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551700
摘要:目的 评价使用小剂量他巴唑对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使用小剂量他巴唑进行治疗,对对照组使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甲状腺功能相关参数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93.02%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小剂量他巴唑对甲亢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他巴唑;甲亢;丙硫氧嘧啶
前言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提及的“甲亢”疾病,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的原因是患者甲状腺体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这些多余的激素一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引发甲状腺毒症状。患上甲亢,不但会导致甲状腺组织出现病变,还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1]。在此次研究中,将86例甲亢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小剂量他巴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通过治疗总有效率和甲状腺功能相关参数的比较,分析小剂量他巴唑对甲亢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甲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3例。全部患者均经过甲状腺素水平检测确诊为甲亢患者,符合WHO临床甲亢诊断标准。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为19~60岁,平均年龄29.15±2.34岁;病程:30d~7年,平均1.23±0.41年。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30.15±1.36岁;病程:40d~7年,平均1.15±0.6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功能常规检查,清晨空腹抽血,取血清3mL用以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以及三碘甲腺原氨酸等相关指标水平。研究组患者口服小剂量他巴唑(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440)进行治疗,一次剂量为15毫克,每天服用一次。对照组患者口服丙硫氧嘧啶(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3194)进行治疗,一次剂量为500毫克,每天服用一次。治疗过程按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持续用药一周后,再次检验患者血常规和肝功能是否处于正常水平,每两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连续治疗一个疗程,时间为12周。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甲状腺功能中的促甲状腺激素、FT3(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相关参数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患者无甲状腺肿大症状,无疼痛感,ESR(血沉)水平及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②有效:患者甲状腺肿大症状和疼痛有所减轻,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体温正常,ESR水平不稳定;③无效:患者甲状腺肿大症状和疼痛感未能缓解,甚至加重,体温偏高,ESR水平测试无改善[2]。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甲状腺功能相关参数的正常参考值:①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水平在2~10mU/L;②FT3:3~9pmol/L;③FT4:9~25 pmol/L。
2.结果
2.1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效果
研究组中治愈人数24例,治愈率为55.81%;有效16例,有效率为37.21%;无效3例,无效率为6.98%,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02%;对照组治愈人数12例,治愈率为27.91%;有效17例,有效率为39.53%,无效14例,无效率为32.56%,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7.44%,两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相关参数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参数促甲状腺激素、FT3、FT4在治疗前,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参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医学研究者对于甲亢疾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为甲亢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特别是生理功能较差的患者,如老年人,老年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危险系数普遍较高。引发甲亢的主要因素有两种,一是自身内发性,患者自身功能如甲状腺结节、多结节甲状腺肿等相关疾病引发;二是外界影响,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或者相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慎摄入过度的甲状腺激素引发。同时,应该对亚临床甲亢疾病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心脏类疾病,极其容易导致房颤的出现,加上部分患者健康知识较为匮乏,只有出现严重心绞痛或者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才会前来就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一旦确诊为甲亢,就需要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将房颤有效转变为窦性心律,以达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目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临床上对于甲亢患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硫脲类,这是一类基础性药物,包括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抑制患者甲状腺中碘的氧化过程,减少患者甲状腺中的碘含量,提升甲状腺里的分泌物,T3(三碘甲腺原氨酸)和T4(甲状腺素)的含量也会相应趋于平衡。但是这一类药物的作用不明显,导致许多患者体内的合成激素无法得到有效释放,甚至会对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此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他巴唑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丙基硫氧嘧啶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能对脱碘酶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减缓组织中T4转变成T3的速度,但是治疗效果较差;而他巴唑能够长时间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作用产生较强的抑制,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平衡血清指标水平,成人一天只需口服一次,小剂量的他巴唑还能够更好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根据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7.44%,两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甲状腺功能相关参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口服小剂量他巴唑,可以有效改善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参数,有效抑制B淋巴细胞抗体合成,降低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水平,恢复T淋巴细胞功能。此次研究结论与康杰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甲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口服小剂量他巴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梅.小剂量他巴唑治疗74例老年亚临床甲亢的效果[J].数理医学杂志,2013,28(04):568-569.
[2]张兰,欧阳晓波,杨秀蓉,何继东.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0):108-109.
论文作者:邹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患者论文; 甲亢论文; 甲状腺论文; 甲状腺功能论文; 小剂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激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