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陀文化与壮族社会和谐研究论文

布洛陀文化与壮族社会和谐研究论文

布洛陀文化与壮族社会和谐研究

黄明标

(田阳县博物馆,广西 田阳 533600)

[摘 要] 通过梳理布洛陀文化与壮族社会和谐关系,从布洛陀与壮族、布洛陀文化与《么经布洛陀》、布洛陀文化对壮族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布洛陀文化对构建壮族和谐社会的影响,认为布洛陀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精华,是壮民族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布洛陀文化;壮族;社会和谐

壮族是一个有着1 700 多万人口的民族,在全国56 个民族中,壮族仅次于汉族为人口第二大民族。在全世界2 000 多个民族中排列第60 位,也是比较大的民族。壮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广西及周边的云南、贵州、湖南和广东,是这片土地上的土著民族。壮族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有自己的语言、宗教和文化。其传统观念文化的核心和重要标志是布洛陀文化。受布洛陀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几千年来壮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世代和睦相处,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纠纷和骚乱。本文试就布洛陀文化与壮族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

一、布洛陀与壮族

(一)布洛陀其人

布洛陀,这是壮族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相传很久以前,在神州大地还是空空无物的时候,布洛陀与母六甲受上苍派遣,下凡人间创造万物世界。那一天,布洛陀挑着一对大箩筐,箩筐的一头坐着五个孩子,另一头装着被褥,来到田阳这块地方上空。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滂沱大雨中响起一声炸雷,劈断了布洛陀肩上的铁木扁担。霎时,装着被褥的箩筐跌落下来,变成了敢壮山;装着孩子的箩筐落在西部,五个孩子变成了五座小山,世称“五子山”。孩子没有了,布洛陀与母六甲在敢壮山岩洞中住了下来,在这里生儿育女。后来,布洛陀和母六甲又把儿女们送到新的山头去,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遍布各地,布洛陀便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人类始祖。

“布洛陀”,“布”字并非姓氏,而是壮民族传统上对本宗族最受尊敬的长老的尊称。“布”为借汉壮语,汉译即“公公”“祖公”之意。“布洛陀”这个名字,根据地域的不同而称谓不同,有的地方叫“布洛陀”,有的则叫“布渌途”“布碌途”“布六途”“布弄图”。不管怎么称呼,都指同一个人。“布洛陀”(Baeuq lueg doz)三个字是古壮字,“布”的规范古壮字为“公甫”;“洛”字实际上是古壮字“渌”的异体字,“洛”民间又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山弄的“弄”,而不是读成“懂不懂”的“洛”。其意思是指“布洛陀”是石山弄场里本民族最早的祖公;二是“渌”,指山谷田垌。因为布洛陀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就是农耕时期,农耕早期的水稻就是移栽在水源丰富的山谷里,所以我们老祖宗的名字就打上了“渌”的烙印。“陀”这是汉字壮语谐音,其壮语的意思并不是多少的“多”,而是寻找钱财、创造家业的壮语“托”。三个字连起来,意为在山谷里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创造财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始祖公。在右江流域一带,民间说法基本认同“布渌途”或“布弄陀”。布洛陀是否壮民族有血缘关系的始祖?目前无法作血缘考证。但是,民族始祖可以有血缘关系,也可以无血缘关系。只要得到本民族的认同,他就是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和炎帝得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所以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得到了壮民族的广泛认同,所以,他是整个壮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布洛陀崇拜

民族崇拜产生于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就是寻根问祖、尊崇祖先的心理。壮民族认同布洛陀是本民族的创世始祖,世间的一切都是他制造,因而出现了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信仰崇拜和神灵崇拜。

1.信仰崇拜。壮族对布洛陀的信仰崇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壮族先人是布洛陀与母六甲制造。相传很久以前,布洛陀与母六甲来到敢壮山以后,有一天,母六甲在母娘岩里捏了五个泥人。泥人活起来了,但是没有头发和眉毛,布洛陀割来龙须草栽在泥人头上和眉弓上,头发和眉毛长出来了;没有喉结,没有肠衣,布洛陀又找来芦苇节做喉结,通心草做肠衣;女人没有奶就用柚子装上;男人没有胡子,用烧黑的茅灰贴上。布洛陀又找来杨桃和红辣椒,抢到辣椒的泥人变成男人,抢到杨桃的成了女人。

