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戴晶晶(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摘要: 内蒙古地域跨越大,资源禀赋迥异,文化习俗各不相同,造就了各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依据地理位置,对全区经济区域进行划分,由统计数据得出各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现状。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市自治区;南北跨度达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全区设9个地级市和3个盟,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

对于企业的运行而言,经济法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作风,防止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利伤害群众利益,保护了国民的基本权益。

一、内蒙古经济区域划分

由于内蒙古地理跨度较大,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也各不相同,因此全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在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时,按照空间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分区,能有效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区域划分,大多学者按照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划分,本文参考前人对内蒙古经济区域的分法,将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划为东部经济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市划为中部经济区,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划为西部经济区。

二、各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现状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内蒙古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2002年至2009年间,内蒙古的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平均年增长18.5%。全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至2015年间,从4944.25亿元增加到了17831.51亿元。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GDP总量达到了16103.2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4.0%,人均GDP达到63786元,同比增长3.6%。鄂尔多斯市GDP总量达3579.81亿元,居内蒙古最高。

东部区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优势,粮食产量约占全区粮食产品的75%左右,肉类、奶类产量分别占66%和38%。东部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6%,大量的适宜耕地和草原牧场,为东部区的粮食及肉类、奶类产量提供了保障基础。第二产业在东部的占比在50%左右,近年来受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影响,东部区第二产业产值有所下降。第三产业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其产值占东部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

2017年内蒙古统计公报显示,全区GDP总量达到16103亿元,全区GDP总量的排名依次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其中位于前三的都是中部盟市,最高为鄂尔多斯市3579.81亿元,西部的乌海市和阿拉善盟排名较靠后,最低的阿拉善盟GDP为256.43亿元,GDP总量上,鄂尔多斯市是阿拉善盟的13.96倍。从人均GDP看,中部地区除乌兰察布市外,均处于较高水平,西部的阿拉善盟人均GDP也处于10万元以上,而东部地区,普遍较低,只有锡林郭勒盟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兴安盟则处于全区人均GDP最低位置,仅有26052元。

内蒙古整体的劳动力供给在全国并无优势,由于内蒙古属于相对落后地区,因此很难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大多靠本地人才回流建设。中部地区基于首府优势,拥有相对较多的高校,因此拥有较多的高技能劳动力。东西部则相对缺少符合其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劳动力,同时低水平的劳动力呈现出剩余态势。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地理、资源、历史等原因,区内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表现明显。下面就以全区12个盟市的一些经济数据进行说明分析。

西部区各个产业占全区的比重相对来讲,并无明显优势。西部区所处位置属于适宜耕种的河套平原,第一产业产值在西部区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次于东部区,高于中部区。第二产业产值在西部区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57%,高于东部区和中部区。第三产业产值占西部总产值为30%左右。

中部区第一产业中,粮食和肉类较东西部区并无明显优势,而奶类产量在占到全区的58%左右。第二产业产值占中部区比重为50%左右,第三产业产值占中部区总产值比重也将近50%。所以说,中部区还是以工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同步发展。

三、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等国家策略,让部分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例如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作为内蒙古的主要开放口岸,成为了连接欧亚最便捷的口岸。目前开通的通往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国际班列,使得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显而易见。这些口岸在内蒙古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拉动了内地各产业的发展。

(一)资本投入因素

(1)智慧城市感知质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智慧城市建设满意度呈现正相关(H1,H2)得到验证,且在0.05水平下是显著的。这表明智慧城市感知质量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会较大程度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服务水平,对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满意度有较大影响。

(二)劳动力因素

东部、西部、中部在2013年,占全区GDP百分比分别是32.71%、9.68%、57.61%,到了2017年,这个百分比数据变为30.87%、8.6%、60.45%。可以看出中部经济发展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而东西部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全区经济体现出中部经济规模大、东西部相对较弱的形式。

