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的最新金融制度改革方案及效果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方案论文,日本政府论文,评价论文,效果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关日本金融制度改革的问题,2002年11月笔者和熊本掌园大学的另外两位教授深町郁弥和平冈贤司先生一起,在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与有关专家进行过探讨。正如笔者当初预言的那样,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未能实现推行金融自由化,彻底实行金融大改革,强化东京国际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等预期目标。小泉总理上台后提出了“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增长”的口号,金融制度改革要实现由日本式金融模式向美国式金融模式的转换,并提出在此转换过程中进行银行的淘汰、整理和合并,加快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改革思路。
一、关于解决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
最初日本政府决心在两至三年的短时期内处理完银行的不良债权,但这是日本社会难以实现的目标。正如预料的那样,通货紧缩导致不良债权不断增加,给处理工作带来了极度的困难。由于在不良债权规模的判断上,银行自己的检查结果与金融厅、日本银行把握的数字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也给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处理方法上,为了摆脱通货紧缩,实现企业再生和金融再生而计划设立的“企业再建基金”至今未能兑现。强化整理回收机构(RCC)职能收购不良债权,以及不良债权的证券化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成效,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正如笔者2003年4月在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作有关“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与不良债权处理问题”的报告时指出的那样,小泉推行结构改革后中小金融机构的破产增加,不良债权处理的问题日趋严重,银行被“国有化”的担心加深,日本正面临着重大的“金融危机”。
作为政治改革笔者一直支持小泉实施的结构改革,而他的金融制度改革却没能成功。不仅如此,这一年来“金融危机”反而加深了。一方面,政府为推进金融改革对银行进行了特别检查,为测定不良债权数额制定了严格的审查标准;另一方面,通货紧缩的不断加剧带来的是日本经济进一步的混乱:股价持续下跌,市场对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评价不容乐观。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长期低迷的土地价格阻挠了泡沫经济后不良债权的处理。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银行与市场的关系决定了银行的收益受股价涨落的影响,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良债权无法得以根本解决。
目前,国际社会纷纷要求日本提出彻底解决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方案,2002年9月30日在就任一年五个月后小泉首次进行了内阁改造,并就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决心。
以竹中大臣为首实施的第二轮金融结构改革即将展开。针对这一方案市场作出的反映是股价的暴跌。原因有二:一是担心金融改革继续下去会加速通货紧缩;二是担心竹中方案会不会带来大银行的“国有化”。曾有两个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被短期国有化的例子。如果因为金融制度改革=金融结构改革的实施,合并后的金融组织在国际竞争中丧失竞争能力,即使是暂时的“国有化”也意味着市场的经济基调是朝着“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国有化”如果长期化则意味着“社会主义”,目前日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的制度改革。也就是说,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构面临倒闭的危机,大银行面临着被“国有化”的威胁。下面笔者主要就最新的金融改革方案作一些解释和评论。
二、中央银行购买商业银行股票的经济后果
竹中平藏经济财政大臣兼任金融大臣后,首先统一了政府对不良债权处理问题的认识和对策,明确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大银行渡过目前的难关。
迄今为止,金融厅一直明确表示银行有充裕的自有资本,到2004年完全能恢复健全的机能。与此相反,竹中提出的改革方案认为,金融形势正处于“非常时期”,有必要从危机中拯救市场,为此必须全力以赴地处理不良债权,必要时不惜投入财政资金。竹中方案提出了银行自有资本不足的问题,表明了对银行经营业绩的疑问,但是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否对大银行实行“国有化”。现行的存款保险法规定只有在政府做出“金融陷入了危机状态或者有可能进入危机状态”的判断时才能向银行注入财政资金。如果现状还不能被判断为是金融危机的话,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向银行注资,其目的仅仅是为了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况且银行也反对用注资的方法处理不良债权。