布洛陀和母六甲造出了泥人,也生出了许多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布洛陀把他们送到各个山头去,创造新的世界,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村寨。这些村寨,布洛陀都一一给取了名,例如那贯、那了、那务、那笔……

壮族信仰布洛陀不仅能造人,而且还是万物的创造者。他看到孩子们用木叉挖地很辛苦,就造出黄牛水牛犁田耙地;接着又造“戽斗”戽水灌田,造家猪给那务屯养;叫小鸟飞过江河高山,寻找野生稻来播撒;用云母岩石击打造火,砍木造干栏屋……。万物造出来了,世界造出来了,布洛陀给世间安排秩序。老虎生性凶狠,他派老虎进深山守老林,规定不得下山侵害人类和其他生灵;毒蛇被限制在地洞里,守着邻居的老鼠,不让老鼠出来偷粮食;人以为自己掌管世间一切就高傲,吃东西没有节制,而且吃多屙多,到处屙屎不卫生。布洛陀认为这样子下去会坐吃山空,规定只能一日三餐;从前太阳成天挂高空,没有白天黑夜,害得人畜不得休息。布洛陀叫太阳12 个时辰里只能辰时升起,酉时下山,这才有了天黑天亮,人畜才能睡觉休息。

2.神灵崇拜。人世间本来没有神。“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对那些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的崇拜而上升为神。神是完美无缺,神力无比的。壮族先民尊崇布洛陀为始祖,自己是布洛陀的子孙。为了表达对老祖宗的孝敬,大家以布洛陀降临敢壮山的那一天,作为布洛陀的生日来纪念。每年到这一天,人们都涌到敢壮山拜寿。后来,人们对布洛陀的认识又有了升华,认为布洛陀不仅只是始祖,而且还是创造万物的创世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神;倡导伦理道德的道德神。随着壮族民间么教的产生,布洛陀又被推崇为么教的主神,从而成为人人倾仰的至高无上的大神。于是,在没有文字和绘画的古代,人们在布洛陀和母六甲居住过的母娘岩里立起了两尊大石头,作为布洛陀母六甲神像来供奉,每年布洛陀生日这天,大家从四面八方涌来母娘岩朝拜布洛陀。由于人太多,他们一边排队等候一边烧香,香火从山脚一直烧到山上,形成一条壮观的香火长龙。到了三月初七,朝拜进香基本结束了,可是大家总觉得还不能表达内心对老祖宗的崇敬之情,于是,以敢壮山为轴心的各村各寨,不约而同地抬着三牲祭品,汇集敢壮山脚举行祭祀,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万民祭祖公”的始祖祭祀大典,人数少则三四万,多则三十几万。

管桁架结构与网架结构相比,省去了下弦纵向杆件和球节点,杆件间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连接。最常见的空间管桁架是空间倒三角形管桁架,这种结构造型美观,线条流畅,安装方便,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稳定性,还可满足各种不同建筑造型的要求,尤其是构筑圆拱和任意曲线形状比网架结构更有优势。

壮民族崇拜布洛陀大神,这种崇拜不仅出现在敢壮山和田阳,在其他壮族地区均有布洛陀神灵崇拜,建有布洛陀庙,还有布洛陀神山、布洛陀神树,有固定的布洛陀祭祀日。云南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新寨东南面有座布洛陀神山,山上有四棵高大的布洛陀神树,当地人叫“美洛陀”,每年农历五月29日大家都来这里祭祀布洛陀。这种布洛陀神树遍布壮族各村各寨,无村不有。神树为榕树,大多种在村头村尾,而且分有“公母”树,公树为大叶榕,壮语“个隆”,为布洛陀的化身;母树为小叶榕,壮语“个厘”,为母六甲的化身。神树的功能一为镇妖驱邪守村寨,二是为人禳解灾难。因此,每月初一、十五,壮人都要给神树上香,逢年过节各家各户必定抬祭品去供奉,祈求大神保佑平安。如果谁家有病有难,则请么公到神树前做么,喃诵《么经》,请布洛陀降临消灾解难。

