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 四川 广元 6284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6-040-02
多年来,化学教材几易版本,教学理念日新月异,化学实验的地位逐步升温,可算"九五至尊",课堂演示实验又是各个实验之母。那么怎样用好课堂演示实验呢?
目前,我们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课改虽然进行的突飞猛进,但传统的某些东西在大脑里仍然根深地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作用,学生的被动接受情况尤其突出,一定程度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把演示实验当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只重视了观察的兴趣,忽略了学生思维的锻炼。其次,强调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服务,围绕学生的抓分能力执行。忽视对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再其次,墨守陈规,演示实验的方式一直沿用多年前的经验和方式,而没有注意到利用新时代的技术和信息,实验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使演示实验教学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要上好演示实验,我们必须让思维从新归零,回到原点来认识几个问题。
一、我们要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演示实验又是各个实验之首,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运用化学仪器各种化学直观手段,进行演示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实验。它具有直观性、灵活性、示范性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示范可使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因此,演示实验在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方面有不能替代的作用。演示实验都是与一定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任何一个演示实验的设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求化学老师要熟悉全部实验内容和教材体系,对所要演示的实验及其在课堂中的作用和目的均要明确,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课堂教学服务。新课程的教材中安排了一定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也可以创设一些演示实验。但每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培养哪些方面的技能,实验的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现象是什么,哪些注意事项等。不仅教师心里明白,还要给学生交代清楚。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自制能力比较强,但在演示实验时,对于实验仍然存在只看热闹,不看门道,所以教师要突破学生观察和思维的盲区,看到重点,想到要点,理解难点。
二、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的安全。
安全是大事,责任重于泰山。演示实验必须安全,不允许有任何可能伤害师生的安全事故发生。否则,不但伤害师生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里,由好奇变得惧怕实验,进而失去对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选择、准备和演示实验时,必须做到万物一失。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教师应该做到: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仪器药品的性能和反应原理,以及工作原理,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安全规则操作,同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个别在高温、高压或者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的实验,更要特别重视,防范于未然。第二,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装置,消除不安全因素。第三,每个演示实验,必须在准备室提前多次反复做,测试装置、药品等的性能,尽可能把一切意外事故扼杀在准备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实验顺利,安全进行。
第三方面,演示实验必须直观,要求我们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具有直观性,可以给学生传递丰富的感性知识。要注意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现象的直观性,教师在选择化学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生成、发光、发热等能给学生带来较强的感官刺激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显的实验现象更具有直观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好齐心与求知欲望,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除了实验的选择,还可以增添新措施,比如投影的方式,放大实验现象,对某些细节的东西可以借助实验录像,让学生看得见、看得清,充分体现实验的直观性。
2、实验操作直观,教师的实验操作速度要快慢适中,对复杂的操作,最好先示范分解动作,然后再演示连续动作。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操作表象。
3、实验仪器装置直观,一是仪器的选择要大小合适,一般选择较大的实验仪器。二是实验仪器位置的摆放要醒目,有的实验仪器可以加垫子,放在讲台显眼的地方,全班学生不同角度都能观察到,同时还要做好仪器的呈现顺序,不要全部放讲座上,既占地方,同时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点,要做好师生互动。互动,就是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共同完成实验。演示实验主要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的一种实验,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不调动好学生的积极因素,会让我们的实验大打折扣。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常采用的方式有:给学生提问;让学生给老师当助手共同完成实验;或者将简单的演示实验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来完成;条件好的地方,也可以把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让学生全部参与。在实验中,教师应该指导台上学生如何做,台下学生如何观察,这样既可以及时纠正实验中易犯错误,同时又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点,做好对学生的启发。启发性就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验证结论,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观察中主动解决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的演示实验中,设计一个个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充分利用生动的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兴奋的思维火花,让学生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
第六方面,教师本身操作必须规范。要求教师在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动手规范、准确。严格按照中心阶段的实验要求来做。不能随心所欲,像耍杂技的人,想怎么就怎么,通过教师的严谨态度,规范操作,言传身教,教给学生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
最后一个方面,让演示实验与科学技术进步同步,与时俱进。鉴于各个地方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的演示实验很多还停留在原始的化学仪器瓶瓶罐罐方面,虽然很多同行在化学实验上做了很多探究,很多努力,但我们整体的实验水平还是普片低下。一是与教育的投资有关系,曾经在西华师范大学听一位老师讲他们学校开展科研课题,手持技术与化学实验的结合,但他们全校六、七千学生,也就十多台设备,那么多班级,老师演示都要用到仪器非常难。面对这些现象,那么作为一线的教师该咋办呢?是等待国家富裕,政府拨款增添设备,还是因陋就简创造条件,促进实验发展,提高演示实验水平的提高,这个不仅仅是能力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中学化学教学工作者观念的改变。我建议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一方面要深钻教材,广泛猎摄,自己创新或者借鉴别人科研成果改进实验,提高原始器材的利用。比如,在探究乙醇的氧化性实验,由于红热的细铜丝在伸入含乙醇的试管过程中,温度降低快,生成乙醛量少,有老师就这样改进:在三脚架上放一块剪成方形的铜片,并将铜片的中心变凹,先将铜片表面加热至黑色,迅速滴入酒精至铜片凹处,乙醇液滴滚过的黑色地方马上由原来的黑色变红,并且立即闻到刺激性气味。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推广到各个学校,由于信息技术的利用,教学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共享性强,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我们在演示实验课,还可以播放别人优秀的实验视频,用来克服设备的短缺,降低某些昂贵药品以及器材的使用带来的教学成本。
3、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生活中的原始材料,创设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自制水果电池。演示实验教学中很多生活的小常识,涉及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演示实验可以把课堂移到生活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己动手演示课本上的内容。
4、创造条件,把先进的设备和教学理念用到演示实验上来。比如目前很多学校在搞手持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探究,而且很有成效,我们不妨借鉴,把定性的实验现象,上升到定量上来描述。还可以使实验微型化,再对结果数字化处理,现象明显,降低成本,降低某些实验的危险性。
总之,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重视演示实验,从小处着手,就能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论文作者:杨恩泽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演示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仪器论文; 直观论文; 化学论文; 现象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