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传承与地方文化政策的扶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策论文,地方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保存完好的一个古代音乐的品种,南音荟萃了盛唐以来中原文化的精华,并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点,与闽南民间音乐融为一体。据学者 们考证,南音曲牌的名称与风格,所用乐器的制造工艺、演奏姿态等方面,大都保留着 汉唐遗制,“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因此有“中国音乐史活化石”之称。但 南音并非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并存活于当今人民生活中的音乐,对 它的研究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音乐史考察,而是立足于当下社会现实的文化研究。
一、传统南音的生存形态及其文化属性
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发展,南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形态。它伴随着闽南人的一生, 各种人生大礼——生老病死、婚丧喜庆、岁时节日、祭祀礼仪、宗教仪式,都留下它的 余响。一方面,它始终具有民间文化的品格,独立于国家主流文化而存在,偏安一隅, 自得其乐,其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体现着明显的民间文化特色。许多曲目由民间故 事改编而成,符合当地人含蓄内在、缠绵悱恻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南音也体现着国 家意识形态,曲目中的许多陈说旧教,与民间文化杂糅一体。
文化学者陈思和对民间文化形态的定义是:一、它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 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 情绪世界。虽然在权力面前,民间总以弱势形态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被迫接纳权力,并 与之相互惨透,但它毕竟属于被统治阶级的范畴,有着自己独立的传统。二、“自由自 在”是民间文化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是任何道德 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的。三、既然有着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 术的传统背景,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必然交织一起。(陈思和1998:218~21 9)南音的生存形态,就属于此。
与作为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文化相比,通俗的民间文化显然具有较多的活泼性、 随意性、即兴性,较少刻板和规矩,它是国家主流文化的源泉。对它的保存和传承的重 要性,不仅是它自身生存与否的问题,也关系到国家主流文化的繁荣。如果通俗民间文 化出现危机,便意味着失去了源头活水。
同时“通俗的民间文化之孕育和生长的更重要的理由,还在于自然经济的温情脉脉的 田园诗般的田园生活。”(陈立旭1999:115)正如鲁迅所说:“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 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作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1982:302 )就闽南而言,庶民百姓在丰富多彩的南音中,寻找到了真情实感和抒发希望的寄托。 南音存活在乡村城镇、田头里巷,存活在红白喜事、民情风俗之中。民众对南音的特殊 情感,决定了国家对其保存的社会学意义。令人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忽略 了这一土生土长的传统民间文化,任其自生自灭,致使南音几度面临传承困境。
首先,传统艺术“真正受到毁灭性打击是在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段时间……强大 的中央政府几乎遍布中国大地,农村也不例外。”(傅谨2001:2)被人推崇的现代化巨 轮,碾遍每一个角落,对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造,也包括了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相对 于城市文化,民间文化保存了更多的传统,而“文革”、“破四旧立四新”和“反封建 ”的运动,致使民间文化所存无几。作为传统音乐的一支,南音也未能幸免。然而,南 音并未销声匿迹,转而以隐性状态顽强地生存下来,闽南人对南音的喜爱可见一斑。
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音刚刚从重创中略喘口气,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政策也使南 音一度有复苏迹象。然而,世界化及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又使南音再次出现生存危机。 南音长期处于保守、封闭环境下。指谱曲本大多以手抄方式传世,许多已经遗失,许多 优秀曲目失传,一批有造诣的南音艺人先后辞世,他们掌握的丰富艺术精华濒临失传。 南音以“四管”演奏和清唱为主,节奏较慢,很难适应现代的快节奏,观众日渐减少, 尤其年轻一辈。另外,南音专业团体人员不足,经费短缺,也是它日益“边缘化”的重 要原因。
