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论文_沈健

浅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论文_沈健

天津市特钢精锻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5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此带来的职业病危害对作业工人健康所造成的损害也日趋严重。机械加工制造工业的工种混杂,职业危害因素大致相同,其职业病危害是非常显著的。本文针对机械加工作业典型的职业病危害,分析了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及职业病危害特点,研究了机械加工的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提出了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关键词:机械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控制

1、前言

一般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相对较小,主要是金属切削中使用的乳化液和切削油对工人的影响。由于机床高速转动,乳化液四处飞溅,易污染皮肤,可引起毛囊炎及粉刺等,在粗磨和精磨过程中还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机械加工过程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按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值得关注。

2、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及职业病危害特点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机械加工典型的职业病有以下几种:

(1)尘肺病多见于磨床工,打磨钳工等工种,由于这些工种接触粉尘比较多,容易得这些疾病。机械加工在粗磨和精磨过程中有大量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发生。人造磨石多以金刚砂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极少,而天然磨石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故可能导致铝尘肺和矽肺。

(2)耳鸣多发生于车间噪声接触时间较长,因为一般机加工车间噪声较大,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使人听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噪声聋为机加工常见职业病。

(3)化学中毒这常见于机械加工中使用的润滑油、冷却液等加工中用到的工业用溶液,如果这些溶液品质太差的话,长期接触这些溶液就好像长期接触油漆一样容易慢性中毒。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金属切削中使用的乳化切削液对工人的影响。

(4)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划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局部振动常称作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系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有机会接触局部振动的作业,常见的是使用风动工具、电动工具和高速旋转工具。全身振动系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业工人主要受全身振动的影响,有些作业可同时接触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5)焊接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有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高温等,其中以电焊烟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广泛。电焊烟尘是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高温蒸气。烟尘颗粒小,极易吸入肺中。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电焊工尘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有毒气体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焊接电弧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臭氧、氟化氢等。在机械加工中出现的疾病较常见,一般在工作前都要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或减少接触时间避免不良后果。

3、机械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机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多集中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的矽尘危害、涂装生产过程中的苯及同系物等有机溶剂危害和电焊作业中的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为此,机械加工产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如下:在车间布局上要考虑减少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问题,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铆工和电焊、涂喷漆工序应分开布置。重点行业应加强治理整顿。

噪声是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噪声控制主要包括对铸造、铸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屏蔽。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预防生产性噪声的危害主要从改革工艺,以无声或低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采用隔声、隔震、消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对集控室和岗位操纵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加强个体防护,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佩戴有效耳塞及耳罩,往往可得到较好的隔声效果。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尘毒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无毒低毒替代有毒高度;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尽量采用湿式作业,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连锁泄露报警装置。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

保护手和手臂的措施,一是在设计、制造设备及工具时,要从安全防护角度予以充分的考虑,配备较完备的防护措施;二是通过合理制定和改善安全操作规程,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可以很好地控制手损伤的事故发生。例如对设备的危险部件加装防护罩;对热源和辐射设置屏蔽;配备手柄合理的手工工具等。如果上述这些措施仍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话,则可考虑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在实际生产中要佩戴合适的手和手臂防护用具,或涂抹防护霜膏类护品等,予以经常性保护。防护用具大致可分为手套、指套、手垫、套袖、护肘等。

4、其他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生产过程自动化;自然通风良好,提供全面或局部通风措施;屏蔽热辐射源;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热和水蒸气的释放卫生保健为劳动者提供含盐清凉饮料;鼓励返回高温环境继续作业的劳动者食用含盐食物(如为限盐饮食者,须经医生同意)监测和指导服用可能累及心血管、体温、肾脏和汗腺功能药物的劳动者、酗酒者个人防护限制接触高温时间,鼓励工人之间相互观察以尽早发现他人热应激反应症状和体征;为作业工人配备隔热服、隔热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指导正确使用组织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职工培训;制定容许接触热时间,持续接触热后休息时间\15min,休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以保证劳动者生理功能得到恢复就业前体检,并对接触高温的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工作场所高温检测与评价工作;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高温日常检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操作规程以及中暑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护内容。

5、结语

总之,机械加工行业员工远离职业病伤害需要各方努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如何让企业戴上职业防护的“安全帽”。至少应该做到:提高职业病危害的认识,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所导致的危害;完善相关法规,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吴建兰,黄斌.某起重设备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2):77-78.

[2]邹玲琪,臧家明,郭璇,等.对某汽车制造企业喷漆生产线的治理效果体会[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42(2):45-46.

论文作者:沈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浅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论文_沈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