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面临的难点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性教育论文,非公论文,对策论文,党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公企业党员已逐渐成为我国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非公企业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非公企业的特点使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如何真正有效地做好这些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推进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非公企业的特有环境决定了非公企业党员在客观上具有分散、流动性强、生存压力大、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难点:
(一)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难
实现教育对象的全覆盖是做好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要将非公企业中的所有党员纳入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并非易事。
一是组织体制不健全。与传统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相比,在非公企业中组建党组织,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尽管近年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目前非公企业党的组织管理体制还无法将所有的党员纳入管理。二是有的业主不支持。非公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觉悟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些企业主认为企业有没有党建工作无所谓,还有些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另外,由于企业在竞争中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大量出现,由于自身的不规范,业主对党组织有一种排斥的态度。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对本市非公业主的调查显示,62.96%的业主对非公企业中的党组织作用表示肯定,33.32%的业主表示不一定,3.1%的业主表示不能发挥作用。① 业主对待党建工作的立场直接决定了其对待党员教育的态度,一些党员因为得不到业主的支持而无法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接受党的教育。三是党员流动性强。非公企业具有很大的流变性,企业变动频繁,开业、歇业、停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一方面非公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比较灵活,能用者则留,不能用者则走。另一方面非公企业党员、员工对于企业的选择同样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这些组织中的党员流动性也很大,难以对他们进行稳定规范的管理,不少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边缘。四是党务工作者地位“边缘化”。党组织负责人在国有、集体企业中是“党的领导者”,而在非公企业中只是“企业党务活动者”,相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处于边缘地位,不受企业主重视。这一变化直接导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队伍的大量缺口。党务工作者的缺乏客观上影响了教育对象全覆盖的实现。
(二)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在非公企业中,党员如果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为,先进性教育就很难开展。因此,增强党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是开展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关键。但由于非公企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党员接受党的教育的主动性比较弱。党员往往把听党课、参加组织生活等作为额外任务,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能请假就请假,表现比较被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究其原因,除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缺乏吸引力是导致非公企业党员接受教育比较被动的主要原因。相对企业中丰富多彩的各类培训来说,党的教育内容显得过于单一,而且政治性、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党员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相比之下,党的教育内容出现一定的滞后性,教育的吸引力不强。
从教育方式看,缺乏互动性、与党员个性发展结合不紧密等缺点使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立足,在非公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集中开会、读书读报等形式因为过于单调而越来越不受欢迎。因此,要增强党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使党员从要我受教育转变为我要受教育,就必须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增强吸引力。
(三)教育成果的转化程度不高
通过教育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开展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育成果的转化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党员教育的成败。由于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特殊环境和党建工作不够深入,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的制订上往往重眼前而忽视长远,为教育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党组织没有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党员发挥先进作用,而党员由于找不到表现平台,加上工作压力,久而久之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一般群众。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党员经常性教育必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成果的转化程度。
二、从完善三大机制入手,建立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要充分总结吸收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从建立和完善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入手,实现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持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做强组织机制,为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党员教育离不开党组织。党的组织设置是否合理,体系是否健全,运作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党员教育能否正常、持续开展。因此,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做强组织机制,为党员经常性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首先,完善组织设置方式,健全组织体系。要按照“体内建组织,体外搭平台,内外联动,建挂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企制宜,灵活多样地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的基层组织。既可以属地、属条、属业、属资、授权、挂靠的方式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也可以依托“楼宇”、“市场”、“公寓”、“园区”、“开发区”等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对规模较大、员工较多、发展较稳定的非公企业,要建独立的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对一些规模小、人员少、变化快、发育不成熟的非公企业,则以经济园区、开发区商贸市场、楼宇等为依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或按照行业性质建立联合党支部等开展党的工作;对一些外资单位或外省市在沪无主营单位,无法建党组织或开展党建工作不便的,可采取体外建立党组织的方法,以建“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建工作联络站”或“党员之家”方式整合党建资源,构筑社会化的党建格局。通过组织体系的完善,及时将分散在各个企业中的党员纳入党组织的视野,提高党员的组织化程度,为开展党员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整合组织内外资源,提升组织效能。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同于传统单位党组织,单个党组织的资源有限,能量有限。相对而言,非公企业党员个体的活动空间较大,因此,若单兵作战,则很难实现对党员进行长效管理。要建立长效机制,必须进行资源整合,提升组织效能。一是要打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围墙”,建立“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机制,实现组织内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级组织要加强与下级组织之间的沟通,切实为下级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逐渐形成纵向联动机制。比如在教育目标、教育计划的制订,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场所、教育经费的落实上给予帮助,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级党组织要引导非公企业同级组织之间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覆盖上建立信息发布与反馈途径,要加强教育特色交流,以达到横向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党组织要建立内外协同机制实现组织内外资源的共享。党组织要善于将各种体制外的资源,通过党的工作,转化为党的资源,即体制内的资源。比如,在职业生涯与政治前途分离的情况下,党组织如果能够通过为党员员工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使其在重点岗位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就能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和党的资源的存在,从而起到将党外资源转化为党内资源的作用。
