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分析论文_梁克亚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分析论文_梁克亚

河南洪伟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省周口市 466000

摘要:在近几年的建筑工程发展中,国内建筑施工水平有所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一些施工中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其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缝的处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施工缝处理不仅影响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同时与工程整体性能的发挥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文章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施工缝处理不当将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施工缝的处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留置;处理

引言:施工缝所指的是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当中,因施工设计要求或是施工所需而设置的缝隙,施工缝只是暂时性的存在,而且会在施工的逐渐进行下消失。施工缝的设置是无法避免的,但若是施工缝处理不当,则很容易引起相关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中如何合理的对施工缝进行设置和处理成为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为进一步维护施工质量,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应当选择合理的施工缝处理方法。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浇筑过程中,考虑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管理的要求,或者需要采取分时段、分层次的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板、梁、柱和墙等部分,而在分时段、分层次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因为凝结时间不同产生的混凝土结合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施工缝。施工缝施工方法不完善对于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的危害,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性能与抗拉性能进行测试之后,可以了解到砂浆层并不会对施工缝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但若是清除掉施工缝的乳皮,施工缝表面含有粗砂且较为粗糙时,即需要高于整体来浇筑混凝土,相反则会降低施工缝质量。抗剪性能是通过施工缝表面的黏性和摩擦来实现,而浇筑混凝土时间上的差异性对抗剪性能仅有微弱作用。采用粗糙的结合面或者在结合面上使用粘黏剂的做法,可以起到防止抗剪性能减弱的作用,但是施工缝的抗剪性能始终不会高于整体钢筋混凝土浇筑的85%。如果结合面的粘黏受到毁损,抗剪性能也将受到破坏。

二、施工缝处理不当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危害

1、梁板垂直施工缝处理不当

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需求,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缝形式是垂直裂缝。这种裂缝是以垂直的形式存在于承重墙体当中,设计阶段应当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总体面积,并结合计算结果来对裂缝实际尺寸进行判断。墙体结构施工工作完成后期,便需要浇筑施工缝,因两侧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大于材料强度,就很可能导致粘接困难的情况产生;技术人员在进行现场测量工作时未能对钢筋材料截面面积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浇筑之后往往会出现因厚度计算错误导致一部分钢筋材料裸露的墙体之外,引起露筋情况;浇筑材料当中骨料添加不当也会导致结构强度受到影响,施工缝处理不当会出现材料脱落的情况;施工中出现振动可能会降低结构的稳定性能,如若大于结构承载范围,将会产生裂缝危害问题。

2、梁柱水平施工缝处理不当

钢筋材料在结构中所处位置将影响着结构承载性能的发挥情况。水平施工缝浇筑问题对结构承载性能也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施工人员未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施工方案的完善程度不足,同时管理人员未能履行自身职责,依旧盲目的进行浇筑施工工作;因模板安装位置不合理导致的施工问题;钢筋材料接头的处理效果不佳,时常会出现烂尾部分,直接导致了接缝连接难度增加;在后期浇筑阶段,所选材料和前期施工并不相同,材料衔接难度加大。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提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比较繁杂,处理方法较多,笔者根据多年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要点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施工间歇时间较短的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需要考虑施工间歇时间与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来说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不同规格的水泥初凝时间会有一定差距,具体需要参照水泥出厂报告进行把握。在施工间歇时间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的情况下,对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保证新浇筑混凝土倾注的均匀性,首先将先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随后需要应用振捣设备穿过混凝土,直至已浇筑混凝土层内,穿过距离保证在5~10cm范围之内,最后需要对新旧混凝土进行捣实,从而使之形成密实的整体,增加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2、施工间歇时间较长的处理方法

在施工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继续开展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强度低于1.18MPa的情况下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发生天气变化和地质变化等情况,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这势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开展与进行,从而导致工程施工停工或者工程检查等情况,这就会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发生停顿,此时需要运用上述方法,以保证施工缝处理的完好。

3、已浇筑硬化混凝土的处理方法

将已浇筑且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的浮浆、薄膜以及松散砂石彻底清除干净,并要确保已浇筑混凝土表面上不存在油污或软弱混凝土层。在新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清除钢筋上的浮浆,并要使用砂纸将其锈斑彻底清除。相关研究结果证明新旧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新旧混凝土连接面的粘结强度,所以施工人员可以对已硬化混凝土层进行凿毛处理,但是该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伤害已浇筑混凝土层。施工人员也可以采用高压水枪喷射旧混凝土表面的方式,虽然该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高压水设备造价过高很难推广与普及该技术。混凝土在初凝后可以人工方法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一般都是以锯齿状为主要形式,切槽的宽度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要控制在旧混凝土表面最大骨料粒径的1.5倍左右。新混凝土在浇筑施工前要在接缝上铺一层厚度为1.5cm左右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比新浇筑砼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梁柱施工缝在施工中施工人员一定要确保其与梁柱轴线的垂直,并且要保证板墙施工缝与板面、墙面之间的相互垂直,并且要尽量避免其形成斜坡形施工缝,这对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留梁竖向施工缝处理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一块隔板,将其放置在施工缝位置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隔板设置过程中应按照梁中钢筋位置合理留出缺口,如果不设置缺口则钢筋会将板挡住,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从下部流出,最终造成梁底形成一个强度相对较低的水泥砂浆层。

板竖向施工缝在施工中可以通过采用新加设接头钢筋的方法来避免其产生收缩缝,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一般需要控制在板截面面积的0.3%左右,其长度一般需要控制在插入新旧混凝土30倍直径左右,该种钢筋结构在设置中都处于板上面,这样才能确保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效果可以满足要求。

结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缝处理效果对于其结构质量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虽然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缝的设置只是暂时性的,但是在处理中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施工技术人员要在不断实践中优化施工缝的处理技术,以便于保证施工缝能够与工程形成较为牢固的整体,从而改善施工效果,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保障工程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金丽华.土建工程中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及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4(01)

[2]刘兆祥.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及处理方法[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3]王守贞,方锟.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论文作者:梁克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分析论文_梁克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