翻开《么经布洛陀》卷首,在“创造天地”一章里有一个故事:古时候天地是一块很大的磐石,所以天地没有日月生辉,没有动植物生灵。布洛陀就造了两只大蜾蜂和两只大蜣螂,蜾蜂的嘴巴像鸭嘴长,像大刀利;蜣螂的爪子像鹰爪、锯子。他要蜾蜂和蜣螂来啃磐石,整整咬啃了七个月才咬成一条缝。布洛陀又造了成百上千的人共同来掰大石头,终于把磐石掰成两片,上面的一片成了天,下面的一半成了地,这才把天地造出来。……

第三,布洛陀神话传说故事的蓝本。布洛陀民间传说故事与《么经布洛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壮文字还未发育成熟的年代,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就有讲故事叙说历史传说人物的习惯,可以肯定,布洛陀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要比“么经”早。但是,口头传说因为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不同而会有差异,而有文字抄录的“么经”,显得更翔实更规范,因此,后来的民间传说自然而然地又以“么经”为蓝本,讲起故事来才不至于遗漏或添加。实际上,“么经”中的《造万物》《造火》《造谷种田》《寻水》《童冈》《汉王与祖王》《射太阳》《布洛陀出世》都是非常好的故事蓝本。

二、布洛陀文化与《么经布洛陀》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风俗礼仪和宗教祭祀等。《么经布洛陀》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和经典。

按需开启设备的日平均耗电量为两倍球形IPC耗电功率与摄像机受人员活动影响,导致的日平均开启累积时间之积。

(一)《么经布洛陀》的主要内容

《么经布洛陀》(以下简称《么经》)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古壮字手抄本么教经书,以自制土砂纸抄写,封面封底过桐油,其文体为五言体腰脚韵壮族民歌体句式,由么教神职人员代代传承珍藏,在么公做法事仪式时喃诵使用。《么经》广泛流传在壮族民间,侗族、毛南族、水族和傣族、布依族、仡佬族、仫佬族、黎族也有流传。但是,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人们没有认识到《么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一度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而屡遭搜缴焚烧。因此,幸存的《么经》只能在偏远的山区农村才能找到。目前,广西区内仅搜集到35 本,区外云南5 本,其中汇编成《么经布洛陀》出版的有29本。田阳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二十几年来已经收集到的《么经》各种版本有31 本,上送广西古籍办28 本,有15 本被汇编进《么经》或《布洛陀经诗》出版发行。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毕业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提高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这些技能会使毕业生被很多用人单位看重,同时,实验教学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么经”,“么”为象声词,即么公在做么法事活动时,轻声喃诵经文发出的声音。由此延伸,从事这一壮族民间宗教法事活动的神职人员就叫“么公”或“甫么”。“甫”是壮语“人”的意思,汉译即“从事么事活动的人”,其宗教教名叫“么教”,其经文即“么经”。“么经”和么教大约产生于秦汉时期,但是,由于秦汉时期壮族文字还未发育成熟广泛使用,壮族么教经文只能靠口头背诵传承。唐宋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兴盛时期,这时的壮族文字在原有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成有别于汉字的古壮字,这才有了《么经》手抄本在民间传抄。《么经》手抄本有不同的版本,虽然因地域不同,内容略有差异,但总体是一致的。

蜾蜂和蜣螂咬磐石,这是不可思议的神话,是不对称的挑战。但是,蜾蜂蜣螂硬是靠着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磐石挑战,用意志把大磐石掰开,造出了天和地。蜾蜂蜣螂咬石头的精神,正是布洛陀文化精神,是壮族艰苦奋斗创造世界的民族精神。壮民族正是靠这种精神思想,从双手刨地、石头翻土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2.开创有序社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这一过程,是人类历史上的“无政府状态”时期。这个历史时期人们群龙无首,社会纷乱繁杂,动荡不安。于是,布洛陀就“造头人来掌印,造土官来管地方,造皇帝管国家”。还造文字历书,制定古律规矩,开创有序和谐社会,使土官有章可循,照“官书”行事,百姓守“官规”。这部分的章节内容有:《造皇帝造土司》《造土官》《造文字历书》等。在这些章节中,布洛陀诏告天下子民,天下由“皇帝”管理,“十二国”的人全听他的;各地方建有府、州、县、峒,设土官管理地方,地方的人全服从土官管理。这里所说的“十二国”,是指壮族十二支系,“皇帝”实际上指的是部落首领。这是壮族历史上主张设立国家政权组织,建立和谐有序社会的最早文字记录。因为有了“皇帝和土官”,才有人来治理国家,社会才得以安定,人民才安居乐业。

