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熟习”现象及对策研究_商务印书馆论文

历史课堂“熟习”现象及对策研究_商务印书馆论文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熟悉化”现象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对策论文,课堂论文,熟悉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3-0013-04

“烂熟于心”经常用来形容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偶读一本由台湾学者联合撰写的《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发现了一个新名词“去熟悉化”。文中说:“我们对百年来的历史知道得太熟了,所以我们已逐渐失去对所研究问题的新鲜感,需要‘去熟悉化’,才能对这一段历史产生比较新的了解。”意在提醒历史学习者不要以“后见之明”的纯理性眼光打量历史,因为历史是在“不完全的理性、个人的利益考虑、不透明的资讯、偶然性、夹杂着群体的嚣闹下作成的。”[1](p.80)笔者之见,何止史学研究领域要“去熟悉化”,整个中学历史教学都需要“去熟悉化”,摒弃缺失历史理解的定论式教学,以唤起对历史的新鲜感,增加对历史的了解。这不仅是教师的学术修养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传播。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试从三个方面谈谈历史课堂的“熟悉化”现象及其解决对策。

一、巧设视角:换个角度看历史

1.太和殿、克林德碑下的思考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于直接呈现这一结论,然后直接导入五四运动的爆发,忽略了当时这一信息传到国内的反应。对于国内反应,初中北师版用“举国震惊”来表达;高中人民版必修1也用了“震惊”二字,人教版虽然没有提到“震惊”,但使用了“怒火”,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则用了“愤慨”。为什么如此震惊、愤慨呢?很多老师熟视无睹,我以“震惊、愤慨”为引子,引用两幅图片:八国联军在太和殿、北京克林德碑,转移视角。为进一步映衬这种情绪,结合以下叙述展开:

师:(呈现太和殿的图片)当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时,中国人欢呼若狂。政府宣布放假三天,北京的大游行就以太和殿为集中地。为何以太和殿为集中地呢?

生(思考后回答):正是在18年前,八国联军在这个地方庆祝胜利,公然羞辱中国。而18年后的情况正好相反,中国是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了,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选择同一个地点意义非凡。

师:这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期望,认为洗刷不平等条约耻辱的日子很快就会来到!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人们把位于北京东单的克林德碑移去,后移至中山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碑。(呈现克林德碑图片,简述克林德碑由来)克林德碑在中国人记忆中象征什么?它的撤除意味着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那时的人们认为,所有的国耻都会随着这块“石头牌坊”的消失而消失。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所以当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地位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又导致什么样的行为?

这些问题学生不难回答,而且回味无穷,学生真切感受到“震惊”和“愤慨”的原因,并且预设五四运动的过程将会围绕“寻求公理、痛斥卖国贼”展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这不仅打通了知识之间联系,也使学生明白五四运动并不是只和山东主权相连,人们的爱国热情实起于近代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中国人民自求奋进的心理。通过这种“共鸣”的方式神入到历史情境中,与五四时期的人们同震惊、同愤怒,做历史的“性情中人”,做理性的历史“学习人”,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共同实现。

2.文学革命点燃的“星星之火”

教学中多关注五四学生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东交民巷请愿和火烧曹汝霖住宅等史实必不可少。这些史实需要了解,爱国的不妥协精神也需体会,但我想,历史学习不仅要实现情感目标,也要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所学知识深化认识?我将焦点切换到五四时期的宣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对于从这份宣传单中看出了什么,学生的答案无外乎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学生游行目的等内容。我未置可否,话锋一转,提供了两个史实:

这次游行的总指挥傅斯年和《宣言》的起草者罗家伦经常到胡适家做客;

1919年五四运动时学校所用的课本还是用文言文编写的,这时的中国还没出现一本白话文教科书。

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很快活跃起来,明白了《宣言》与两个史实之间关系:这篇宣言用了生动、简洁的白话文,反映了文学革命的成果。并说出了依据:胡适是提倡白话文的,又在北大任教,学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何况傅、罗二人还经常到胡适家去;尽管当时的课本还是文言文的,但北大学生能想到用白话文起草《宣言》,有利于更广泛地宣传爱国思想,有利于社会总动员,反映了文学革命对政治活动的影响;这份宣言还显现了以新文化为武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不仅从《宣言》中了解了五四学生运动的事由、经过及正义性,加深历史认识,而且还能养成跳出历史限定的时空,尝试审视历史、回望历史的思维习惯。教学中我为这一环节取意为“文学革命点燃的星星之火”,融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为一体。

