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预应力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工结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必要性及优势,从钢绞线下料、安装垫板与波纹管、预应力筋安装、预应力筋拉和锚固、预应力筋端部处理、压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技术要点,以期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引言
预应力技术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并不断完善。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得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预应力技术能够让工程建设更加高效,而且结合不同的混凝土和技术手段,能够让施工效果更好,让施工质量提高。因此,预应力技术势必会成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
1预应力技术的主要优势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大部分高层建筑及大型建筑物中,一般都会将其地下室作为车库,该类技术能够使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地下室埋深得到有效的减少,将顶板和底板做成预应力平板,建筑内局部下挖,可以使发电机房以及配电房能够达到相应的设备高度要求。这样一来,可以使层高得到降低,从而使水压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并且还能够减少基坑的开挖深度以及相关的底板支模工序,从而使成本得到绝对的降低。②通过利用预应力技术能够使结构使用功能得到改善,例如可以依据经营商品的组成、业主自身的喜好以及现实情况的需要来对建筑物进行分隔。③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建筑本身层高以及楼层净空高度的合理增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④预应力结构的建筑物通常有较强的抗裂性,在该结构中所采用的预应力筋能够产生相应的力从而大大提高平板的刚度及抗裂性,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其挠度。
2预应力技术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2.1在转换层的结构中的应用
我国的土地资源在人口的急剧增长中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必须要保证土地资源的科学应用。采用预应力技术能够对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从而解决这一问题。在工民建建筑中,存在比较大的首层空间,通过转换层结构的应用,能够从稳定性上让建筑得到保障。同时,如果能够有效的运用预应力技术,那么还能够让转化层结构的稳固性提高,因为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让普通材料被替代,从而实现上述目的。
2.2应用于平板结构中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体系中,梁板结构的材料通常使用的是普通钢筋混凝土,这就要求在隔墙下和柱间对框架梁以及次梁进行设置,因此会造成建筑的有效高度被降低,同时还会对室内的使用功能以及美观效果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建筑中会有较多的内隔墙,相应的会产生很大的附加荷载,若要确保平板的各项指标能够达到标准,就需要较厚的板厚以及大量的普通钢筋,整体来看这种结构设计并不经济。而将设计方案中的相关体系换为预应力平板结构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则能完全解决以上的各种问题。截至目前来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平板结构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投入到大量的工程项目中。
2.3安装垫板与波纹管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在预应力梁与非预应力梁之间的连接位置,应安装能发挥作用的端头垫板,并保证安装的端头垫板位置保持一定的向上形态,但是非预应力梁的安装应在端头垫板下方约350mm处。底模安装完后,应将梁钢筋进行固定。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垫板与螺旋筋的作用,必须采取插入施工的方式,降低安装难度。在对波纹进行安装时,应做好沁水孔安装工作,工作人员必须重点关注喇叭管与波纹管融合的地方出现的密封问题,还应在喇叭口的接合区域放置海绵,用铁丝固定后用胶带密封,从而防止漏浆。同时,还应在柱节处做好波纹管的预埋工作,在波纹管的顶端接入钢筋,从而达到支撑以上非预应力钢筋,避免这个区域中的波纹管受到破坏,特别是在波纹管接头处,应格外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应用于安装施工作业
预应力筋的穿束一般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波纹管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磨损和碰撞,应该采用软布或胶带将穿束端进行包裹,在完成预应力穿束工作之后,应该对波纹管的情况及时进行复查,一旦发现破损等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利用胶带将其缠好。
2.5混凝土浇筑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多,但是极易出现裂缝现象,进而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建筑的梁部通常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混合料中,石子的直径控制在约2cm,砂子为质量较好的中砂,水泥用量约为350kg/m3,同时,还应掺入一定的膨胀液与泵送剂溶液,再通过试验进行试配,进而明确配合比,保证混泥土的强度满足设计需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还应先安置模板,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垫板和孔道垂直,安装完后,要对质量进行检测,质量合格后,才能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由于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应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合理。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的离析,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3加强高层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方法
3.1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筋是其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材料,只有其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才能使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工的正常进行得到绝对的保障,当然这更要求相关人员在进场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抽样调查工作做到位,同时还要求供应商提高真实有效的检测报告以及合格证明,严禁将不合格的产品带入施工现场。
3.2增加预应力方法
①拉索方法。通过个钢结构中的科学位置添加柔性拉索设施,在利用对柔性拉索进行张拉处理确保钢结构中出现相应预应力;②支座位移方法。在具有较强稳定性钢结构中利用人工方法实现支座出现相应位移现象,这时钢结构自身就会出现预应力;③弹性变形方法。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利用强制性方法促进钢结构构件出现弹性变化现象,确保相应数量板件以及构件具有较强整体性,当取消强制性外力时,钢结构内部也会形成预应力。
3.3建筑结构内部预应力的合理控制
通常情况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主要会在建筑结构的内部得到体现,因此,只有做到对建筑结构内部预应力的合理控制,才能使该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对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检查与监督,从各个方面出发来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开展工作,将细节处理到位。例如要保持墙体与结构梁面的固定距离,从而使建筑结构内部预测力的控制能够得到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目前最主流的城市建筑,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相关的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学习以及掌握能力,从而使高层建筑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作为当前施工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对高层建筑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更应该不断拓宽技术学习的渠道,积极引进相应的技术,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在建筑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进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绝对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启智.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与应用[J].建筑知识:学周刊,2012(11):88.
[2]柯长华,刘季康.24m跨度承托四层框架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特点和受力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5(16):2.
[3]陈虹.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3(4):192.
[4]陈亮.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6):49-50.
论文作者:周全威,李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预应力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垫板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