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论文_袁腾英,,谢伦燕

小儿慢性腹泻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论文_袁腾英,,谢伦燕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3年来收治的102例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在本地区小儿慢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2例患儿中男性占56.9%,女性占43.1%,平均年龄3.6岁。发病季节秋冬季节占64.81%,显著高于春夏季。(2)病因方面以非感染性腹泻为主,占80.4%,其中喂养不当占18.6%,乳糖不耐受占30.4%,食物过敏占17.6%,感染性腹泻占19.6%。(3)88.2%表现为轻度腹泻,11.8%患儿并发不同程度中重度脱水、内环境紊乱及营养不良。(4)根据病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痊愈75例(73.5%),好转27例(26.5%),住院时间3-25天,平均住院日7.5天。 结论:小儿慢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有关,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农村儿童较城镇儿童易患,明确病因对治疗非常关键,病因治疗加上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慢性腹泻 病因 乳糖不耐受 食物过敏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130-02

小儿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 disease,CDD)是指腹泻病程在 2个月以上,大便的性状改变与次数增加。CDD影响小儿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免疫低下、继发感染等恶性循环状态,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研究搜集了我院近3年来住院诊断的102例慢性腹泻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希望对广大儿科医师诊治小儿慢性腹泻病提供一定帮助。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小儿慢性腹泻病发热临床资料,年龄3月~14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男性58名,女性44名。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以上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收集1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住院时间及预后转归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同期腹泻病患儿3855例,其中102例诊断为CDD,发病率2.6%。102例慢性腹泻患儿中男性58例,占56.9%,女性44例,占43.1%。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农村患儿66例,占64.7%,城镇患儿36例,占35.3%,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镇儿童。发病年龄从3月~14岁不等,平均年龄3.6岁。发病季节1~3月34例(33.4%);4~6月15例(14.7%);7~9月20例(19.6%);10~12月32例(31.4%),从发病季节来看秋冬季发病率相对较高。

2.2 病因分析

非感染性腹泻82例,占80.4%。其中喂养不当19例(18.6%),乳糖不耐受31例(30.4%),食物蛋白过敏18例(17.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例(7.8%),营养不良3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克罗恩病1例。可见在非感染因素中以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及食物过敏为主要病因。感染性腹泻20例(19.6%),其中细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2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结核感染2例,寄生虫感染3例(兰氏贾第鞭毛虫1例,钩虫感染2例)。102例患儿中62%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临床表现

102例患儿均有大便次数增加及性状改变,大便常规镜检正常75例,占73.5%,白细胞超过10个/HP者18例,占17.6%;镜检见红细胞或隐血13例,占12.8%。90例(88.2%)表现为轻度腹泻,不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2例(11.8%)患儿并发不同程度中重度脱水、内环境紊乱及营养不良。

2.4 治疗方法

根据病因选择相应治疗方案①饮食调整:乳糖不耐受者选择如去乳糖奶粉喂养;食物过敏者回避相应食物,牛奶或母乳过敏者选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奶粉; ②对症治疗: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③根据大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使用抗菌药物;真菌性肠炎选择制霉菌素口服;寄生虫感染选择复方阿苯达唑口服。④常规补充微生态制剂、收敛剂如思密达,口服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

2.4 转归

102例患儿均住院规范治疗,出院时痊愈75例(73.5%),好转27例(26.5%),住院时间3~25天,平均住院日7.5天,随访三个月大便均转正常,无反复或复发。

3.讨论

腹泻病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消化道疾病,我国的定义为大便性状改变或大便次数增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2周)、迁延性腹泻病(2周~2月)和慢性腹泻病(>2月)[1]。国外教科书如《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将腹泻持续2周以上就称为慢性腹泻病,与我国习惯不同。慢性腹泻多见于婴幼儿,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食物过敏、腹泻迁延不愈和肠黏膜损害所导致的乳糖不耐受、兔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有关。多种原因均可导致小儿慢性腹泻病,因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生活环境、饮食、机体状态均不同,故不同年龄段常见慢性腹泻病因亦有不同。本次研究中,感染性腹泻20例,其中农村儿童占71.2%,高于城镇儿童,分析原因考虑与农村卫生条件水平较低有关。本次研究还发现,秋冬季节CCD发病率较高,分析原因考虑该季轮状病毒感染高发有关。文献报道,肠轴膜表面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的“靶酶”,且婴儿乳糖酶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婴儿易感染轮状病毒 [2]。而感染又可引起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使腹泻时间延长,故小儿慢性腹泻在秋冬季节发病率也相对较高。食物过敏性胃肠炎也称食物变态反应或食物过敏,是因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 介导和非IgE 介导的免疫反应。近年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食物过敏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3]。本次研究中亦发现在小儿慢性腹泻中食物过敏占有较高比例。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询问,饮食回避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主要是针对可疑食物进行回避,牛奶蛋白过敏的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回避牛奶蛋白,人工喂养儿需改为水解蛋白或氨基酸奶粉喂养。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患儿易合并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腹泻加重。Lukacik等的meta分析显示补锌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患者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4],故对于慢性腹泻患儿不论血锌是否正常,常规补锌对腹泻症状改善有益无害。

小儿慢性腹泻,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较多,防治比较困难,对患儿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应该在关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同时,加强对小儿慢性腹泻病的重视。慢性腹泻的治疗重在明确病因,找准病因,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7.

[2] Ramig RF.Pathogenesis of intestinal and systemic totavirus infection[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8,122(2):342-347.

[3]杨珍,陈同辛.儿童不同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9):912-917.,

[4] Lukacik M,Thomas RI,Aranda JV.A meta-al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oral zinc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persistentdiarrhea[J].Pediactric,2008,121(2):326-336.

论文作者:袁腾英,,谢伦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  ;  ;  ;  ;  ;  ;  ;  

小儿慢性腹泻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论文_袁腾英,,谢伦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