(二)做活工作机制,提高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性
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如何开展才能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活工作机制。
首先,要充分认识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特殊性。企业和党员的特点决定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坚持“一个原则”的前提下,做好“两个”结合。
坚持“一个原则”,即党员的评价标准不能降低。党员是否合格是否优秀,要以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条件、标准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为基准。无论是在非公企业工作还是在其他任何单位工作,党员的基本标准不能降低。在对非公企业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过程中要坚持这一原则,不能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而对党员放松要求,降低标准。
做好“两个结合”,这就是:一要将党员经常性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是为了提高党员的素质,党员是企业的一员,党员素质的提高必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目标同一性。因此,要投业主“发展企业、培育人才”之好,实现企业的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储备与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的有效结合。二要将党员经常性教育与党员个人发展相结合。要将党的教育与党员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通过党组织的关怀和激励,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为党员的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条件,实现党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激发党员主动接受教育的内动力。
其次,要精心策划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结合党员特点,进行设计和策划。内容要多元化,既有符合共性发展要求的内容又有满足个性需求的内容。重点突出政治理论、道德品质和综合技能等内容。在政治理论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时效性,做到理论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品德教育要突出强调非公企业党员如何发挥作用,用先进事例激励党员,着重提高党员的思想品德;技能教育要贴近企业和党员的需求,着重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教育内容的策划要集合党员的智慧,每年或每月向党员征集若干个教育项目,对于好的策划进行表彰奖励,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聚集在教育活动的中心。
教育内容的策划要逐步走向专业化,具体可以采取三个措施:由专职党务干部负责教育内容的精心策划和组织;由专家对教育内容进行指导,提高专业化程度;由党内从事本项专业的党员组成专业委员会,策划和组织教育内容。
通过精心策划教育内容,有助于变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为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关系;变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关系;变组织者与参加者关系为共同策划、共同操作关系。这样,不仅增强了先进性教育的吸引力,而且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
再次,要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党组织要坚持“为非公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业主、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的原则,探索网络化的教育方式和“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根据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年龄轻、学历高、普遍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先进性教育。网络的特有优势,可以改变原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的形式,党员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和空间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讨论和过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可以有效地解决党员教育中的工学矛盾。
除了运用网络途径不断完善传统教育方式外,还要通过建立党内关爱、内部激励等制度进行间接教育,提高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党内关爱制度主要通过党组织关心、服务党员,着重从思想上、生活上为党员排忧解难,使党员切身感受党的温暖,从而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比如,举行“党员入党纪念日”主题活动、完善党员维权服务网络、发放维权服务卡等。内部激励制度主要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贡献特殊的党员,党组织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通过合理晋升、表彰奖励等措施实施荣誉激励。比如,开展“创党员先进岗”主题活动、评选党员标兵等。
通过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非公企业党员乐于接受党的教育,主动接受党的教育。此外要逐步运用社会化方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如聘请专业化机构、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采取委托等多种方式进行运作。
(三)做实保障机制,为非公企业党员经常性教育提供资源支撑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离不开制度、人才、物质和技术的保障。
制度保障。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是实施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建立党员教育情况监督检查制度。上级党组织要制定和完善党员教育的目标要求,定期对基层党组织开展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教育活动正常开展。二是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考核评估体系,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部门党员的岗位特点,进一步完善党员目标管理办法,科学确立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内容,把党员先进性落实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坚持和完善评选“推优评先”活动制度,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人才保障。党务干部人才是建立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力量保证。因此,要把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和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结合起来。目前,要进一步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抓好党务工作志愿者队伍。根据非公企业“多、小、散”的特点,把那些长期从事党的工作,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老同志和热心党的工作的同志作为党务志愿者,帮助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二是进一步抓好职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向社会招聘和契约化管理的模式,组建党务工作者队伍派到非公企业中从事党的工作。三是进一步抓好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要建立和完善党务干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党务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推动非公企业党务工作岗位的职业化进程。一要提高政治待遇。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纳入人才管理范围,对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成绩突出的党务干部,颁发荣誉证书,增强党务干部荣誉感;二要保障经济待遇;三要维护合法权益;四要建立党务干部人才遴选和储备机制。
物质保障。没有经费和场地作为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目前,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筹措经费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向上级党务部门申请;二是利用有些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工会主席的职务便利,从工会活动经费中支取;三是向企业主讨赞助。三种方式均难以保证经费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在经费来源非制度化的情况下保障党建工作经费的稳定性,需要上级党务部门、所在地社区、社会力量三管齐下,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一是上级党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经费适当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通过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双向联动,借助社区党组织的资源和活动场所,如社区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学校、图书馆等。三是通过设立党建工作基金会来拓宽党组织的经费来源。
技术保障。推进党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使网络成为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的重要平台。精心设计党员教育网站内容,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来感染教育党员。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源,建立党员教育资料库,使上网的党员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资料,拓展党员教育的信息来源。
注释:
①《新领域 新探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讨会论文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