作为反映日本金融危机的一个指标,日本中央银行测出了购买商业银行所持有股票的决定。日本中央银行一直以来采取的是扩大货币发行量的政策,但从货币政策角度来治理通货紧缩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针对银行的不良债权,日本中央银行一直以来认为问题有两点:一是充实银行自有资本;二是进行严格的审查。但是股价暴跌造成银行由于持有股票价格下降而带来的隐形损失,按照现行价格处理的会计原则,其损失的60%应该从自有资本中扣除。为了防止自有资本比率下降后出现的“惜贷”及“强制收回贷款”现象,日本中央银行做出了购买银行股票的决定。这意味着日本中央银行承担银行持有股票的价格风险。但是,股市低迷势必带来日本中央银行自身资产恶化,进而导致中央银行和日元的信用度降低。由日本中央银行购买民问银行的股票因为存在这些风险受到许多国家中央银行专家的批评,但在日本国内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批评意见远远少于赞成意见。多数人认为从短期看为了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采取这样的紧急避难措施也是迫不得已。
但是,即便有了紧急避难措施,它的有效性只有在经济、金融政策同时兼顾到通货紧缩和银行不良债权处理两个方面时才能得到证实。这次,日本中央银行决定用非传统的方法处理不良债权主要是基于政府的判断,体现了政府在处理不良债权问题上背水一战的坚决态度。
银行持有的股票因受市场价格影响反过来左右着银行收益的好坏,这一日本式的“银行与市场”的结构关系是不良债权问题的核心。在此基础上,由日本中央银行购买银行所持有的股票这一救济措施与其说是预防金融危机的发展,不如说是为了应付正在深化的金融危机,这超出了中央银行正常业务范围的政策决定本身,标志着日本陷入了金融危机。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一旦这项措施付诸实施,意味着日本中央银行将财政资金注入股票市场。若考虑到迄今为止其他国家机关已投入的财政资金,这些资金的总和是一个巨大数额。可以说,股票市场将越来越受到财政资金的影响,也就是股票市场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加强。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日本中央银行采取的对策不是灵活运用市场机制,而是通过将银行的风险转嫁给日本银行的方法试图排除银行经营危机中的困难。笔者认为,日本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做出这样的决断有两点错误:第一,这是中央银行为配合政府的政治决断,超出中央银行职责范围作出的决定,将有损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第二,面对“金融危机”应该以政府为中心做出综合判断,而不是各个国家机关独自对应,从现状来看这样的体制还没有形成。
三、竹中方案的效果评价
竹中就任后宣布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处理大银行和亏损企业的不良债权,这让全国上下感到震惊,他的有关建议加速了金融危机的进程。竹中方案有三个原则:(1)严格资产评估;(2)充实银行自有资本;(3)强化银行经营的治理机能。竹中方案公布后,市场迅速对此做出反应,日经平均股价从9月30目的9383点降到了10月10目的8439点,这是泡沫经济崩溃后股指的最低值。
加速处理不良债权,通过日本中央银行购买银行持有的股票,注入国家资本能否使银行体系复苏还很难讲。在通货紧缩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加速处理不良债权只会使通货紧缩越陷越深。照此下去,日本经济的复苏也好,银行体系的再生也罢,恐怕只会成为越来越遥远的目标。政府2002年10月30日发表的“金融再生法案”提出到2004年结束对不良债权的处理。其内容包括企业再生的新设想、支持中小企业再生的新规定、创建国家资金制度的新建议以及特别检查的再实施条款。
为了更严格地进行资产评估,日本政府导入了现金流量贴现(Discount Cash Flow,DCF)方式,强化自有资本,要求改正目前未结算税金算入资金的会计做法。问题是严格了资产评估后压制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削弱了企业的活力,这些都只能加剧通货紧缩。DCF是美国式会计方法重视现金收益量,正如长期贷款和项目融资等美国式的贷款方式重视现金收益量一样。这种做法和日本式的金融体制格格不入,导入DCF本来就行不通,更谈不上加速日本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银行的自有资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一旦自有资本比率不足就注入国家资本的话,大银行的短期国有化将逐渐成为既成现实,并面临长期国有化的危险。竹中方案公布后,银行被“国有化”的疑虑导致了股市的持续下跌,金融体系动荡加剧。有人认为,实行银行短期“国有化”措施与推行市场竞争并不矛盾,在他们看来,政府(准确地说是国民)支付了破产后大银行的“再生”成本费用后,银行还可以重新“商品化”,整个的银行体制继续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组再建。但是,“国有化”后再生的日本大银行重新参加市场竞争后,这对美国金融界来说是最便宜不过的“商品”,这将成为外国金融机构在日本金融国际化后最划算的一笔购物。可以说,竹中方案为金融国际化前提下日本金融业纳入美国金融系统的一部分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
四、结束语
日本的产业和银行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通货紧缩,而是产业不振和金融危机的综合性不景气。在此前提下以银行处理不良债权为中心的政策建议提不出从根本上重建产业的规划,面对必须综合实现银行重建和企业再建的要求,政府无法制定出能同时促进银行和产业两方面活力的综合措施。
金融改革和促进竞争,深化市场机制的改革要求日本恢复金融体制的机能,朝着大银行短期国有化的“国家社会主义”方向,需要为了贯彻市场规律而采取的“政府管制”。但是,大银行的“国有化”以及政府对银行资产和贷款内容的管制只会麻痹市场经济的机能。在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标榜着市场竞争的原理,政策上推行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强化政府管理和管制,这个疑问在日本甚至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才是当今日本面临的真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