尽管闽南地区存在着很多自发的南音社,但他们大多是民间自发组织,虽然有海外侨 胞赞助,但盈利很小。尽管民间的赞助,提供了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使南音仍然以传统 听众所能接受的风格演出,从而起到保护传统的目的。然而民间社团特有的自发性、随 意性和流动性,致使它难免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势单力薄,无法扩大规模,无力使乐 社呈现新面貌。作为一个古老乐种,南音似乎已经无法从自身的生存状态中,找到进一 步发展的条件了,来自外部的力量,就成为它获得新的生命力的一项重要条件了。面对 上述情况,地方政府及相应采取的扶植性文化政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所幸的是,虽 然屡遭外力削弱,作为南音的发源地,泉州人始终顽强地支撑着这一古老乐种的传承。 除民间组织外,泉州市政府在政策方面的鼎力扶植与经济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政府加大了扶植力度,使这一古老乐种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地方文化政策对南音传承发展的扶植
当今世界,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中国民族文化要在世界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单靠国 家财政的扶持是不够的,地方政府的文化政策,同样是民间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 证。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地方文化政策的实施,正是传统音乐品种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进入良性发展的保证。几十年来,泉州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传承南音,陆续推出了一 系列举措,为保护这一古老乐种,做出了重要贡献。
1.组建“泉州南音乐团” 首先使南音社团在名义上和组织上合法化并规范化。这一 措施,使许多南音活动逐渐规范起来。泉州市政府于1960年就组建了专业乐团——“泉 州南音乐团”。自创建以来,遵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旨在继承和发 扬南音事业。聘请南音艺师,培育新生演员,悉心收集南音指谱曲集,创新曲目,提高 技艺,足迹遍及城乡。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团在政府的鼓励下,整理出《南音十二辑》,编著了《福建南 音及其指谱》和《南音曲谱选注》,撰写出史论《东方古雅乐——南音》,创作了《桐 江魂》、《直入花园》、《游元宵》等节目。同时还注释了南音名谱,曲谱在香港、菲 律宾刊载;整理了《陈三五娘》、《王月英》等曲艺,编撰排演了百余首新、古南曲和 古典舞蹈《梅花》。该团先后接受中央、上海、广州、福建等电台采录,共录制了南曲 60余阕,以及四大名谱,十套指谱。在艺术实践中,演员们提高了演唱水平,并代表泉 州多次赴外演出,参加拍摄了许多与南音相关的节目,颇获好评。
2.主办国际南音大会唱 为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将南音推向世界 ,使之成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重要角色,自1981年来,泉州市政府推出新举措,先 后成功举办了七届“国际南音大会唱”(1981、1982、1984、1988、1994、2000、2002 年)。每次会唱,均由市政府拨专款支持。如2000年第六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市政府拨 款近百万元。政府的号召,使支持南音成为一项法定责任,它帮助营造了一种气候,鼓 励了南音新老从艺者的热情。
南音大会唱的举办,吸引了外国友人的关注,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每届会唱,菲 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印度尼西亚、香港、澳门、台湾均派代表团参加,加 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泉州市的经济发展。许多国内外知名艺术界 人士,曾多次到场观摩。
3.召开大规模南音学术研讨会 “国际南音大会唱”期间,多次召开大规模学术研讨 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研讨会上的论文,大多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各地学者 对南音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有利地促使了地方政府对南音学术品格的认识。学术研讨 会的召开,使南音不再只是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的载体,而是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 代表,它的传承与否也就不再只是一个地方乐种的生存问题,而提升到一种民族文化样 式延续与否的问题。
4.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 1990年,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联合下发了“把南音教学渗透 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去”的文件,根据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大纲规定“为弘扬民族优秀音 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特色,各地可自选乡土教材”的精神,把南音教学纳入中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教育、文化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科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市教委和 文化局组织专门力量,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的《南音教材》。教育方针的实施过程中,注 重在宣传发动、转变观念、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环节上下工夫。通过每年举办全市中 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学校、家庭、社会互动。这 项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情操,也受到社会各界和泉州旅外乡亲的高度赞扬。
