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范例选择_十六大报告论文

哲学常识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范例选择_十六大报告论文

哲学常识与十六大报告的切合点例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六大报告论文,哲学论文,常识论文,点例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在哲学常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教材的知识点与十六大报告的切合点,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十六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1.五年来的成就是巨大的

(1)十六大报告中的主要观点:①五年来,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对外工作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②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③实践证明,十五大和十五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正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上述观点主要与下列原理相切合。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说明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主要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新举措,使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1)十六大报告的主要论述:①十三年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上述观点主要可以用下列原理来分析说明:①运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这十条基本经验,是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伟大实践的总结,十三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说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②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是由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所决定的,它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十六大的主要观点:①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⑤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上述观点主要与下列原理相切合: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我国现实国情确定确定奋斗目标。②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说明小康社会是逐步推进的伟大工程。③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明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十六大报告的主要论述有: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②发展是硬道理。③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④发展要有新思路。⑤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⑦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上述观点主要与下列原理相切合: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持地位,起决定作用,说明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②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说明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现。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1)十六大的主要论述有:①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②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③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与上述观点相切合的主要有下列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对立统一的关系,说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坚持两手抓,促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②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一定要重视精神力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

(1)十六大的主要观点有:①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③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上述观点主要可以用下列原理来分析:①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②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也要注意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7.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十六大的主要观点有: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②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2)上述观点主要可以用下列原理来分析说明:①运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理解重视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②运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理解科教进步及创新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③运用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标签:;  ;  ;  

哲学常识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范例选择_十六大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