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注意事项论文_高彩霞

浅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注意事项论文_高彩霞

东平县规划建筑设计院 山东东平 2715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而混凝土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形式,对于保障高层建筑工程安全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要点;注意事项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目前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主要有:第一、结构性原则。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其结构与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决定着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同时它也是性能的载体,还可以反作用于结构。第二、整体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整体性是指把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研究整体的功能和设计规律,从整体和部分中发现整体的特征。第三、整合性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差异整合,使建筑各个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差异的部分相互互补,相互支持,保证着整合后的性能。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

2.1科学选择混凝土结构体系。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的选择应从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条件、建材、经济等各专业进行综合考虑。第一、结构的规则性问题,在规范中有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规范规定上必须格外注意,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第二、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总高度都有严格限制,除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建筑外,还增加了B级高度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高度严格控制,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高层建筑的结构规范新旧版本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新规范中,对于结构的限制条件也有所增加,并且新规范明文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2.2严格地基与基础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

2.2.1合理设计沉降缝。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带来的灾害,对于长度较大的建筑物,在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建筑物高度差异处以及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土压缩性存在明显差异处设置沉降缝,沉降缝能够将建筑物分割成独立的单元,从而实现使各单元产生的沉降互不影响,因此也就避免了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带来的灾害。

2.2.2严格地基基础处理。在建筑纵横墙体相交处,存在着基础面积重叠现象,从而造成地基受力面积重复,地基应力加大。因此必须调整某局部基础宽度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具体做法:一是当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超过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不足10%时,可采用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二是当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超过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0%及以上或建筑已出现不容许的沉降和裂缝时,可采取放大基础底面积、加固地基或减少荷载的措施。

2.3混凝土结构的上部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主要体现在:

2.3.1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高层建筑应有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剪力墙结构应双向布置,形成空间结构。在设计中若框剪结构剪力墙布置不均匀,单肢刚度过大的剪力墙经常出现,从而导致应力的过度集中,造成剪力墙的部分破坏。因此应该通过设计有选择地连接两片剪力墙,从而保持建筑物延性的连梁破坏,从而使柱子的完整性得以保证,这就是我们说的延性设计和连梁设计。设计要点是一方面为加强塑性铰区的塑性转动能力,及防止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过早压屈,我们应在在梁的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为防止粘结破坏,可以在设计中采取措施使塑性铰外移,将塑性铰从柱面移开一定距离,从而避免梁端钢筋屈服后向核心区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设置底部加强区,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从而使截面的塑性变形能力增大。主要包括沿墙肢截面的长度和墙肢的高度,箍筋数量,水平分布筋在约束边缘构件内的锚固以及确保一定的纵筋面积的设计,从而符合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另外,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及承载力均较大,为充分利用剪力墙的能力,减轻结构重量,增大剪力墙结构的可利用空间,墙不宜布置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

2.3.2混凝土结构中的柱设计要点分析。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短柱刚度大,吸收较大的地震力,极易产生剪切破坏而形成结构抗震薄弱部位。因此在框架结构的双跑板式楼梯设计时,为避免“框架短柱”的形成,应采取下列措施:一是采用复合箍筋沿柱全高加密的方式处理,同时保证短柱的纵向钢筋对称布置,且每侧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二是通过提高构件受剪承载力和受压承载力的方法来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主要措施有在柱中配置螺旋箍筋、普通复合箍筋,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从而防止构件在大剪压比情况下发生剪切破坏。

2.3.3混凝土结构中的梁设计要点。由于地震作用、风荷载等水平力的作用,往往使得框架粱的梁端负弯距远大过跨中正弯距。因此为了避免框架粱负筋过多过密,在设计中往往都应将框架粱的负弯距乘以一个0.85左右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减少粱端负弯跑,并使跨中正弯距相应增加,做到粱的上下配筋均匀一致。同时当不计算活荷载或不计算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可通过此参数调整梁在恒活荷载作用下跨中正弯矩,一般取1.1~1.2。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

3.1扭转注意事项。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形心、刚度中心、结构重心即为建筑三心,在结构设计时要求建筑三心尽可能汇于一点,即三心合一。结构的扭转问题就是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未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扭转振动效应。为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发生扭转破坏,应在结构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尽可能使建筑物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减轻结构的扭转振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等简单平面形式。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城市规划对街道景观的要求以及建筑场地的限制,高层建筑不可能全部采用简单平面形式,当需要采用不规则L形、T形、十字形等比较复杂的平面形式时,应将凸出部分厚度与宽度的比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结构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使结构处于对称状态。

3.2侧向位移限值注意事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水平位移随着高度增长而迅速变大,为防止位移过大,规范对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都作了限制。控制顶点位移u/h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内人体有舒适感和防止房屋在罕遇地震时倒塌。但控制房屋在罕遇地震时倒塌与否的条件是结构极限变形能力而不是u/h限值。另外,为使结构具有较好的防倒塌能力,应在结构计算中考虑相关效应。控制层间位移△u/h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填充墙、装饰物等非结构构件的开裂和损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有着较高的强度以及荷载能力,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因此为了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其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同舟.分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8

[2]刘凯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

[3]王庆等.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世界家苑,2017

论文作者:高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浅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注意事项论文_高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