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奶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附86例分析)论文_韩仕霞

产后奶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附86例分析)论文_韩仕霞

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医院 565100

摘要: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1033例产妇中,产后发生奶胀的原因分析和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质量。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1033例产妇中发生奶胀86例,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进行有效的吸吮和排空乳房,导致乳腺管不通、乳汁淤积发生奶胀。处理:如出现乳房胀痛,可将患侧乳房进行热敷、按摩,然后挤出少量乳汁使乳窦变软,让婴儿能很好的吸吮,便可消除奶胀。结论:通过分析奶胀发生的原因,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母乳喂养;奶胀

1.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033例,年龄20~42岁,孕周均在36周以上,新生儿体重2200g以上,Apgar评分≥7分。其中发生不同程度奶胀86例,占分娩总数的83%,剖宫产71例,占奶胀总数的83%,顺产15例,占奶胀总数的17%。

2奶胀的原因分析

2.1产妇自身原因(1)婴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开始得晚或未按需哺乳。当今社会产妇独生子女较多,自理能力相对不足,依赖性较强,由于产后切口疼痛、输液、体位、导管、疲劳、手术麻醉等原因,部分产妇不愿进行母乳喂哺,家属出于对产妇的照顾而采取人工喂养;乳头平坦、凹陷,新生儿不能有效含接、吸吮;产后早期乳汁少,产妇及家属存在不良认识,未予以早期吸吮,部分产妇喂哺姿势不正确造成乳头疼痛、皲裂而害怕喂哺,甚至有的产妇为了保持形体而拒绝母乳喂哺。(2)因母亲生病、外出致使母婴分离,未及时将乳汁排空,而造成奶胀。

2.2 婴儿原因 (1)每次喂哺时间不足,不能将乳房的乳汁排空。新生儿睡眠时间较长,相对来说乳头吸吮次数减少;早期乳汁少,家属担心母乳不能满意新生儿需求而急于喂糖水、奶粉,从而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或用奶瓶喂哺奶粉,使新生儿对乳头造成错觉,由于人工喂养 新生儿拒绝母乳;遇到平坦、凹陷乳头的情况,新生儿更不愿吸吮奶头;(2)婴儿含接乳房姿势不正确,只含住乳头,未含住大部分的乳头、乳晕,致使不能进行有效的吸吮。部分新生儿由于疾病原因与产妇分离。

2.3 医学原因 产妇应用某些药物暂停母乳喂养,暂停期间未采取有效的挤奶措施。

3临床表现

当乳腺管未通畅时,乳房充盈过度,组织液和血液增加,阻碍乳汁的流出,引起乳房肿胀。表现为乳房皮肤紧绷、红肿、胀痛、没有乳汁溢出,体温增高可持续24小时,此时因为乳房皮肤牵拉过度,乳头扁平,婴儿难以正确含接,造成母乳喂养困难。

4护理措施

4.1 评估及措施

4.1.1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 向产妇及家人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姿势和技巧,指导产妇分娩后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30min,同时开奶,剖宫产的产妇麻醉清醒后立即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及开奶,新生儿出生后20~30 min,其吸吮反射最强,能够在此期间充分有效地早接触、早吸吮,可巩固吸吮反射刺激乳头神经末梢引起泌乳素、催产素的释放,使乳汁提前分泌,提高泌乳量,早期、 经常有效地吸吮也可促进乳腺管畅通,避免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而发生奶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2 乳房 乳头是否扁平、凹陷,是否有皲裂(1)对乳头平坦、凹陷孕期未得到纠正者可采取以下方法予以纠正:首先进行乳头伸展手法纠正:将两大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 由乳头向两侧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然后将两大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由乳头向上下纵形拉开,以上步骤重复数次,使乳头突出, 再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数次后立即让婴儿吸吮,一般可随着喂奶次数的增加而得以改善。每次喂哺让新生儿先吸吮平坦、凹陷侧乳房,如吸吮、含接困难,可用乳头罩罩在乳房上协助喂哺;还可用两支20 ml注射器,一支去掉活塞与另一支注射器以10 cm长的一次性吸痰管相连,将空筒注射器倒置贴紧凹陷或平坦的乳头根部皮肤,缓慢抽吸,利用负压将乳头吸出(注意抽吸负压不可过大,以产妇不觉疼痛为 宜),吸出乳头立即让新生儿含接进行母乳喂养,如仍不能含接可重复数次,每次持续5 min以上(保持越久乳头越不宜回缩),结束时先分离连接管再取下罩在乳头上的注射器。(2)对乳头皲裂的产妇,纠正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头及乳晕。哺乳后挤出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可防止乳头皲裂或发生皲裂后可将乳汁或乳头修复霜途于患处。喂哺时先喂健侧乳房,再喂患侧。告诉产妇喂哺前不要用肥皂、乙醇溶液擦洗乳头,用温水清洗乳头。

