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刘宏宇,艾迎春,李玉丽,李春娟,刘冰莹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158100;佳木斯医科大学 154000

摘要:选取2010年-2014年在我院(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过的溃疡性结肠炎病患者64例,将6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6进行检测,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表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炎性因TNF-α、IL-6明显下降。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且联合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康复新液; 美沙拉嗪;血清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6,疗效及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亦不甚清楚,目前认为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UC的治疗原则是阻断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但临床上仍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是治疗UC最常用的药物,可控制急性发作症状,但其缓解率仅为60%~70%,且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多[1]。UC属于中医“肠癖”“滞下”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UC取得了很大进展,中西医辨证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2-3]。本研究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UC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通过UC病人外周血清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6,检测分析UC时的免疫功能变化及联合用药对UC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观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复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014年在我院(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过的溃疡性结肠炎病患者64例,(1)所有患者都符合2007 年5 月济南全国炎症性肠病研讨会修订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公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结肠镜确诊,均处于活动期,排除感染性结肠炎、不明原因的结肠炎,无肠穿孔、癌变、中毒性巨结肠等情况;并排除了临床表现或结肠镜图像改变不典型者,无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乳期妇女、嗜酒者、精神病患者除外。(2)患者平均年龄(35-55)岁,病程6个月~9年。Truelove-Richards病理分级[4]:Ⅰ级15例,Ⅱ级27例,Ⅲ级22例。(3)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4)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理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维生素饮食。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 4g/d,每天4次口服,加用康复新液50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加温至38℃左右,患者取侧卧位保留灌肠,每晚 1 次,要求药液于肠道内保留时间超过 50 分钟;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 4g/d,每天4次口服。2组均根据病情酌情增加药物剂量。,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查血常规外周血清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6,、便常规、肝功及结肠镜检查[5]。

1.3 检测方法,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平静状态下抽取5ml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上完成,其中TNF-α的最低检测水平为1.7ng/L,参考值为0~8.1ng/L;IL-6的最低检测水平为2.0ng/L,参考值为0~5.9ng/L。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 记录 2组患者生化指标(病人外周血清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6,肝功能、肾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症状变化情况[6](如腹泻次数、便中钙卫蛋白,脓血便、发热),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结肠黏膜炎症情况及组织学检查,并对预后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及方差分析,组间对比采用ⅹ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3讨论

人TNF-α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它是一种重要生物学活性的炎性介质,能调节免疫应答,并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它的生物学活性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来传递信号。TNF-α在UC病变中呈高表达,并且表达强度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病情越严重,,血清TNF-α的水平越高。结果表明TNF-α在UC的病情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测定血清TNF-α水平对于协助诊断UC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并且也可反映UC的病情变化,可以作为观察疗效以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据研究,白介素-6主要是由活化的 CD4T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产生,并且可刺激T、B细胞增殖,IL-6是T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也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令人关注的是其抑制炎症特性,IL-6是炎症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也是急性期合成的重要介质,被誉为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核心成员,提示IL-6在排斥反应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中药口服及灌肠方能清热解毒、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中药灌肠则直达病所,能迅速有效地缓解标实症状。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进一步证实了中药治疗的良好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UC,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江学良,权启镇,刘涛,董兴成.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16-218

[2]王新月,田德禄.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理特点与中医辨治思路对策[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554-555.

[3]缪春润,沈洪.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8,28(10):709-710.

[4]江学良,权启镇,王志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32-334

[5]王青,许琳.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和活动性评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 0;8:336-337

[6]李国庆,丰义宽.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34-335

论文作者:刘宏宇,艾迎春,李玉丽,李春娟,刘冰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刘宏宇,艾迎春,李玉丽,李春娟,刘冰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