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 610000
摘 要:小学德育也就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它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在思想品德建设尤为关键的今天,小学德育显得更为重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智慧的事情。所以,就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教师需要仔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 教育形式 课堂效果
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每个地方的教育方式都不同,所以小学生对这门课的反应也不一样,但是众所周知,思想品德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在习主席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所以足以看出思想品德建设多么重要,但是对于这一工程的实施方式,却是一门难题,如果生硬地给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结果必定是失败的。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很慢,所以,要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而不是生硬地把难懂的道理强加给他们。要意识到教师实施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要以合理的方式把思想品德建设潜移默化在脑海里,所以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和建议,我将分几点论述。
一、教师对德育课程的不重视
在我从业的十几年里,不仅仅是接触过的学校,很多小学里,只把语数外三科作为重要科目,经常占用这些所谓的“副课”,所以不仅造成孩子对德育的不重视,也让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水平一直停留在父母教的阶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学生的脑海里树立下一个德育并不重要的观念。德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单单仅凭家长的力量难以让学生树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世界里老师、家长、同学是他们树立三观的主要来源,如果老师都对这项课程不重视,那同学又怎么能带动他呢?家长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很难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教师教育方式单调,效率低下
在课堂上,即使教育者能对这门课进行相应的教导,但是并不能使用合适的方式,试问如果在一堂充满枯燥道理的课程上和充满趣味的课堂上,学生会更愿意在哪里学习,更愿意从哪里得到知识呢?不用问也知道是第二个。教师要懂得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在生动的课堂上,更便于让学生接受。例如:在上课时,要教会孩子们拥护集体的观念,教师不应该生硬地传达这个概念。而是通过一个小游戏,在户外游戏中,让孩子们玩绑足跑的游戏,看哪一组跑得快,便有丰厚的奖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但是每个孩子的速度都不一样;一些学生跑得快,没有想着自己处在集体中,使得整个队伍失去了平衡,让队友受伤;而此时,只有让他们树立集体的概念,不能一个人追求速度,而是团队协作,出哪只脚,队友出哪只脚,达到最佳的速度,稳步前进,才能获得团队的胜利。就像这样,他们更加深切地领悟到集体这个概念,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话,他们也没法理解吧,所以要懂得趣味教学。
三、“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几乎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中,分数才是衡量水准的唯一标准,所以,小学语数外自然占很大地位,如果报培训班,你也很少听到有补习思德教育的吧,而是学校里需要考试的科目。大部分学校都只是把思德作为一门拓展课,只要稍加涉及便可。可想而知,地位都不高,孩子们学习心态自然也不积极,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么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也不能达到很好。这里还要提到,除学校外,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家庭中,不少家长文化素质低,不能做出表率榜样,大人们的言行中夹杂着脏话、粗话,行为也简单粗暴,根本没想到这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使得学生之间互相攀比,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家长也疼爱子女,常常娇惯,以至于形成习惯。在课堂上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有几个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检查竟给班干部一些钱或买吃的,让班干部包庇自己。家长不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多数家长很少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下功夫,认为只要文章作得好,数学成绩高,言行上有点坏毛病没多大关系, 殊不知现在社会上一些高智商罪犯少时也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然这也只是个例,但是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四、如何正确建设好小学思德教育
要建设好并非难事,但是需要从家庭到课堂上的改变,也要让孩子主观上有改观。要掌握好学生的思想特点,对症下药,比如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对父母的爱十分缺失,如果你要让学生明白父爱母爱,自然是很困难的,也不能戳中学生心里的软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不同于数学那样充满逻辑,这是需要感性的,需要有真切的情感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当孩子们互相取外号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体会被取外号的滋味,比教师的劝说有用得多。
客观上,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老师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主观上,家长要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们才会从心里接受和燃起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宇 《让小学生的作文赢在起跑线上_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学术期刊.《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1期。
[2]李小兰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学术期刊.《新课程·上旬》,2013年,11期。
论文作者:张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论文; 孩子们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