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温津贴成为季节性“民生痛点”论文

莫让高温津贴成为季节性“民生痛点”

文/马敬楠

又到一年夏季,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讨论也开始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热点,其焦点多集中于所在企业能否发放高温津贴、发放金额是否按照标准、津贴是否属于工资等问题上。虽然近年来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中央部门多次下发通知,要求相关企业规范发放高温津贴,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舆论热议反复出现的现实表明高温津贴问题已然成为了一个久久不破的“民生难题”。

痛点的解决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力量,落脚到高温津贴发放上,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发力无疑更显重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这一规定的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于劳动者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切,对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务实保障,也在另一方面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在循环经济产业链当中,废塑料回收利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废塑料再利用国家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或将达到世界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提高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对于发展可循环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与劳动者直接相连的主体,在盛夏炎热之际,企业于情于理都应该按照人文关怀和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但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支出,因此很多企业便会采用发放防暑降温饮料或药品、将高温津贴纳入职工基本工资等方式以求蒙混过关,减少所谓“不必要”的支出。即使有员工对企业怀有不满,也很少有人会为了几十、几百元补贴,承担被发现后辞退的风险选择投诉,最终也只好默默忍受。这种情况下,高温补贴的发放与否已然与企业是否遵从道义和人文关怀的标准挂钩,成为考验企业“良心”的测试。

因此,单纯依靠企业的自我约束已不能避免高温补贴发放问题,依靠国家政府层面的力量进行监督管理才应是关键。

然而目前,与高温津贴相关的法律保障及惩处条例还不完善,如今可以参照的法律条文主要是2004年发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条例中规定用人单位需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逾期不改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虽然条文中已规定惩处措施,但数额如此之低的罚款代表着偏低的违法成本,法律威慑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对于高温津贴的保障目前仅限于行政规定,尚无具体法律出台。同时,与上述国家规定相对应的监督、惩处等配套措施尚未形成,监管主体不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民生无小事。对此,国家和政府还需积极行动,不断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同时配套加强维权教育宣传、注重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发力以形成上下相通的有效监管惩处机制,最终使高温补贴与企业的“良心”脱钩,真正成为实打实的民生利好,从而让每一位在炎炎烈日下的劳动者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关怀,都能收获夏日的“清凉”。

同时,在很多基于压力的研究当中,研究者提出了“缓冲假设”(buffering hypothesis),其主要观点是与他人紧密的社会联系可以保护人们免受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人们因为拥有他人或环境的支持而会更少的给予压力情境负面的评价,使得压力对自身的影响得到缓冲(Cohen & Wills, 1985)。这与社会资本的补偿特征非常类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补偿现象。经济资本的缺乏往往会给个体带来经济压力,而社会资本通过缓冲压力的负面影响减少其带来的后果。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近邻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减少了因经济资本缺乏而带来的短视行为,是对社会资本互补性特征和缓冲假设的有益补充。

标签:;  ;  ;  

莫让高温津贴成为季节性“民生痛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