3.倡导伦理道德,孝敬长辈。《么经》中另一个突出的内容,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远古时期,人是没什么伦理道德可言的。布洛陀改变了由野蛮社会带来的种种陋习,教育人们讲伦理道德,男女不能乱伦;儿女要孝敬父母,媳妇要善待家公家婆;晚辈要尊老爱幼,做孝贤孙;兄弟要亲如手足,妯娌情同姐妹;邻里美言相对,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布洛陀倡导伦理道德的代表经文有《唱童灵》。《唱童灵》讲的是放牛娃童灵的故事。童灵是个孝子,经常帮着父母放牛。有一天,他看见母牛生产很痛苦,好不容易才把小牛生了下来,回到家里他把看到的情况告诉母亲。母亲听了深情地说:“儿哟,母牛生产辛苦,而我怀你九个月才生下来更辛苦。”听了母亲的话,童灵感恩母亲,并请教布洛陀孝道问题。布洛陀说人生在世很辛苦,死后子孙要守灵戴孝。于是,童灵杀了自家的水牛分给大家。牛肉分完了仍然不够,童灵有六兄弟姐妹,一个卖身换水牛来杀,一个当身买棺材葬父亲。后来,随着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升华,每当丧事吃牛肉时,自然联想到这是父母亲的肉,再也吃不下去了。所以,壮族地区每逢丧事都禁忌吃牛肉,只吃些竹笋、木耳、豆腐之类的副食品。父母亲死了要以棺葬,儿女要披麻戴孝,儿子要剃光头,女儿披头散发,120 天才能脱孝,初一、十五还要上香祭亡灵。

企业的外部治理是相对于企业内部治理而言的,同样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大多数都依赖于企业内部治理,使得外部治理无法发挥基本效能。一方面,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都依赖于内部资金,对于市场外部资金的需求不大,导致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发展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价格体系的制定都是依靠于市场的需求,但是在我国的公司治理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采取垄断的方式等,取得市场价格的决定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外部治理职能的行使和监督。

除上述内容外,《么经》中还有诸如“婚姻家庭”“修路架桥”“分宗开亲”“创业兴家”以及为人处事等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涉及壮族社会的各个领域。

蔬菜幼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了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成为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是优质蔬菜生产的基础和增加蔬菜种植收入的保障。在影响工厂化育苗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温、光、水、肥等环境因素对提高秧苗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开发能够适应于大规模育苗环境的智能调控系统对推动工厂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4.惩恶扬善,消灾解难。一是解冤经。所为“冤”,实际上并非字义上“冤枉”的“冤”,而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壮族么教认为,家庭成员或者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都是因为平时供奉神灵不够,导致神灵不满离去,使妖怪魔鬼乘隙而入作祟,因此必须安神龛,祭三牲来驱邪赶鬼,与妖鬼决裂,解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冤仇,家庭才能和睦。二是“赎魂经”。所谓“赎魂”,是指把被鬼怪掳去的魂魄赎回来。“赎魂经”主要是针对禽畜和农作物进行的法事活动。壮族信奉动物、植物有灵魂,动植物神在,灵魂在;神不在灵魂也失去。没有了灵魂,六畜五谷就衰败。因此,壮族有固定的禽畜谷物祭日,每年大年初一开始,正月初一鸡、初二鸭、初三猪、初四羊、初五牛、初六马、初七人、初八稻谷、初九豆类、初十灯开花。凡到祭日这天,人们都要分别在鸡笼、鸭棚、猪栏、羊、牛、马棚、米缸、豆坛上贴红纸条,上香祭祀。此外,每年三、四月瓜田第一次出瓜蕾时,就要给瓜蕾送“襁褓”,留住瓜蕾灵魂不落蒂。每年六月初六举行“赎谷魂”仪式,那天各家各户送上贴着红纸条的芦苇枝条到田里去,每块稻田插一根芦苇小枝条,顺手摘一片稻叶,带回家祭祖神,赎谷魂保丰收。

