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进度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重要的影响。由于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常出现疏漏之处,影响建筑工程顺利推进。在此背景下,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对工程进度进行科学优化处理。以下笔者将在本文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是伴随现代科技及工业发展的逐步推进而形成的,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科学性与先进性较高的管理方法之一。网络计划技术是在上世纪60年代传入我国的,并且逐渐在生产中获得了广泛认可与应用。由于网络计划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相吻合,因此常被用于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中,且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背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对网络计划技术有正确认识,并积极将其与工程进度相结合,以此确保工程质量。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简述
一般来讲,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最为常用的方法为横道计划法与网络计划技术。横道计划法在应用中的优势在于其编制较为简单,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并可以对资源的总体需求进行科学计算。但是,横道计划法无法将建筑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全面反映出来,无法将主次工作体现出来,相关人员无法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电子计算。网络计划技术主要是利用建筑工程中工作关系网将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组合成为一个有机体,将建筑工程各环节互相制约、互相依从的具体关系显现出来。相关人员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对较为复杂的时间参数等进行计算分析,将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提炼出来,以此保证工程可以按期竣工。此外,网络计划技术可以计算不同工作环节的时间差,对于相关人力、物力的调配进行整合优化,这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及质量保证有重要的意义。网络计划技术的种类较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为关键线路法。
二、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某游艇会商业会所项目,总建筑面积34600m²,由商业会所和服务中心两部分组成,其中商业会所地上五层,钢框架结构,主屋面结构高度34.5米,最大长度约112米,最大宽度约79米,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独立桩承台;服务中心地上四层,框架结构,主屋面结构高度23.6米,最大长度约108米,最大宽度约76米,结构形式为桩基础;本项目内部结构复杂,层次交错,外立面凸凹有致,整个外立面与屋面均采用曲型幕墙装饰,外观奇异美观。内部配备有五星级酒店、游泳池、健身房、全日制餐厅等功能区域。墙体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水电管线采用镀锌钢管,排水管道采用PVC管,电线架设采用暗敷安装。本工程存在工期短、多专业交叉施工,各专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笔者将在下文以本工程为例简析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一)计划编制
在网络计划编制这一环节,重要的是对建筑工程各阶段的施工顺序进行确定,并且根据施工的关系等,解决好各个环节之间的时间先后问题,这样既可以保证按质按量施工,也能对建筑工程的具体工程进行优化配置。在本次施工计划编制中,施工顺序基本确定如下:①基础施工:首先进行定位与放线,然后开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经过桩基检测并合格后,开始开挖地梁及桩基基坑,然后浇筑垫层、绑扎地梁及独立桩承台钢筋,经验收合格后开始浇筑地梁及承台混凝土、然后进行回填土施工。②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需要先进行放线,安装劲性钢柱及钢梁,然后绑扎梁柱钢筋,之后进行梁柱支模与砼浇筑。之后,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底模、钢筋、侧模、顶板的顺序进行施工并进行梁板砼的浇筑施工。最后进行拆模与砌筑施工。③外立面幕墙及室内机电工程施工: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幕墙及相关机电专业需要配合进行埋件及管线的预留预埋施工,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幕墙工程开始按照设计批准的深化图纸焊接龙骨及面层玻璃、铝板、木饰面的安装。机电工程开始按照设计批准的综合管线图进行机电管线及设备施工。④室内精装修施工:施工人员首先要进行结构处理,然后开始隔墙、吊顶施工,然后进行地面石材及地毯施工,最后进行清理及活动家私摆放。⑤室外园林施工:该环节主要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室外园林绿化及道路施工等。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制作网络计划图,本工程计划图如下所示:
(注:箭头上方数字为费用,下方数字为工作时间与极限时间)
在网络计划编制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对工程量及劳动量进行规划,先计算好各个施工环节的工程量,最后算出工程总量,并且对每个施工阶段的具体持续时间进行确定,并把所需承担的费用计算准确。
(二)优化计划
在制定计划编制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在相应的约束环境内根据既定目标对于初始网络计划进行反复核查,之后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在本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主要应用了工期优化与费用优化两种方法。
1、工期优化
工期优化就是对工期进行计算压缩处理,以此达到相应的工期目标,在本次工程施工中,主要采取的方法为循环优化方法。相关人员首先对初始网络计划中的工期及关键线路进行了确定,并将所计算的工期与合同工期相比较,找到需要缩短的时间点,并利用优化措施对关键线路进行压缩处理,分析出新的关键线路。若此时新的工期与合同工期相吻合,优化工作就此结束,若仍存在问题则需要按照同样方法再次处理。
2、费用优化
在费用优化方面,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此前制定的初始网络计划,将正常工作下的工期总费用计算出来,之后计算各个施工项目分别在正常工作时间与极限时间下的最低、最高费用,还要计算出每缩短一个单位时间所增加的费用,即直接费率。之后,相关人员需要遵循“费用最小”的原则,对关键环节中直接费率最小的一个环节进行压缩处理,之后再对关键线路进行确定。
(三)动态调整
相关人员在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处理之后,其在具体应用中仍可能有所偏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网络计划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也会面对一些意外情况。因此,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动态调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动态调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
1、关键线路调整
由于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线路对于总工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关键线路中的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会对工程进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施动态调整的过程中,本工程施工的相关人员对于关键线路进行了调整与分析,分析关键线路是否会出现提前完工或拖延工期等现象,并对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若是关键线路中的某一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时间出现了延长或缩短,关键线路中的后续施工时间就会出现变化。相关人员就需要针对此现象进行调整,对时间参数进行二次分析。
2、非关键线路调整
若非关键线路中的某一个施工环节时间出现延长,但仍处在总时间范围内,不会对施工总工期产生影响,相关人员就无需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调整。若是非关键线路中的某个施工环节的工期出现延长并且超出了可利用时间差范围,就会出现向关键线路倾斜的现象,并会产生新的关键线路。这时,相关人员需要对非关键线路进行分析与核查,让其满足总工期的具体需求。
除了以上两方面之外,在网络计划技术的动态调整工作中,会存在较多的无法提前预见的情况。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应用网络计划的过程中,定时对工程施工进度加以检查,并随时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调整。
三、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工程进度管理十分重要,对工程质量可以起到保障性影响。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建筑工程进度中的各个方面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全面反映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网络计划技术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全貌进行较好体现,也可以将机动时间及时显示出来,既可以调整相关资源,也可以在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最终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楼卓,冯永伟.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工程设计进度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2(02).
[2]吴凯,付红杰.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05).
[3]杨晓波,胡珊珊.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4]王洪峰.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J].四川建筑,2014(04).
论文作者:郑小航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计划论文; 网络论文; 技术论文; 工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线路论文; 关键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