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数量、形状之间关系的学科,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能使他们更好地运用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教学下必须使数学老师立于数学课堂,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为打造高效地小学数学而努力。
一、立足教学实际,引入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若想建立高效教学课堂,首先需要老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据学生相关情况,进行实际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为主巧妙设置相关问题,并适时引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时的普及相关的学习概念,从而使同学们理解学习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打造本校教学课堂创造有利的相关条件。
例如,老师在讲述《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际情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一幅位置方向的地图,让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解析,让学生逐步认识这其中的数学知识点,及时地引进教学内容,掌握其中的范围词汇描述的物体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体上让学生实际操作,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及时的活跃课堂气氛,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利用交互电子白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能力。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时期,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构造一定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可以采用较新颖的方式来教学——交互电子白板教学,让学生根据实体的场景进行感知数学知识,让学生与情景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借助相应的电子白板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认识圆图形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向同学们展示从古至今的车辆有马车、自行车、汽车等等,并对学生说道:“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车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这些丰富的画面,同学们都很熟悉立刻就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并引出了圆形就是一个正圆的圈、正方形就是四条边长度相同,并且相互垂直的图形,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特点让学生实际画圆。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可以很好地诠释数学的知识内容,让数学的知识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三、借助经典错题,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的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不可能出错的情况是极少的,我们数学老师应当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都记录下来,还有老师要让学生积累学习中的典型错题,完善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日常的数学计算教学课堂,教师可以把典型的错题当作例题来给学生深入地讲解,能得到良好地奇效。如有这么一道题:“小红有20本数学练习册,借给了小明几本后,还有5本,这时问小红借给了小明几本练习册?”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这几种解法:20-5=15,5+15=20,20-15=5。对于学生们出现的这样的错误,我们教师会先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学生意见一致的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先进行讨论,再拿出来进行班级交流。这时一个小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小红总共有20本练习册,然后借给小明一些还剩下5本,没错呀,20-5=15本;另一个小组们也给出了意见还剩下5本加上借出去的就是总共的20本练习册;还有一组的意见就是总共20本练习册减去借出去的就是剩下的5本。……学生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讨论很是激烈。这时我们数学老师明确了最终的结果,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它的正确解析式是第一组的答案,其实其他同学的思路没有错,只不过将已知和未知颠倒了,其实这就是数学的奇妙之处,等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借助了经典的错题展开思维的碰撞,懂得了如何去分析问题,认真审题,才是解题的王道,使学生们的数学计算积极性提高了,实现了高效的教学课堂质量。
总而言之,如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况且小学生的数学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自我的感知上,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的水平能力,我们老师要有经验地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施教学方针,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强的学习动机,才会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尔寿.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33.
[2]范建成.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重构[J].教育科学论坛,2019(32):24-27.
论文作者:慕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