(二)《么经》的社会用途

《么经》是布洛陀文化体系的核心和重要标志,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和广泛的社会用途。

智能化技术本身属于一种行为方式,其主要就是基于模拟人类的思考行为和判断行为而得以实现的。科学合理的运用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的效率,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使相关的机器设备在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具备更高的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护设备的成本投入。具体来讲,将智能化技术充分运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中有着以下几点的优势:

第一,么公做法事活动的经书。壮族《么经》为传世手抄本,首先作为么教的经书,在么教神职人员中代代传承,是么公做么时必须喃诵的经文。所以,么教神职人员都把《么经》视为传世珍宝,有些老么公临死还不肯留给徒弟。

第二,民间山歌的歌本。《么经》全文基本上为壮族田州山歌五言体腰脚韵歌书,其内容除部分章节只有做么时才用得上的以外,其余都可作山歌歌本,在社会上或歌圩上传唱。例如,“布洛陀造天地造万物”“造皇帝造土司”“造文字历书”“造火”“唱汉王”“唱汉王祖王”“孝仪传歌”“十月怀胎”……这些章节与右江河谷的田州山歌叙事排歌句体相同,各种场合都可以唱。田阳县壮族民间歌王黄达佳是祖传布洛陀古歌的第七代传人,他一口气能唱布洛陀古歌三天三夜,就是一个例子。

壮民族对布洛陀的崇拜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就是在20世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崇拜也没有间断,只不过形式和规模不同而已。这种旷日持久的民族崇拜,催生了壮族民间祭祀文化、宗教文化,形成并丰富了独特的布洛陀文化及其经典标志——《么经布洛陀》。

三、布洛陀文化对壮族社会的影响

布洛陀文化体系产生于久远的年代,在漫长的历史跋涉过程中,布洛陀文化熏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壮族子民,对壮民族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崇尚“艰苦奋斗创造世界”的思想影响

正确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及相关准备和组织工作。首先,教师要认真斟酌教学案例内容,选取较新且最贴合临床实际的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案例,尽可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教师要采用多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另外,案例的分析还能启发、推衍出新问题,教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分析探讨、研究讨论,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自发去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1.创造万物。“创造万物,开天辟地”是《么经》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约占全书500 万字的四分之一。这些章节有:《创造天地》《造雷雨》《造火》《找水》《造天地万物》《造水和江河湖海》《造做么》《寻水》《人造兰么》《么造兵》《么造弄造渌》《造干栏》《造牛》《布洛陀造么》《创造万物》《造田种谷》《创业兴家》等。这些不同的章节,从不同的角度记述布洛陀开天辟地造万物的过程。

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农耕时期,壮族先民在华南、西南这片贫瘠荒芜的土地上开荒造田地,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没有生产工具。先人们靠着削光了的木叉,和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石器“手镐”“手斧”来掘地,滴在地上的汗水比挖出来的泥土还多。但是,聪明的先人从旧石器工具中得到启发,创造出了具有时代最先进技术的磨制石器生产工具:“石铲”“石斧”“石锛”“石刀”,替代木凿和手斧手镐,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特别是石铲的出现。石铲北方称“石耜”,其形状与今天的“锹”相同,是翻土深耕的好农具。石铲在壮族地区壮语叫“烈”。壮族先民使用石铲作农具有据可查。其一,“布洛陀经诗”中记载:“从前没有犁,用什么犁地,用什么耕田?”“从前没有犁,用山石犁地,用石烈耕田”。其二,在广西的壮族地区,已查明遗存有40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有36 个县116 处文化遗址出土大石铲。其中,田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8 处,出土大石铲4 件;临近的百色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2002年发掘出土磨制石器1000 余件;壮族聚居的隆安县,仅大龙潭新石器文化遗址一处,就出土了大石铲231 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14实验室,对1978年出土的大龙潭石铲进行测试,其年代距今为4735±120年,树轮较正距今为5300±150年。这个年代测定结果正是农耕时代早期。父系氏族初期与农耕社会早期同期,这个时期也是布洛陀文化形成的时期,两者年代吻合,证实遍布在广西壮族地区的400 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正是壮族先民艰苦创业的历史遗迹。