二、拓展视野:多层面折射历史

北师版初中教材有“商务印书馆”的内容,教学中很多教师觉得没有什么可讲的,知道其是发行、印刷、编译机构即可。笔者认为,作为清末文化教育近代化的见证,商务印书馆也折射出近现代政治、教育、学术思想和经济发展模式。将视野打开,商务印馆就与中国近代化息息相关。

1.“一个商务印书馆远比一个北大有力量”(胡适语)

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启蒙作用不言而喻。教学中我引用了一段口述史料:

凡是在旧中国读过书的人,几乎无人不知商务印书馆,大家至少读过它出版的教科书。凡是在新中国上过学的人,大都同它有联系,因为人们不知不觉地用了它的字典。

通过对这一段材料的引用,学生了解商务印书馆的工作范围广、发行量大、影响深远。

商务印书馆还涤荡了学术文化风气。仍是一段口述史料:

在没有印书馆之前的书店,完全为商业……可以说在商务印书馆诞生之前,有书商而无文化,商务诞生后,出现了很多文化出版家,这是商务开风气的作用。

这段史料说明商务印书馆在商业和文化二者的矛盾张力中,独守学术的一方净土。学生由此明白了学术性是商务印书馆坚守的精神标杆。

为了突显商务印书馆对学术文化贡献,我另外引用了胡适晚年一段话:

从前的读书人想借阅一部宋版或善本是很困难的,自己没有财力买得起,借看也不容易……商务的确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张元济当选全国院士之后,全国没有一个人说话。张元济何许人也?清朝翰林,维新人士,后在商务印书馆盛邀下成为股东之一,并主持工作。其对学术的重要贡献是整理了《四部丛刊》等重要古籍,使中国古籍在国难中免于流失海外。1948年,他与胡适、陈寅恪一起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这时我抛出一个问题:何以一个出版商获此殊荣?学生结合上述三段口述史料,发现:正是在他的经营下,商务发挥了两个作用:一是使文化成为普通人的权利;二是保证了中国的学术研究。

最后我稍作总结:当时有学者将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比作中国教育和文化史上的“双子座”。胡适给予商务印书馆更高评价:一个商务印书馆远比一个北大有力量。为强化这一认识,在教学中我又补充这样一段材料:

1932年1月28日,商务印书馆分部东方图书馆被日军轰炸,被焚书籍灰烬过膝,使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有人这样形容:火烧圆明园和商务印书馆的被炸,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2.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商务印书馆并不是埋首书册的学究性机构,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教学中我呈现这样一组史料:

五四运动后,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用白话编成的教科书;1903年出版了《严译丛书》八种;1922年为适应新学制颁行,出了一套新式学校课本——新学制教科书;1932年商务印书馆被炸几乎一蹶不振,张元济提出“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口号,其出版的教科书均以“复兴”命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配合反侵略的需要,商务在战争初期就出版了《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战时读物百种》《战时经济丛书》《抗战丛刊》等。

通过这一组史实,学生认识到商务印书馆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做到一个文化出版机构所能做的历史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也渗透了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证据意识。

商务印书馆的成功也有赖于他的运作方式。商务印书馆从1905年就采取股份制公司的机制,由出资人组成董事会,交给具有股东身份同时又懂文化的张元济经营。它有自己的印刷厂,是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性质也属于民族资本主义。这种经济模式使资本与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商务印书馆才得以不断发展,并为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过程同样体现了实业救国这一主题。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使外国资本很难介入,这是商务印书馆的成功不同于其他经济领域的原因。这样的联系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三、打通脉络:以严谨的眼光看历史

1:“一次改革或革命不可能清除所有的流弊”