资本是对一个区域的经济产出能起到直接影响的要素之一,其按照来源又可分为本地区的资本积累和地区外流入资本两种类型。东中西部地区的本地区资本积累并无太大差异,资本要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区外流入资本的投入。中部地区由于拥有首府呼和浩特和重工业基地包头,因此享有独特的政治和地缘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地区外流入资本。因此中部地区的外来资本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三)土地因素

我们知道内蒙古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不仅有适宜农耕的土地,还有大量的牧场存在,这就导致在内蒙古地区产生了特殊的农业与畜牧业相互交融、相互混合的土地使用模式。东部区是较为典型的农牧林结合地区,在这里不仅有大片的牧场,还有不少耕地用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还有相当丰富的林业资源。中部地区的包头、鄂尔多斯拥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致使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从而有效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和中部而言,天然资源较为匮乏,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较为优质的农牧产品,但因缺乏有效的深加工和品牌营销,并没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效应。

(四)政治因素

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地理、资源、人口等因素的不同程度影响。各地区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区域环境,使得交通、教育水平产生了很大差异,再加上文化的差异和人才流通的不同,共同导致了经济的差异。

四、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强对东西部要素投入

东西部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东部部分地区因其山林地形,交通运输很不便利。为此要加强对东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加大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对东西部区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支出,促进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原始洞窟壁画中就有对动物油脂、矿物质粉末、岩石、木炭等材料的使用,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使用的蛋清、石灰、亚麻仁油等,在其所处的时代也无疑是一种“新鲜的材料”。材料使用的变化一直在促使艺术概念的变化,因为每种材料因其与生俱来的物性不同,运用的创作方法不同,必然导致其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也就不同。

东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相较于中部地区的收入要低一些,再加上当地消费环境及消费水平欠发达,居民的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而非消费,因此需要刺激当地居民的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大力发展优质品牌

对于各个区域的优质产品,政府应该大力推广,提供平台,打造优质品牌形象,例如河套地区的农作物产品,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的肉类产品,还有各地的特色农林作物产品,均可形成优质的产品品类,进行集中推广,扩大知名度,提高产品销售,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俯瞰山下鳞次栉比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车流如蚂蚁奔波在生活的弧线上。心里真的有些难以割舍,这座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这是一座南方的省城,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飞扬着沁人的色香神韵,也飞扬着我的青春梦想。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

东中西部均有优厚的景观资源,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形成相应产业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消费,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加强区域间景观链接,使得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一名优秀的BIM团队成员可能只具有平均的BIM水平,但是其合作、沟通以及交互能力要比单纯的BIM技术力更为重要。一群具有平均水平的BIM成员组成的团队,若具有良好的内部沟通、交流、互动能力,要比那些虽然拥有一批高水平尖子但不能有效交流的团队更有执行力。

(五)深化对外开放

内蒙古虽处于我国北方,但与八个省市相邻。应加强与周围邻省的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到京津冀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中,保持自身特色产业规模基础上,挖掘高新领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东西部地区也可利用其相应的地理优势,提供政策优惠,支持高新产业落地,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力度也需进一步加大,深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口岸经济,完善同蒙古国和俄罗斯的相关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各区经济发展。

五、结语

内蒙古各地区经济的差异需要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如果任其随意发展,各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大,不利于内蒙古地区的整体经济增长,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阻碍。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调控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缩小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快速发展,释放各区域发展潜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其次,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掌握好在英语学习中的角色。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领路人,是促进者,是朋友,是分享者。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来自于课堂,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把握好在教学中的角色,就能更好的守住教学的阵地。教师要用平等民主的态度面对学生,用对英语的热情感染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起英语学习的欲望。教师对知识的点拨和引导能够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宰者。

参考文献

[1]冯中跃.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2]秀艳.“一带一路”对内蒙古经济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5):237-238.

[3]内蒙古统计年鉴.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NJSY16395)

标签:;  ;  ;  ;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