大石铲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再也用不着“双手刨地石挖土”了。但是,正是这种“双手刨地石挖土”的精神造就了我们的民族,形成了壮族人崇尚劳动,以苦为乐的民族传统。说到劳动,我们的祖先总是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知从哪一代哪一年开始,壮人就养成了“寅时吃早餐,栏下解牛栓;卯时天微明,夫妻同下田;中餐在地头,一刻不偷闲”早出晚归的习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煮好一大锅粥,够全家吃大半天;天刚亮就打着一竹筒粥下地干活,一干到天黑。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竹筒,插秧时也用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依然看到了起早贪黑、吃苦耐劳的新一代壮人。2005年,笔者在田阳县城郊凤马村度立屯参加考古发掘,看到这里的农民住着楼房,看着大屏幕彩电,玩着手机,可我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环境下的现代农民,干起活来也是玩命的。在半年时间里,我看到他们一天的安排是:夜里三四点钟起床,男下地,女煮饭菜;天微明拉菜到县城卖,回来匆匆扒两碗饭,8 点钟到工地上工;中午下工休息时间,民工不是回家而是进菜地去,有的淋菜,有的喷农药,有的种菜;2点钟回家吃午饭,3 点钟上工;6 点收晚工时,男的下地干活,女的回家做饭。在他们身上,壮族先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点也没有消退。

确定待分类记录的最近邻后,即可预测其对应的的答题结果。这里我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即取该记录的最近邻中K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的均值,若均值大于0.5,则认为待分类记录的学生的答题结果为1,否则为0。

(二)注重“文明礼貌”的思想影响

壮族人讲文明、讲礼貌,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重礼仪,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讲究互助互爱,相处融洽。

第一,重礼仪。壮民族重礼仪,人与人见面要打招呼,如果不打招呼则视为无道德行为,没教养。如果有客人,就是从未谋面的生人,也得叫客人进家里坐一坐喝碗粥。敢壮山下的几个村子,可为典型的礼仪之村,每年三月朝拜布洛陀时,村里各家各户都准备饭菜,做米粉留给客人。那几天谁进家里,不管认识与否都接待,而且不收饭钱。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对人没有危害,也不会感染除猪(包括家猪和野猪)以外的其他动物。自发现非洲猪瘟近一百年来,全球范围内没有出现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

壮族人重礼仪,讲礼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除小孩外,均不直呼其名。如果直呼其名则被视为对人不恭。在称呼对方时,如果是尚未生育的男女,则在对方名字前加上辈分称。例如,对年纪比自己大的同辈则称“哥(姐)××”,对前辈的称“叔(婶)××、爷(伯)××、公(爷)××……”。对辈分高年纪小的人,即使是三岁小孩,晚辈人同样要按辈分称呼对方“叔或姑××,公(爷)或婆(奶)××”。而少年小前辈对大龄晚辈的称呼,首先要按年龄称对方为哥或姐,然后,如果与对方是父辈关系的则称为“哥(姐)侄”,是孙辈的称“哥(姐)孙”。对于已当了父母的人则避讳喊名字,其称谓改为“爸××、妈××”。就是其生身父母、祖父母,他们对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妇,同样改称“爸××、妈××”。在同辈人之间,年少称大的为“哥××、嫂××、姐××”,但是这个后面的名字“××”,已经不是对方的名字,而是换上对方小孩的名字。同样,当了爷爷奶奶的祖辈,其“公(爷)、婆(奶)”后面的名字“××”则换上长孙男女的名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壮语语法与汉语语法是反位的,所以壮语尊称在前,名在后。例如,壮语“哥××”,汉语是“××哥”。在辈分称呼里,壮人称伯父为“爷”,称爷爷为“公”,奶奶为“婆”。

