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南江华 425500
【摘 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尿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的预防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疔效及对尿结石的认知情况和预防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干预后的预防措施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尿结石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措施的执行率,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尿结石;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认知;预防
尿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一种疾病,调查显示近看来临床收治的尿结石患者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研究发现,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性治疗,对尿结石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性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尿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尿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所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3.74±9.87岁;其中有11例患者进一步诊断为肾结石,29例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4.32±10.47岁;其中有13例患者进一步诊断为肾结石,27例诊断为输尿管结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结石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的预防健康教育,具体包括想患者简单讲解尿结石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饮食建议和用药指导等内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行干预,连续干预6个月,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详细讲解尿结石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等内容,以增强患者对尿结石相关知识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的理解,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2)饮食护理: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合理的调整,并给予患者良好的饮食指导,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进而有效预防患者受到尿结石非生理性致病因素的影响。(3)生活护理:叮嘱患者在生活中多饮水,以增加排尿量,对尿液的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并且对尿路进行冲洗,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加快尿结石的溶解,促进小体积结石自然的排出体外。(4)运动护理:根据检查所得的患者尿结石的具体位置,制定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体位变化、跳跃等日常运动方法隐并叮嘱和监督患者每天坚持进行运动,从而有效促进尿结石的排出。
1.3观察指标[3]
护理干预前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及预防情况。其中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及日常运动和饮食情况,满分为17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越高。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的预防情况,分为预防和不预防等两个选择,以了解患者对预防措施的执行率。
1.4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结石排出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为有效和无效:①有效:经B超和尿路造影检查显示患者体内残留结石的最大不超过4mm,或排出的结石的直径均超过4mm;②无效:检查显示患者体内依然残留有超过4mm的结石。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纳 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比较对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使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对其中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并使用(x±s)表示,若(P<0.05)则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有效35例,无效5例,治疗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25例,无效15例,治疗的有效率为62.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尿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主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该方法会给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但是却无法将结石根除,残留的结石容易导致患者再次发病[4]。泌尿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排泄系统,而当患者出现尿结石时会阻碍尿液的排出,这样就会妨碍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进而对人体的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损害。相关研究表明,对尿结石患者采用科学合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有利于预后的改善[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干预后的预防措施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尿结石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尿结石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措施的执行率,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爱叶.体外震波碎石结合护理干预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0(18):46-47.
[2]王颖慧.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泌尿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36(8).231-232.
[3]端英.护理干预对尿结石预防性治疗的影响探讨[J].医学信息,2014,17(15):340-341.
[4]郑萍.护理干预对尿结石认知及预防性治疗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9(10):751-752.
[5]韦柳翠.实施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认知以及预防性治疗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3(4):184-184.
论文作者:陈素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患者论文; 结石论文; 认知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于论文; 均有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