例一:初中“美国内战”一节用一课时,教师一般都按照原因、过程、影响三部曲进行,这是常规的教学思路。一次听课,行将结束时,老师给学生5分钟的质疑时间,有一个孩子发问:内战爆发前北方使用雇佣劳动力,而南方却掠夺奴隶无偿劳动,为什么在制度上有这样大的差异?随后又有一个学生指着课本上的小字部分和一幅图片说“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而结束,为什么教材中还有‘奴隶主’这样说法?为什么还有种族歧视和遭受私刑的美国黑人?”教师一愣,好在马上下课了。

课后,我和上课老师将这两位同学请到办公室,与学生一起分析三角贸易、《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至于第二个问题我参考了丁则民主编的《美国通史》第3卷相关内容,补充了内战后有关黑人政策的一些情况:林肯在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还进一步吁请通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把解放奴隶的措施以宪法形式确定下来。林肯被刺后,南北双方有议和的倾向,种族势力再度抬头,各州在批准第十三条修正案的同时,都先后制订了以战前奴隶法典为蓝本的“黑人法典”,根据这些法典,政治方面,黑人没有选举权、参政权和陪审权;经济方面,黑人不得拥有土地,无权自由选择职业和从事独立的经济活动,只能根据合同继续在种植园主的土地上从事强制性劳动。因此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六十年代[2](pp.33~42)。并同时说明“一次改革或革命不可能清除所有的流弊”这一历史观。这样的补充解释,打通了知识的脉络,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假如老师有所准备,在课堂上解决问题,那么受益的就是全体学生了。

2:“一只燕子也能代表一个春天”

例二:初中七年级有“甲骨文与青铜器”一课。一次听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查课堂学习效果,呈现了一篇有错误信息的历史叙述,让学生进行诊断矫正。原文是这样:

甲骨文发现于陕西西安(应改为:河南安阳),甲骨文文字总数大约4500个,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青铜器(改为: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夏朝(改为: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学生一一纠错后,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老师,西安也有甲骨出土。教学中我们通常强调甲骨卜辞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没想过其他地方和其他朝代也发现有甲骨文。教师忽略了,学生却发现了,因为教材小字部分有明确的表述“除了商朝的甲骨文以外,西周也有甲骨文,考古人员在陕西、山西等地发掘出少量带有文字的西周甲骨。”在学生的补充说明下,教师对这道测试题进行了修改,即在原文“发现”之前加上“主要”二字。

有人说“一只燕子代表不了春天”,可是对于僵化的传统课堂来说,“一只燕子也能代表一个春天”。课堂上认真思考、大胆质疑的学生就是春的“使者”,只要教师给他们“春风”,给他们“细雨”,一定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以上两节课也引起我的深深思索:学生的求知欲和发现力远超出我们的预料,初中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通常是基于教师因“熟悉”而忽略的知识。对于这些延伸拓展的内容,教师只有不断地阅读专业书籍,充分备课,抓住教材中的明线和隐线,才能有所应对。“熟悉”容易导致麻木,“熟悉”容易导致课堂上的被动,“熟悉”也容易失去激情和创造力。但学生对学习内容永远是新鲜的,他们的一次提问和质疑都应该使教师意识到摆脱僵化的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个大致知晓全幅历史发展的人,与一个对未来会如何发展一无所知的历史行动者,对事件中各个因子之间的复杂情况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分析明显不同。”[1](p.80)同理,对一个受过系统历史通识和专业教育的历史老师来说,学生还是一个历史未知者,充满好奇与质问。学生需要新鲜感,教师必须力求做到“去熟悉化”只有如此才能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发展的思维力同步。这就要求教师多阅读,找灵感,巧设视角;要有大视野,多层面解读历史;还要有审慎的逻辑思辨力,打通脉络,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断章取义。新课程应关注“去熟悉化”这一话题,依笔者浅见,“去熟悉化”,是一种完善,是为了真正地“熟悉”历史,感悟历史。

[收稿日期]2009-11-04

标签:;  ;  ;  ;  ;  ;  ;  

历史课堂“熟习”现象及对策研究_商务印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