第二,尊老爱幼。最突出的表现是做生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每到这一天都庆贺一番。但是壮族与其他民族不同,壮族人过生日只有几岁以前的小孩和49 岁以后的老人才过生日。小孩生日是父母给做的,其意思是小孩小命薄,要做生日祈请祖神保佑小孩健康成长;49 岁意味着人生已走过了半辈子,如果是盏灯,油已耗去一半;如果是米缸,也已经空了半截。同时,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儿孙,儿孙为了孝敬父母,就给父母做49 岁生日,俗称“49补大粮”。49 岁以后是61 大寿、73 大寿、84 大寿、95大寿等。青壮年和少年不能做生日。因为做生日是“尊老爱幼”,不老不幼就没有资格过生日。

第三,互助互爱。壮人热衷于交往,邻里之间有酒同喝,有好菜同吃,有事互帮。平时,谁家盖房子,大家都来帮工,而且不要报酬。农忙时你帮我,我帮你,互相换工。每逢红白喜事,全村人都来帮忙。对于鳏寡家庭或残疾人,生产生活上有困难会有人自动帮助。每逢过年过节,邻里都摊上好菜,送上粽子、糍粑、糕点。对孤儿,长大后邻居叔伯还会张罗着给成家。

(三)注重“团结和谐”的思想影响

受布洛陀文化的思想影响,壮族非常注重社会的团结和谐。

第一,讲究以邻为善,邻里和睦相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56 个民族。这就注定着,哪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一存在,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即使是在某个民族人口占支配地位的地区,也会有人口较少的其他民族存在。这些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几个民族,如果不能友好相处,势必矛盾不断,纠纷不停。壮族是一个温和而宽容的民族,凡是壮人居住的地方,无论其人口占多数还是少数,都不与兄弟民族争荣誉地位,更不排外,做到了《么经》中所创导的“人敬人十分,才成恩和谊”。以田阳为例,田阳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总人口33 万人,其中壮族29 万人,分布在全县10 个乡镇153 个行政村中的151 个村,是土著民族;汉族3.3 万人,除城镇居民外,分布在全县的30 个行政村中,与壮族杂居,其中只有2 个纯汉族村;瑶族仅有1047 人,住在山区中的三个行政村,同样与壮族杂居。汉族和瑶族不是土著民族,但是壮族不排汉,也不排瑶。特别是汉族。汉族除了两个村为高山汉以外,其余全部居住在富庶的右江两岸。然而,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土著民族驱赶汉族的事件。壮族与汉族同饮一江水、同住一条村,甚至同在一个屯,都没有发生过碰碰撞撞的事。两个民族以礼相待,相互通婚。出门相见时,彼此非常礼貌地主动用对方民族语言打招呼,显得非常亲切、和谐。

第二,注重社会秩序,维护行政权威。壮族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耕民族,由于水稻生产的需要,壮族先民追求稳定,崇尚社会有序,较早就开始定居。但是,人们开始定居时还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定居点经常发生打架斗殴、抢劫的事,社会混乱无序。布洛陀认为必须造个土官管地方,造个皇帝管天下。定居点这才有了首领,后来的村、屯才有了族长、屯长来管事,坏人坏事才少起来。平时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就找官人或官府解决,不喜欢闹事。这种自然、古朴的民风一直得以传承至今。20世纪20年代初,奉议县(今田阳县)知县曾伯龙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民愤极大。该县的壮族人民没有聚众围攻、谩骂官府,而是以联名上书的办法,状告曾伯龙。广西省政府顺应民意,严查处决了曾伯龙,没有引起什么社会骚乱,维护了政府威信。

第三,注重国家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统一。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首要问题。但是,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历代的封建王朝对处于从属地位的少数民族,都带有歧视性或偏见。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必须从国家统一的大局出发,不理会非主流的民族歧视或偏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国家的信念。壮族就是一个国家观念非常强的民族,在任何历史条件下对国家都忠贞不贰,不搞民族分裂。田州岑氏土司是广西壮族最大的世袭土司氏族,从北宋开始到清光绪元年统治田州长达780 多年,历经28 代,但是没有一代土司起兵反朝廷。即使受委屈亦无叛心。明嘉靖五年(1526年),田州十三世土司、田州府指挥同知岑猛被两广总督盛应期诬陷反朝廷,上疏奏调八万官兵征剿田州。在大兵将至之际,手握万名士兵的岑猛“裂帛状陈军门”,派长子岑邦彦亲往陈述田州并无反心。同时下令部属:“兵至,无与交锋”。新任两广总督姚谟明知岑猛确无反心,仍指挥八万官军兵分八路杀进田州。岑猛喊冤,父子双双遇害,至死坚持不与官军动一刀一枪。后来,新建伯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亲赴广西处理田州后事,查实岑猛确实不反朝廷才予以平反,肯定田州“岑氏乃五百年忠孝之家”。

