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规划;实践措施
引言
配网规划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果不能够做好城市配网规划的前期规划,将使得整个工程与建设目标南辕北辙,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极坏的负面影响,同时给投资商和施工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城市配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几点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这些能够帮助我国的城市配网工作越做越好,从而保证城市的电力资源供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1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概述
配电网的运行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是不利影响,很可能在配网的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情况或者自身的电源容量不足时,产生供电安全事故,使得供电出现异常等情况,因此,需要严格把控配电网在运行时的自动化情况以及配电网周围的环境,一旦其不符合要求,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除此以外,如果配电网相关设备质量达不到要求,会直接对使用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洞,大大地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阻碍电力系统的运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最后,一些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灾害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配电网的工作,具体是导致线路出现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的传输,降低供电质量和效率,造成经济损失。
2配网运行中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2.1自动化水平比较低
配电运行的过程中,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对故障处理的时间产生较大的影响,自动化水平较低使处理时间增加,甚至出现故障难以处理的情况,导致供电恢复时间延长。现阶段,一些电力企业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电力企业采取人工倒闸法数据收集有效性较低,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2故障自动定位技术问题
配电网中出现故障,距离评估器可以实现对波长距离的快速计算,从而快速定位故障位置,一般的配电网拥有多个馈线,在定位故障时要结合故障的距离和故障信息指示器的提示,通过现场巡视人工管理等,完成对故障位置的判断。在传统的情况下,电网中确定故障位置需要专人到现场检测,在一些极端天气中容易导致电网停电时间过长,带来安全隐患,威胁到电网的正常运行。
2.3供电系统处于超负荷运作
当前阶段,电力系统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长时间的供电会使得电力系统超负荷进而导致供电不足的现象,然后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尽量降低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力浪费,保障供电质量,需要改进电网结构,具体是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配网结构和配网控制进行一系列的改良和优化,这样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的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安全性。
由于配电网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设备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会受到严重的损坏,影响供电,因此,在电网建设时,要对低压配电网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网络比例和分段比例,配电网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负荷的转供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配电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保障配电设备高效地工作。
2.4配电网规划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城市配网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城市配网规划工程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在这一过程中,前期的规划设计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城市配网规划体系,然而,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改善城市配网规划工程的质量,首先需要构建全面合理的规划方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的电力资源进行实地考察,以做到合理明确的分配,建设符合要求的输电线路。而难点就在于,城市配网规划涉及到多方利益,被众多的外界因素所影响,规划人员在设计方案时极有可能设计出不符合要求的方案,一旦其真正投入使用,就有可能使实际建设成果与城市配网规划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从极大程度上浪费了资源,而且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从而给投资商和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其实践
3.1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
供电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不仅大量的损耗电力,并且也增加了电力设备使用的风险性,在运行中隐含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无法缩短供电设备运行时间,但是可以对供电范围进行缩小。对供电半径进行合理设置,在设置的时候根据其余用电量大小进行。如果具有较为广泛的供电范围,那么一定会增加电线等电力设备的投入量,供电成本也进一步增加,因为引发电力故障的因素也不断增多,相关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并且在电力故障问题发生以后,故障维修的时间会进一步延长,对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无法有效保证。另外,在对供电半径设置的时候根据用电量进行,对供电中发生设备故障的概率有效降低。
3.2提高设备水平
电力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查,对一些线路老化或者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处理。一些恶劣天气过后,要组织团队进行设备以及线路检查,确保发生故障的机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为了实现配电网的稳定性,相关线路设备之间的联络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降低。
3.3提高技术水平
提高技术水平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技术变得更为智能化。对于配电网络的监控、检测以及信息传递都要依托于现代通讯技术,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范外来因素的干扰。
3.4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制定出来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接着进行制度和体系的落实。其次,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人才,确保管理方式与时俱进。
3.5强化制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国家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要强化制度管理,从电网的设计和使用以及后期维修等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的修建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加强对电网的科学管理,做到节约资源,促进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3.6改善电网结构
电网结构的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根据该地区人口的密集度以及电荷负载量进行合理安排。对于人口密集地区较少线路分段,人口稀疏地区则适当增加线路分段。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力企业的规模逐年扩大。为了符合社会的需求,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供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配电网规划的工作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配电网正常、安全地运行,必须要做好配电网规划工作,对当前的现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肖志.配电网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8(12):144.
[2]张艳.提升可靠性关键措施的配电网规划实用措施[J].科技风,2018(33):190.
[3]龙康清.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0):71-73.
[4]冯中.配电网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81-82.
[5]刘博群.基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87.
论文作者:白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城市论文; 电力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