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_朱彤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_朱彤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并提升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从而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英语、创新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语调及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目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的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的解答的历史。在中小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二、巧设创新探索机会,培养自立探究能力。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培养创新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素质教育说到底,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感到骄傲”。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再起波澜,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四、巧设课堂参与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公平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例如:在教过去进行时时,我出示了一副简笔画,内容是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画时,我们可以先把这个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boy doing?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不能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都是要结合学科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训练,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品质得到有效地训练;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爱琴.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今日科苑,2008,(24).

[2]郭向东.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2009,(5).

[3]彭家强.浅谈怎样进行创新教育[N].宜宾日报,2008-5-19(3)

论文作者:朱彤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_朱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