壮族人民忠于国家,有较强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没有国家就没有民族。因此,能不遗余力维护国家统一,一旦受到外国入侵,壮族做到绝对服从国家调遣,忠贞报国。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大举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留都南京危在旦夕,朝廷急诏田州狼兵御倭。当时田州旧主岑芝应诏海南御敌,刚刚阵亡5年,其长子岑太寿年幼不能掌兵事,田州土司上下不肯出兵。田州十三世土司岑猛遗孀瓦氏夫人力排众议,58 岁代曾孙率五州狼兵6873人,战马450 匹,赴江浙抗倭,授参将总兵衔。瓦氏夫人在江浙参加了著名的“王江泾大战”“金山保卫战”等八次大仗,连战皆捷,战功卓著,被江浙人民誉为“石柱女将军”“宝髻将军”,受到明皇两次诏赏,特封二品夫人。在田州,岑氏土司数百年间奉调出征不仅瓦氏和岑芝,其中为国尽忠或战功卓著、被朝廷加官晋级者还有:元朝延祐年间,田州四世土司岑世兴的三弟岑世元为国尽忠,授修武郎,赐建“岑三爷庙”;明永乐田州知府岑永通,晋授指挥使;成化田州知府岑镛,授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二十九年田州知州岑芝为国尽忠,赐奉训大夫,赐祭;万历田州知州岑懋仁,授参将加总兵服;清乾隆田州知州岑宜栋为国尽忠,授中宪大夫,赐建“昭忠祠”。

田州岑氏土司为国立功、为国尽忠的英烈不仅这些。以嘉靖三十四年江浙御倭为例,当年随同瓦氏夫人出征的田州战将有24 员,仅漕泾一战就有“头目钟富、黄维等十四人俱死,兵众失亡甚众。”(《世宗嘉靖实录》卷4)瓦氏夫人的爱侄岑匡小将,在金山一战中一人毙敌6 名而与敌同归于尽。这些英烈,是壮族人民的优秀代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把壮民族与国家凝结成一体,溶化在中华大地的青山绿水之中。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洛陀文化现象浸透在壮族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观念文化体系,成为壮民族观念文化的核心,影响了壮民族的世世代代民众,塑造出了一个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善解人意、有包容心的壮民族。布洛陀文化体系是倡导社会团结和谐的传统理论基础。

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等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同时还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证,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黄桂秋.朝圣纪略:敢壮山祭祀布洛陀的历史成因及其活动内容[M]//覃乃昌.布洛寻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2]张声震.壮族么经布洛陀影印译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3]张声震.布洛陀经诗译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黄明标.布洛陀与敢壮山[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5]谢光茂.广西旧石器时代考古回顾与瞻望[M]//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考古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李珍.广西新石器时代考古七十年述略[M]//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考古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梁庭旺,罗宾.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A Study on Buluotuo Culture and Zhuang Nationality Social Harmony

HUANG Ming-biao
(Tianyang County Museum,Tianyang Guangxi 533600)

Abstract: Based upon the analysis of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uotuo culture and Zhuang society,focusing on three aspec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uotuo and Zhuang National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uotuo culture and“Mu Jing Buluotuo”(a Scripture of Zhuang Nationality),the influence over Zhuang Nationality from Buluotuo culture,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role of Buluotuo cultu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of Zhuang Nationality.The conclusion is reach that Buluotuo culture is the quintessence of Zhuang Nationality culture,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armonious society of Zhuang Nationality culture.

Key words: Buluotuo culture;Zhuang nationality;social harmony

[中图分类号] B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861(2019)03—0040—07

[收稿日期] 2019-05-06

[作者简介] 黄明标(1948-),男,壮族,广西田阳人,田阳县博物馆研究员、田阳县布洛陀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文物考古与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袁春剑

标签:;  ;  ;  ;  

布洛陀文化与壮族社会和谐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