4.1.3 每次喂奶的时间及次数是否充足 延长婴儿吸吮时间,每次喂奶一侧至少在5-10分钟以上,让婴儿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多余的奶挤掉。同时增加喂奶的次数即勤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喂养,可消除奶胀。

4.1.4 当母婴分离时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挤奶,手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挤奶手法:大拇指及示指放在距乳头根部2cm处,两指相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及示指向胸壁方面轻轻下压,不可压得太深,否则导致乳腺管阻塞,压力应作用在拇指及示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反复一压一放,从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按压乳晕,要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腺管的乳汁都被挤出,按压的手指不应有滑动或摩擦式动作,应做类似于流动式动作,不要挤压乳头,因挤压乳头不会出乳汁。一侧乳房至少挤压3—5分钟,待乳汁少了,挤另一侧乳房,如此反复数次,双手交替使用,避免劳累,持续时间应以20—30分钟或以上。挤奶前采用以下方法刺激射乳反射,如:热敷乳房,热水淋浴;按摩颈背部,用润滑剂轻轻按摩乳房,刺激乳头,帮助母亲放松,若使用吸奶器,最好选用具有再现婴儿吸吮频率,能够类同生理性刺激乳房,促进乳汁分泌功能的吸奶器,挤奶后可冷敷乳房,减轻水肿。

4.2 奶胀处理、预防及护理 出现乳房胀痛可将患侧乳房进行热敷、按摩,然后挤出少量的乳汁,使乳窦变软,让婴儿很好的含接吸吮,可消除奶胀。婴儿是最好的吸奶器,通过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喂奶,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将多余的奶挤掉,保证乳腺管的通畅,预防乳房肿胀。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每天挤奶,24小时内6-8次或更多

4.3 健康教育

4.3.1 使用目标健康教育 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和指导,分析造成乳头疼痛、乳房肿胀、乳头错觉的原因,同时示范母奶喂养的技巧,如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正确的挤奶手法等。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切口愈合前最好采用橄榄球式喂奶法:即产妇取坐位或半坐位,身体一侧放枕头垫到适宜高度,同侧手抱住婴儿, 婴儿下肢朝产妇身后,臀部放垫高处,胸部紧贴母亲胸部。经常与产妇及家属沟通,树立战胜疼痛、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4.3.2 对乳汁少的产妇,除多吸吮外,如果确实不能满足新生儿所需,可辅以人工喂养,但在每次人工喂养前,应先让新生儿吸吮空双侧乳房,这样既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也可使乳腺管通畅,避免乳汁分泌后乳胀的发生率,同时避免使用奶瓶,可暂用小勺喂哺,以避免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而导致以后母乳喂养失败,并指导产妇多进食鱼汤、排骨汤、猪蹄汤等,如产妇3—5天奶汁仍分泌少甚至无乳,可遵医嘱行中药催乳。

4.3.3 新生儿睡眠时间较长时,婴儿睡觉达3小时,应指导产妇及家属刺激弄醒新生儿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这样既可满足新生儿所需也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4.3.4 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应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挤奶、收集、贮存乳汁的方法,保持泌乳通畅。产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者,应指导产妇早做退奶打算,并 遵医嘱应用退奶药,同时嘱产妇不排空乳房,可用生麦芽煎水服3—5天配合退奶,避免产后奶胀的发生。对已发生奶胀的,可应用热敷、按摩、吸奶器抽吸法及产后康复治疗仪等方法治疗,而康复治疗仪治疗加散结通乳方口服加传统 方法综合处理产后乳房肿胀效果较好。

5 小结

通过对产后发生奶胀原因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避免、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从而减少奶胀的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论文作者:韩仕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产后奶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附86例分析)论文_韩仕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