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 030006
摘要:本文将金融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用15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研究其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促进作用显著,而金融制度创新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两类创新的联合影响更加显著。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从银行内部管理、宏观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创新;系统性风险;影响分析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风险分析
从某种角度讲,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有其客观性。金融创新本身是为了规避风险,但却不可避免的形成新的风险,原因如下:
首先、转移风险的过程中引起风险累计。通过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分散和转移风险的目的,减轻风险承担者暂时性承受的风险总量。这样做会产生其他的负面影响:1)在风险分散和转移的过程中,风险会转移到风险接受者的身上。因为风险并没有被消除,因此系统性的风险总量上没有任何变化,创新只是将风险进行重新的分配,风险的组合结构可能发生一定变化。2)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市场环境会发生变化,风险概率和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风险承担者和风险接受者来说,有可能产生一种内在积累的效应。经过积累,风险会不断增大,为了规避风险,投资者又会向外分散和转移风险,这就形成了风险的二次传导。
再次,风险转化过程中有可能增加新风险。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进行风险转移在客观上会形成新的风险种类,引起新的风险来源。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创新产品或恶意使用创新产品,都会增加风险的总量。如果创新主体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度的开发和使用乃至滥用,就会产生这种负面影响。总的来说,金融创新造成风险的进一步积累,并在积累中逐渐扩大,如果加上技术、管理和道德等因素,会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加复杂多变。
二、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代表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具体选取了15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其中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水平用中间业务收入表示,金融制度创新无法用定量因素衡量,拟参照进行制度创新的年份引入虚拟变量。此外,解释变量中再加入资本充足率、总资产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和M2/GDP、社会融资规模两个宏观指标。
本文选择的商业银行为4家国有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选择了2005~2016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各银行官方网站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国家统计局。
2、模型构建
为了明确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对15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具体建立模型如下:
3、结果分析
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均是正向的,除中国交通银行外,其他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负,综合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可能的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庞大,分支机构较多,经营的业务种类多,客户信任程度较股份制商业银行大,一旦出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范围更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业务的规模还未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小。
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三个模型中资本充足率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都很显著,影响程度较大,且增加资本充足率,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银行总资产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从宏观方面来看,M2/GDP和社会融资规模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其中M2/GDP为正向影响,由于M2/GDP是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货币化的提高会使系统性风险增加。社会融资规模为负向影响,即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会降低系统性风险。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资金更多的流向实体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为正,即金融产品创新会加大系统性风险。加入代表金融制度创新的变量后,金融产品创新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由不显著变成显著,影响程度加大。在制度创新(本文中的制度创新一方面是指银行上市,一方面指监管完善)后,由于市场完善,经营环境转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种类增加,影响范围广,从而加大系统性风险。金融制度创新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影响不显著,加入产品创新后显著程度稍有提高。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为负,即制度创新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效果不显著。
在三个模型中,第三个模型的拟合程度高于前两个的拟合程度。说明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的联合影响程度高于两者的单独影响。一方面原因是两类创新相互促进,使得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加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解释变量个数增加,从而加大了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
三、应对措施
为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使金融创新更好的发挥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时,要提高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加强自我约束,防范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合理评估创新产品中的内在风险,综合测算潜在成本和收益,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还要通过
提高资本充足率来防范风险。
监管方面,2016年我国M2/GDP的值为2.08且在逐年增加,表明经济货币化程度在不断加深,这既是金融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可能增加金融风险,因此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防范可能带来的风险。另外,鉴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同,监管部门在采取措施时要考虑到不同银行的差异,采取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别的监管方案。
宏观方面,合理控制银行高收益金融衍生产品的规模,避免资金在金融机构中空转,进而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实现资金的有效供给,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加大资金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银行的经营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荆中博,杨海珍,杨晓光.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涵义、度量及影响因素——基于1996-2014年的数据[J]. 南方金融,2016,(02):39-46.
[2]权飞过,王晓芳. 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金融创新的分类研究[J]. 财经论丛,2016,(09):35-45.
论文作者:李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商业银行论文; 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 金融创新论文; 变量论文; 银行论文; 产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