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百色市人民医院 眼科 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改良法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传统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实施传统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改良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实施改良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患者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恐惧感。结果:改良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相比较传统组更好,P<0.05。改良组恐惧感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改良法;应用效果
在颞浅动脉下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是治疗后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颞浅动脉下皮下注射治疗传统多采取斜刺,可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疼痛,影响疗效,增加并发症[1-3]。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为患者找到理想的注射方法。本研究分析了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改良法的应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其中,传统组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31-78(51.11±2.21)岁。缺血性视神经疾病14例,视神经萎缩16例,提上睑肌麻痹20例。
改良组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 31-78(51.14±2.78)岁。缺血性视神经疾病14例,视神经萎缩17例,提上睑肌麻痹19例。
传统组、改良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实施传统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改良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实施改良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平卧,头偏向注射眼的对策,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消毒,并将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捏起,右手持注射器,食指进行针栓的固定,和皮肤90度快速刺入5毫米回抽无出血给予药液缓慢注入,结束后快速拔除针头和棉签按压数分钟直至无出血。
两组用药相同。
1.3指标
比较两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患者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恐惧感。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症状体征等改善50%以上;无效:疾病改善的程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2]。
1.4统计学处理
SPSS12.0处理,计数实施x2检验,计量实施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改良组疗效方面高于传统组,P<0.05。如表1.
2.2生活质量
治疗前传统组、改良组生活质量比较,P>0.05;治疗后改良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2.
2.3患者的疼痛评分
改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传统组比较有优势,P<0.05,改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是1.17±0.21分,而传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是3.12±1.4分。
2.4恐惧感
改良组恐惧感低于传统组,P<0.05,其中,传统组7例恐惧感。改良组有1例恐惧感。
3讨论
多数实施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因为患者在注射期间害怕疼痛,所以存在恐惧。在临床情况中,患有疾病的人由于疼痛的不相容而发生安全事故。部分患者因为害怕疼痛也不愿意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通过改进手术方法,采用改良的颞浅动脉皮下注射方法减少注射期间患者的疼痛,提高注射药物的舒适性和恐惧感,提高颞浅层皮下注射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4-5]。
本研究显示,改良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相比较传统组更好,P<0.05。改良组恐惧感低于传统组,P<0.05。
综上所述,改良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敏秀.一次性1 ml注射器针头在眼科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8):182.
[2]马耀俊,姚国超.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16-117.
[3]蔡晓云.护理会诊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09-1710.
[4]陈楠.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5,8(S2):211.
[5]刘燕,陶敬甫.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两种方法疼痛程度对比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06):76-78.
论文作者:马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皮下论文; 视神经论文; 缺血性论文; 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传统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