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2012年考录到平度市门村小学,担任四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及语文、品社和音乐教学工作。我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工作中有着满腔热情。对于怎样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和怎样教育学生有许多美好的想法。
他叫陈浩,是我们班上一个“安静”的男生。刚接手这个班级,我就发现他总是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上课不回答问题,甚至不敢正视老师。下课后也不跟同学们一起玩耍,总是坐在座位上默默地摆弄自己的文具,同学们也不怎么喜欢跟他交往,在分学习小组时,竟然没有人愿意跟他一个组。
开始我只是以为他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跟同学们交流,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后来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份书写得像小虫子一样的作业,我很纳闷,仔细看才明白是陈浩的。再仔细看看,很多问题他都会,只是有书写障碍,写得没有力度,而且很乱。我意识到这个孩子的问题,慢慢地去观察他。有时看到他那闷闷的样子真替他着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课的时候我特意关注他,有些简单的问题故意提问他来回答。开始他只是摇摇头,很羞涩的样子。我鼓励他大胆地说,告诉他说错了也没关系。有一次他真的回答对了,我大声地表扬了他,才看到他的眉毛微微弯了起来,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全班同学也都为之兴奋。
单纯只靠这些,我仍然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寒假前的一天,我决定去做家访。寒冷的冬天,走进那个不大的院子,看到的是冷落和萧条。走进简陋的家,除了一个大大的土炕和上面单薄的被褥,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通过跟陈浩母亲的交流,我知道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了。原来他也是一个活泼的孩子,有爸爸妈妈的疼爱。父亲的忽然离世,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于是他不再爱说话。缺少父爱的他变得脆弱和自卑起来。少了家庭的顶梁柱,母亲忙于生计,加上要照顾两个孩子,也忽略了陈浩成长中的问题。
弄清了陈浩的问题所在,我努力地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尝试着走近他,敲响他那封闭已久的心灵之门。有次上音乐课,我观察到陈浩听我弹琴的时候精力很集中,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我就想我是学音乐的,都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那么可不可以用音乐来打动他呢?
于是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我把陈浩叫到琴房,问他是否喜欢听歌、喜欢听老师弹琴,他愣愣地看了我一会儿,深深地点了下头,还轻声说了两个字——“喜欢”。那一刻我也很高兴,挑了一首音乐课本上的曲子谈给他听。他安静地坐在那里,仔细听着。用余光我分明看到他还随着琴声轻轻晃着身体,小手还在桌子下面打着节奏,我高兴极了。谈完后我问他:“好听吗?”他又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我又问他这首歌的名字,他竟然回答对了。于是我更有信心了。我又唱给他听,唱的时候不忘观察他。只见他嘴巴在轻轻地动,好像有声音发出来。我走近他,刻意小点声唱,竟然能听出他是在跟着我唱歌。这真是奇迹!
后来有时间我就叫他听我唱歌。听了几次感觉他明显不再那么害羞,不再总是沉默,脸上的表情明显多了起来,有时还能跟我聊上几句。我愈加坚定地相信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后来几次我又叫上几个男生一起去琴房听我唱歌弹琴。有一次我唱完后,我试着问大家是否可以跟着老师唱,我给其余的几位学生使了个眼神,让他们一起来。别的同学都大声唱了起来,陈浩歪着头看了同学们一会儿,也小声地哼唱起来。我做手势让同学们再大点声,他也跟着逐渐大了起来。我高兴极了,但也知道不能操之过急。慢慢地,这种方式又进行了几次。我尝试着让一个同学单独站起来唱。他唱完后,我表扬了他勇敢和自信,同学们也都给他鼓掌。我看到陈浩那羡慕的眼神。后来我又轮流找几个同学单独表演。
有一天我问陈浩:“你想不想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啊?”同学们也都一起喊“唱一个唱一个”。只见他低下头想了一会儿,慢慢站起来,冲我点了一下头。我立马弹琴伴奏,并给他开了个头,我示意他唱。同学们都很安静地等着,甚至不敢看他。终于他张开了嘴,开始声音很小,我就大声跟他合着。慢慢地慢慢地,他越唱越自然,声音也洪亮起来了,我就把声音放低,能很清楚地听到他的歌声了。他唱完后,其他同学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太棒了!”只见陈浩脸庞微微发红,又羞涩地坐了下来,但我分明能看清他抬头看我和同学们的眼神中有了明显的兴奋和自信。
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在课堂上我也刻意使用。经常让陈浩起来回答问题,只要他大胆说我就使劲表扬,即使回答得不正确,我也不批评他,反而会耐心地讲解一遍。慢慢地,有的时候他甚至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
现在陈浩虽然还有些自闭,还不是很自信,但比起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进步多了。全班同学也都说“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表扬过陈浩”。同学们也不再讨厌他,有几个同学还主动提出要跟他结成学习互助小组。他的改变不但是陈浩自己的进步,更是整个班级团结上进的表现。
从陈浩的改变,我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深深体会到“没有差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音乐教育跟其他的文化课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能深入学生的灵魂。歌声和旋律也能敲响孩子们的心灵大门。
论文作者:张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同学们论文; 老师论文; 平度市论文; 我就论文; 给他论文; 几次论文; 心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