他面前所展示的道德和道德意义就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的生活境界有多高,他所能揭示和理解的道德意义也就会有多高。道德的学习不能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道德学习者不能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其次是因为道德学习的旨趣也不只是为了确定道德自身,不只是为了建构道德的理论,更是为了使人去“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它所要解决的是生活、生存问题,所指向的是人自身的行为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道德认识问题。

道德学习是生活的、实践的,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知识学习”。我们并不排除道德之知在德性形成中的意义,但必须明确道德之知的特点和它的有限性。

其一,道德之知就其性质而言是实践之知,它被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称之为实践理性,是实践的一个部分。它内在于人的行为,只有去行,才有真知,知只有在行中才能最后完成,对于这种知的把握必须以达到某种实践境界为前提。这里“知道了”即意味着“达到了”、“实现了”,真知是指实践了的知,不是仅仅停留在言词中的知。道德之知的旨趣不在知本身,更是为了“非知”,不仅是为了认识,更是为了实践,不仅是为了更高的知,更是为了行为。道德之知的对象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行为。总之,对于道德而言,人们不仅要知道它、承认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它,这是由道德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二,道德之知是一种不完全的知。一方面,如前所述,道德之知担当着道德的承诺,它要引导人的道德行为,使人去过有道德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完全担当起这一承诺,相对于它所要实现的任务——道德的生活、道德的行为而言,道德之知是不完全的。其所以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第一,即使是源自于实践的知,它与实践的存在——人的生活与行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们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后者较之前者具有更为丰富的、复杂的内容和构成因素。第二,人的道德生活和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认识(知识学习)的结果,它必须要有人的整体意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和行动的投入,要有各种“非知”的因素参与。为此,在道德的行为和生活面前,道德之知是不完全的。第三,道德之知又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的,一种未饱和的知。道德所蕴涵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它不同于物具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人的道德行为具有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是根据他所处的具体情况来作出他的道德决定,绝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知识来应对各种不同的道德情景,道德之知只能在道德的实践中,在与具体的情景相联结中不断生成、不断饱和。

基于以上道德之知本身的特点和有限性,我们不能把道德学习归属于知识学习,把道德教育归属于知识教育。这也就是说道德学习和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不仅在于认识到了什么,更在于实现了什么,它的要旨在于知统一于行,知与行的合一。

理性主义教育把道德学习、道德教育仅仅看做是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只要提高道德认识和掌握道德知识就可以使人有道德的行为、道德的生活,这是长期以来存在于道德教育中的误区。这种理性主义教育的本体论根据就在于从根本上否定生活和实践中的现象就是存在本身,否定在生活实践中所经验到的道德现象是道德本身,而认为只有隐藏在现象后面的道德“实体”才是具有逻辑上的本源性和基础性的真正的存在,它是第一和最高的,只要达到对于它的把握,其余的存在都可以从中推演出来。这个超感性的道德理性存在只能以相对应的理论逻辑来表达。为此,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被看做是通达超感性存在的唯一途径。生活论的道德观则认为,道德、道德的意义不能到远离生活实践的、超感性的第一世界中去寻找,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领会。基于道德实践性存在的观点,道德学习、道德教育应从知识、学术型转向生活、实践型。

3.生成性的存在

道德不是先在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道德存在于它自身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之中,体现在它自己的历史进程中,道德是生成性的存在。道德的生成性源自于它的生活实践性。和动物的预成、封闭、被决定的生命活动不同,人的生活实践的内在法则就是生成的、开放的、创造的。人总是不断地通过自我生存的筹划,去构筑一个更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境域,一种更为美好的生活。更适合于生活需要的道德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在生活实践中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和道德的本质。

人们对于道德意义的把握同样也是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道德的意义不是某种现成放在那里的本质,它只具有在人的生活中历史性地绽放出来的可能。道德的意义随生活的展开而不断展开,每个人也随他自身生活经历的丰富、自身修养的提升而不断生成新的道德意义,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成过程。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能在,要促使人去不断生成自己新的道德世界,也使他不断在这个世界中自我生成。

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道德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模式。人所做出的道德决定都应当是在具体情景下种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好的行为来自于变化的关系,它是行为者和他所处生活关系的产物。和自然本能的行为相比,道德行为在目的和手段上都不是确定的,它没有固定的规律、既定的规划,只能是在实践中生成。道德的决定、道德的行为都是具体的,它因时、因地、因人而生。它是生成的,因而也是有选择的。它是一种实践的智慧,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睿智”。这种生成性的道德智慧和数学、物理等一般命题性的知识不同,它不能仅通过知识的传授而获得,而有赖于个人成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要形成人的道德智慧,就必须在丰富人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上下工夫。

注释:

①这里只是借用了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的术语,本文的生活世界所指的是人的全部生活领域,包括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也即所有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③④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7、58.

标签:;  ;  

生活#183道德#183道德教育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