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核心与基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财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核心与基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致富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核心和基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石论文,中国论文,分配论文,核心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致富论”,主张勤劳致富,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致富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核心和基石。“致富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改革起步、发展和深化,它已逐步形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一、以经济运行的最终结果来界定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①“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③他把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看作是区别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的重要标志。这一论点是对两种经济制度本质的科学概括。长期以来,人们孤立地抽象地把是否实现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看作是划分两种经济制度的区别、评价各自优越的标志。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们一度走上片面地追求一大二公、为生产而生产的歧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人们不是为生产而生产的。生产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产要素的占有虽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但决不是目的本身。与人的需要相脱节的生产最终是要消灭的。人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制约性是不以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为转移的。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④人们以某种方式占有、分配、使用资源,都是为了最终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区别在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的消费需求被限制在不损害少数资产者利益的限度内,因此,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两极分化。当然,西方国家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从整体上说比他们的先辈已经显著提高,但远未达到当代社会生产力所容许的限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大众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制约作用,是被动的、强制性的、有限的。

社会主义之所以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看财产的归属,不在于资源的配置方式,而要看财产占有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实际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既然财产或生产条件归公共占有,理所当然它就应为公众的物质利益最大化服务。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有制并不是一个孤立自在的范畴,它要通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才能表现出来;而对于消费需求来说,生产、交换、分配都是实现消费需求的条件和手段。

所以,邓小平用经济运行和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结果来区分两种社会制度,评判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学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二、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接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与他力主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反对平均主义,主张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食。同时,他又主张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⑤“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⑥邓小平所说的按劳分配,不是无商品、无市场、无价值规律的按劳分配;同样,他所说的市场经济,也不是搞两极分化、非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邓小平说:我们总的原则是支持社会主义。“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⑦按照他的观点,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以有利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为原则。“这是真正支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⑧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实践表明,这一学说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合乎实际的,但也含有非科学的、空想的成分;适用范围是有条件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继承了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中的科学成分,抛弃了非科学的空想成分,并解决了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理论逻辑上的矛盾。

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二者通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在前一场合,以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尺度调节消费资料的分配;在后一场合,以社会必要量为尺度调节生产要素即资源的配置。二者都是统一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接轨之所以必要,是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市场消亡的产品经济。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原是一个自然经济居支配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经历一个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是兼容的;社会主义与自然经济、平均主义、贫穷却是对立的。

但是,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制度与无市场的按劳分配制度相比,是有重大差别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是多种私有制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经营主体多元化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分配方式、分配主体不能不趋向分散化和多元化;第二,按劳分配规律与价值规律的作用相互制约。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范围、形式不能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市场和市场机制不能不对公有经济的分配发生作用。价值规律与按劳分配规律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强化所谓“资产阶级权利”,更有利于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先富带后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既不能均贫富,也不可能同步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主义是不可能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⑨

生产是分配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生产力的水平和规模决定能够用于分配的产品数量和分配方式。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达到产品能够像泉水般涌流的时候,如果无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实行平均分配,势必造成多劳不多得,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食。平均主义实质上是部分人对另部分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它不是鼓励人们勤劳致富,不是立足于发展生产来消灭贫穷。所以,平均主义只能造成普遍贫穷,只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消除。所以,共同富裕不可能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共同富裕是个渐进的过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一部分人、部分地区富得更快一些;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这样波浪式地前进,一浪高一浪,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先富后富与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先富与后富是在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的基础上产生的富裕程度和时间先后的差别;两极分化则是随着生产发展,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富有者手中,而贫困则是在社会的另一极积累。其次,产生先富与后富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和原有的生产力状况;而两极分化则根源于生产条件即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即少数富有者凭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致富。再次,先富与后富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目标是共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合作的关系。相反,在资本主义两极分化中,少数人靠垄断地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广大劳动者而致富,富人和贫困者之间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奴役与被奴役的对抗关系。最后,从发展趋势看,先富和后富最终将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相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两极分化作为一种趋势就不可能消灭。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为了缓解两极分化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推行了各种名目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尽管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劳动者绝对贫困化的趋势,但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消除两极分化的态势。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贫富差别只具有相对性和过渡性。但这决不意味着消除贫富差别、达到共同富裕可以自发地实现。先富对后富虽然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贫富差别对社会安定仍有某种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当恰当运用经济杠杆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再分配过程加以调节。邓小平指出:“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⑩

四、分配方式的改革必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11)“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2)“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13)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贫穷和落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选择资源配置方式不应当以某种一成不变的模式为根据,而应当服从于、服务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与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宗旨相对而言,生产方式和作为生产结果的分配与消费方式都是实现这一宗旨的手段。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模式的优劣,都必须从它实际运行的结果来检验。如果它有利于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它就有存在的理由。相反地,如果它导致普遍贫困或者两极分化,就必须改革。目的一元化不仅不排斥手段或方法的多样性,相反,手段或方法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实现共同目标。区分分配的目的和手段,开拓了我们改革的思路,为选择分配模式提供了广阔的余地,而不必为某种固定模式捆住手脚。只要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任何致富方法均可各显神通。

分配方式的多样性是由制约分配方式的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消费资料的分配作为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受生产条件的分配即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制约。但是决定分配方式的因素并不仅限于所有制,其中还包括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经济性质。分配方式是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无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性质,把所有制作用绝对化,就势必排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抑制分配方式的激励功能,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力停滞。旧的分配体制的弊端就在于此。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14)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虽然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一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既有各自特殊的分配规律,也有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分配方式和形式。邓小平指出:“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好,就为谁服务。”(15)如同计划与市场一样,在分配模式选择上我们也要解放思想,不应拘泥于姓“资”姓“社”。按劳分配要坚持,勤劳致富更应大力提倡;剥削最终要消灭,但资产收益现阶段不能排除。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6)

五、体制转型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防止和克服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在分配领域,一方面要坚持消除平均主义,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资产阶级。”(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反对平均主义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平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我国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又从制度上强化了平均主义。因此,消除平均主义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在反对平均主义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防止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的趋势。首先,市场经济本身内在地不能自然趋向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作为调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基本规律起作用的。按劳分配规律不能不受它制约。它激励竞争,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会自发地引起企业破产倒闭,职工失业,贫富差距加剧。它把市场机制引入分配,使分配过程市场化,这就大大限制了劳动在分配过程的决定作用,商品的供求、币值、价格等均成为制约分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形式上的平等掩盖实际上的不平等会加剧,而且存在着贫富两极分化的客观可能性。其次,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也使两极分化和产生新有产者成为可能。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市场主体多元化,生财之道增多,特别是价格双轨制,在宏观调控体系破旧立新过程中广泛存在缝隙,权力转化为资本的可能等等,这些因素为少数人大发不义之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企业制度的改革将使在职隐型失业转化为公开失业,而社会保障制度一时又难以健全,这将使社会待救的贫民大量增加。所以,在过渡时期防止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释:

①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

②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③邓小平:《答美国记者麦克·华莱士问》,《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

④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

⑤⑥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49页。

⑦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135页。

⑧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页。

⑨邓小平:《拿事实来说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

⑩(16)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373页。

(11)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

(12)邓小平:《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

(13)邓小平:《要吸收国际经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6页。

(14)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15)邓小平:《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财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核心与基石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