5.成立泉州南音中心,编辑出版《中国泉州南音集成》 在泉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 支持下,作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的项目机构,1998年11 月,由吴珊珊主持的“泉州南音中心”正式成立。它已经成为“泉州南音研究”的基地 。1995年1月,吴女士就在泉州主持、设立了《中国泉州南音集成》编辑办公室,开始 了调查、搜集、整理资料工作。“集成办”先后组织调查了福建省24个县(市、区)、83 个乡镇、10几个街道办事处,130多个南音社团,走访了1300多人。搜集到相当数量的 不同时代的传统抄本、刊印本等珍贵资料。1996年,《集成》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 1996~200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这是泉州南音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家核准出版 的书谱,表明了泉州南音文献的编辑、出版工作,从此超越了以往民间个人行为的历史 阶段,进入一个由国家支持、政府组织的新时期。该中心承办的“2000年泉州南音学术 研讨会”,成为中国南音学会1984年以来在泉州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两次学术研讨会之 后的又一次重要学术活动。
6.申请“世遗” 21世纪伊始,泉州市政府又加大了发展南音的力度:2002年7月16日 ,正式确定以“泉州南音”为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为此,泉州市多次组织文化界专家就“泉州南音”申报“世遗”提出建议。专 家们认为,泉州市南音具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所列“ 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化学角度看,具有突出价值”的 各种特征,同时又需要抢救保护,符合评审标准。申请“世遗”计划一经提出,立刻在 泉州引起轰动,各大媒体竞相报导,为申请宣传造势。泉州再次掀起“南音热”。
7.民间乐团的重新崛起 在泉州市政府的努力下,原来逐渐消逝的民间社团,也在文 化政策的鼓励下,重新组织壮大起来。20世纪60年代组建的国营专业“泉州南音乐团” ,虽然占有极大的市场,但由于经费及人员的有限,很难满足闽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 需求。这就给民间乐团的重新崛起,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府文化 政策的重新调整,支持和鼓励了一直呈隐性状态的民间乐团。他们浮出地表,与国有乐 团琴瑟合鸣,共同推动着南音的承传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泉州市属县(区、室),共有南音乐团500多个,除“泉州南 音乐团”专业团体外,在鲤城区、晋江、石狮、南安、惠安、肖厝、安溪、永春、德化 等地,都有许多业余南音研究社、演出队,形成颇为壮观的阵容。近几年来,新老南音 工作者,积极从事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先后搜集指谱大全六七十套,清唱曲一千余 首。各地区的文化馆,还时常举办调演,组织南音培训班、南音小组,不定期印发创作 的新南音曲目,以供各南音组织演唱。
经过时间冲刷,人们只能从历史典籍中寻找许多传统音乐形式过去的辉煌,而泉州南 音却一直走到今天,并且日益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泉州市政府的文化政策的扶植 ,实在功不可没。
通过泉州市政府对南音扶植的成效,我们无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地方文化政策,对 一种历史文化样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政府既是艺术发展的代理 人、促进者、设施管理者,也是文化产业的供养者、委托人。实践证明,对艺术组织进 行有效的公共支持,是只有在地方政府的拨款与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的双向互动中,才能 发挥社会效应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采取了支持地方艺术的措施。许多地方 聘请专家,这些专家较好地理解和回应了当地群众与政府部门的需要和愿望,并与其公 、私艺术供养者和资金持有者,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许多地方政府把地方性艺术品类作 为凝聚当地人在其各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承认这些艺术品类的生存权利。政府中 文化部门的观念和行动,可能受到财政部门的压力以及对利用艺术形式进行强制性经济 竞争的不适当管理的威胁。地方政府机构管理文化部门设置的不确定性,也使县、区支 持艺术组织的行为,常常成为短期行为。当前,地方政府对艺术品类和相应组织的支持 ,多是在较自由的情况下决定,所以显得较为脆弱。尤其是,这些文化政策尚缺乏中央 政府的直接拨款与财政鼓励。因而,这类在地方政府独立决定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就 更加令人赞赏。泉州市政府推行的文化政策对南音的扶植,也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南 音的发展,无疑可以成为民间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鲜活例证,值得各个具有独特 文化式样的地方政府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