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预算必须要保证其有效性和科学性,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如果没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展开,那么将非常容易有造价超预算情况出现,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有效进行,同时还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成本,降低工程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致因;控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包含质量控制、技术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在现代化建设中,工程超预算现象较为突出,受到市场环境、政策标准、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资金的合理应用,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致因
1.1预算编制不合理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实质是结合施工设计所做出的资金、人力、进度预估,但这种预估很多时候会受到施工阶段的各种意外因素影响,这里的意外因素影响多源于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在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管理人员的精神涣散、施工人员的技术掌握不足均有可能导致施工开展的增加,而施工前施工场地勘探质量较差同样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因此这类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1.2 未能全面考虑影响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往往较大、所涉及的内容往往较为繁复,这就使得很多细节因素很容易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超预算,归根结底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建筑工程主体单位未能做到建筑工程所涉及事项的合理分析。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施工现场环境、施工人员心态等均有可能引发造价超预算问题,但很多时候建筑工程主体单位却将这些视作“细枝末节”,但由此带来的施工进度放缓、施工成本增加、造价超预算问题却不会受到其“细枝末节”认知的影响。
1.3 各阶段预算衔接不畅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各环节具备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设计阶段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预算、招投标阶段材料和人力所构成的项目成本预算、施工阶段对材料和人力的运用便较为直观展示了这一联系。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很多建筑工程主体单位的造价预算编制却往往忽略这种衔接特性,这就使得预算编制的衔接工作水平较低,工程造价预算的实用性自然因此大大降低。
1.4 技术交底存在问题
施工图、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施工单位对二者的认识存在偏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便很容易出现。而如果建筑工程主体单位不能深入、正确认识施工图和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便很容易出现不合理问题,资金损失、工程造价预算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的情况也很容易因此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建材市场的材料、设备价格变动迅速,建筑工程很容易出现结算和预算不符问题,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类问题出现也需要建筑工程主体单位加强对施工图、施工技术的重视。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2.1制定合理的预算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管理中,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并且将其完善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断的提高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为了能够做到造价预算与实际施工造价相符,就必须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造价预算要求,通过合理性的规划,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支出。并且为了保证预算方案的合理性,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核,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不足之处进行及时调整。通过预算人员的沟通交流,真正的将预算方案做到准确合理,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完善各个阶段的施工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时,预算编制人员要经常到实际的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从而将施工中能够影响到造价预算的各种因素进行明确,通过这样及时有效的了解,真正的将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进行优化,保证施工成本的降低。此外,因为施工材料等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在进行采购时需要根据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一种正确的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化。
2.3 不断提升预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是对整个预算造价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要不断的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减少造价预算中出现一些误差。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定期的对预算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得到最新的各种预算理论知识,从而强化自己的预算工作能力。其次,要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其中预算人员间的比拼也在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加大预算人员自身的压力,才能够使其真正的提升成长自己。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加强法律观念,一些预算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过程中,因为一些利益的分歧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而为了能够使企业资金及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必须要加强预算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能够因为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做出对企业不利的事情,从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4 提高预算审核的质量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预算审核工作对于整个造价预算来说非常重要,通过造价预算审核能够及时的对相关预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使整个工程预算的结果错误率降低,避免了因为预算失误而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能够适应工程建设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预算审核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工程预算审核的质量。首先,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与工程施工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工程量审核时要严格的按照预算清单进行计算,保证工程施工量的正确,并对于施工中各种材料的差价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对于一些实际施工中需要,但是未在设计图纸中进行说明的各类费用等进行相应的预算设置,防止因为此项疏忽造成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2.5 加强对市场的科学预测
建筑工程预算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的预测,其中包括劳务市场与建筑材料市场等。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价格出现波动。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的预测,将会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而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能够将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降低。这就要预算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前,对市场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做好相应的材料价格的掌握,最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因此需要预算编制人员多用心进行材料价格的比较,多与厂家进行沟通,加强市场行情的判断,从而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性,帮助施工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2.6注重经济和技术的紧密联系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工作的实施,要注重将经济和技术紧密的结合,要能从技术以及组织和经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实施,还要能明确造价控制的职能发挥,和相应的技术进行结合,这对造价预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就有着积极作用。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要充分重视审查意见监督初步设计以及技术设计等各方面设计内容,要以节约作为奖励措施,保障质量的基础上能将造价预算的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控制造价预算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改善工程造价与投资效益。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工程造价预算问题,探索并寻找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方法与途径,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新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 江西建材. 2018(02).
[2]平春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 江西建材. 2018(02).
[3]闵秀莹.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J]. 建材与装饰. 2018(11).
[4]马永红.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 建材与装饰. 2018(09).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