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对戏曲学科建设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戏曲论文,意义论文,学术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戏曲志》30卷巨著已于国庆50周年前夕全部出版,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厚遗产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在推陈出新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以我国特有的“志书”形式展现出来。这是中华民族在步入21世纪向世界文化宝库献上的一份厚礼!。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除有一些文人的戏曲作品流传下来之外,有关它的表演、声腔、美术、机构、演员等在正史中几乎没有记载。在地方史志和一些文人的笔记中有一星半点记叙,也常常是作为批判和否定的东西。辛亥革命后,有少数学者开始重视和研究它,但多局限在作家、作品和音韵上。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编撰了《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这样开创性的著作,但在近现代戏曲史的研究上还很薄弱,古代戏曲史上也还有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资料,二是缺乏理论人才。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志》,一个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使戏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戏曲学体系。
《中国戏曲志》主编张庚先生把戏曲研究分为四个层次,即资料汇编、志、史、论。资料是编纂志书的基础,志书是写史和论的基础。他认为没有资料汇编和志书作基础,是不会有权威性的史和论的。因此,《中国戏曲志》在整个编纂过程中,把资料的收集放在了首位,每一卷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如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把1982年以前本地出版的所有的报刊都查阅了一遍。有的地方因编纂人员少,跑不过来,发动小学的老师抄录古戏台上的舞台提笔,如山西晋东南地区,用这种办法收集到清代至民国年间戏班写在古戏台上的题词两千多条,为编纂《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提供了重要资料。甘肃卷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晚唐乡贡进士王敷撰《茶酒论》,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茶”、“酒”、“水”三个角色的争辩,表明茶、酒对人的利弊,很有戏剧性,对研究唐代的参军戏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安徽卷发现的《目连救母》传奇的木刻版及作者郑之珍的墓、家谱,弄清了郑之珍的生卒年,为研究目连戏提供了珍贵文物史料。西藏卷、青海卷、甘肃卷发掘翻译收入戏曲志的人大传统藏戏剧本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藏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湖北卷发现的清道光年间在北京演出的汉剧演员米喜子的家谱及他所用过的戏神雕像,早期京剧著名演员余三胜的家谱、塑像,为研究京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证;河南卷收集的清代戏曲家自公博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根据《梦中缘》传奇改编的梆子戏剧本《弥勒笑》,甘肃卷收集的乾隆五十三年(1788)梆子戏抄本《火烧新野》为研究梆子戏的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安徽卷在霍邱县发现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文艺宣传队演唱的倒七戏(现称庐剧)剧本《红军小辞店》,为我们研究苏区的戏曲提供了宝贵史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卷在戏曲文物普查中在晋南、晋东南、晋西发现了十座金元时期的舞台和26处金元戏台遗址,在来元墓葬中发掘出大量戏曲雕塑、壁画,记载乐户演出院本杂剧、队戏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明万历二年(1574)抄本,清嘉庆七年(1802)至民国三年(1914)队戏《鸿门宴》、《汜水关》等14种抄本。来杂剧和金院本,只是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和《南村缀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中有演出名目的记载,人们对它们的感性认识是从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作杂剧《眼药酸》和另一幅杂剧图及山西、河南出土的来、金墓葬中的杂剧砖雕、壁画中得到的,有关它们的剧本文学、唱腔、表演等都不得而知。山西院本杂剧、赛戏演
出形式的发掘,反映了宋元戏曲的原始风貌,不仅改变了山西在元杂剧衰落后到明末清初梆子戏兴起这一段时期戏曲空白的说法,而且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宋金时期的戏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各地在编纂中国戏曲志过程中共收集到三亿多字的文字资料,其中整理编辑出版的各种资料汇编有三千多万字;收集到图片资料四万多张,戏曲文物2139件,戏曲录音资料6700小时,录像资料966小时。《中国戏曲志》正是在这雄厚基础上编纂而成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戏曲外,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戏曲。同一个民族,因地域和语音的不同,所吸收的艺术成分不同等原因,又形成各种不同声腔、不同表演特色的剧种,这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那么,陈汉族外,其他民族有没有一个民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戏曲剧种呢?过去由于我们对少数民族戏曲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戏曲是单一的。在编纂戏曲志的过程中,不仅对汉族地区的戏曲剧种进行了核实,而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戏曲进行了深人的普查,并专门召开了少数民族戏曲编纂工作会议,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探讨,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亦存在着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不同语音方言区有多个戏曲剧种。如在藏族聚居区,西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昌都戏、德格戏、门巴戏;四川有安多藏戏、康巴藏戏、嘉戎藏戏;甘肃有南木特戏;青海有黄南藏戏。这些藏戏剧种不仅语言不同,而且所唱声腔亦不同,表演特色也有很大的区别,但在过去一概统称为藏戏,显然是不科学的。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剧文化,各地、各民族的戏曲既有中华民族戏曲 的共同特征,又有鲜明的本地、本民族的风格。如何鉴定一个剧种,我们没有按汉族戏曲的一种或两三种模式去套,而是以“歌舞演故事”这一戏曲最基本的特征让当地和本民族的戏剧工作者去研究,只要当地群众认可,就可以作为戏曲剧种在戏曲志中记述。为了在《中国戏曲志》中弄清各个地方戏曲剧种的来龙去脉,中国戏曲志编辑部曾与有关戏曲研究部门多次联合召开过学术讨论会,集中各地的戏曲专家学者分类探讨各个剧种的起源与形成,乃至各个剧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了剧种史的深入研究。按《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的统计,全国的戏曲剧种有317个。在编纂戏曲志过程中,新发现了不少在民间业余演出、鲜为人知的稀有剧种,也合并了一些流行于不同地区的同一剧种。经核实,《中国戏曲志》共收录了394个戏曲剧种,这个数字是比较准确的。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艺术化了的文明史,历朝历代的政治、历史、经济、宗教、道德、文化等都在戏曲中有程度不同的反映。为编纂戏曲志所进行的戏曲普查中,先后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山西等地发现了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戴面具表演的傩戏、地戏、赛戏等。这些发现,引起国内外研究宗教文化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外学者纷纷来中国考察,曾在湖南、山西、广西等地召开过数次学术讨论会,推动了宗教戏剧文化的研究。
《中国戏曲志》编纂工作还推动了戏曲音乐学。戏曲表演学、戏曲文物学、戏曲民俗学、戏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并为戏曲理论研究培养了不少人才。各省的艺术研究所,大部分是在编纂《中国戏曲志》以及其他文艺集成志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老的专家在编纂工作中发挥了余热,中年学者起到了骨干作用,青年学子增长了才干。据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不完全统计,各省在编纂《中国戏曲志》过程中,除完成国家项目外,许多省、市、自治区还编辑出版了地市、县卷戏曲志、剧种志,如陕西省编纂出版的十卷本《陕西省戏曲志丛书》,湖南省编辑出版的五卷本《湖南剧种志丛书》,河南地市、县都编纂出版了戏曲志,总数达100多卷,此外还编辑出版了《豫剧艺术总汇》、《豫剧百科辞典》等。除集体成果外,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编纂戏曲志积累了资料,撰写出专著,填补了戏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在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志》的推动下,中国戏曲史论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