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_汪多多,薛燕

浅谈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_汪多多,薛燕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砀山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 235300

摘要:农网配电技术的升级能够切实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便利,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较为切实的贡献。就现阶段情况展开分析,我国农网配电技术发达程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亦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即分析农网配电技术中的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并将此类系统切实带入实际生活中,分析此类系统的应用方向及其所能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系统设计;系统应用

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展开分析,现阶段我国农网配电技术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结合时代背景已存在较多自动化器械,但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如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我国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白。现阶段我国农网配电技术方面运行较为完善,但自动化配电程序的缺失,易导致相关设备出现损坏现象,限制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对维修工作亦造成一定阻碍,消耗较多经济利益。为保障此类现象不再发生,应切实针对自动化系统展开分析,提高其安全性。

1.系统设计

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需注重多类因素,如各类系统结构的设计、各项器械共同工作环节的设计、自动化智能方向的相关设计等。就现阶段而言此类环节的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应结合实际技术使相关设施的发展具有较强稳定性,且相关设施的技术方向中动态掌握方面能力较差,无法适用于实际状况。就系统工作状况而言,系统应能够切实满足针对系统中各个部件的保护工作,同时将保证功能切实融入系统中,实现遥测与遥信。同时,系统应结合信息技术,使其与自动化系统连接,一旦配电自动化系统出现失误,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将故障记录发送至记录系统,保障相关维修工作能够尽快展开。

总而言之,系统设计汇总应遵循技术先进、可行性强、经济合理等因素展开,同时系统中所存在的相关因素应满足实际使用情况,即符合规范的前提上应具备较强拓展性。同时,系统中的软件适用性应较强,能够兼容各类系统,保障性能较为稳定的前提上便于维护与更新。

2.系统设计与设计要点

2.1 主系统设计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系统设计主要为设计管理平台。此类管理平台主要以中心站为数据核心,实现命令的传达与数据接收,其余部件分别为工作站、服务器等。此类组件主要保障系统能够正确运行,从而形成自动化系统。系统中所应用的相关系统主要为GIS系统,此类系统辅助相关数据库,能够有效保障系统切实设计。主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主要为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设计,保障系统实际运行中能够切实起到作用。

除此以外,主要需注意的设计要点为故障指示器的设计。与主系统存在一定差异的方向在于此类指示器的针对性较强,需彻底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设计工作。此类装置的设计方式主要分为多种方法,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为信号源注入法。此类方法的原理为将故障指示器设置于线路中的各个位置,以设置于长线路节点、分支点为佳,同时展开配套设备的安装工作,保障信号源与相关指示器能够有效连接,随后针对实际展开工作,若线路出现故障,故障指示器便能够收到信号源装置所发出的信号,进而针对信号类型分辨短路特征、电流突变等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就现阶段问题展开分析,故障指示器除能够检测到信号来源外,亦应能够切实检测负载电流,即根据电流数据传输至监控终端所返回的数据展开分析,实现实时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类步骤中,故障指示器附近的终端负责接收信号、发送信号,同时将数据传送至检测端。设计通信终端时,需注意此类终端的电源配置,现阶段的相关配置多为太阳能电池,此电池可保障其能够较为实际地展开供电工作,实现正常运行。

2.2 终端监控设计

终端监控全名为配电终端监控,其主要使用范围即为数据方面,负责数据的采集与转发。此类功能所实现的具体操作即为将故障指示器信号接收,进而针对数据展开分析,此类数据中包含线路负荷电波、动作信息、开关状态等。此类状态分析可使终端正确判定线路中究竟为何部分出现故障,从而切实掌握故障原因,实现故障自动化检修。设计中应注意此类终端中的电控开关应具备监控条件,相关条件下的远程分合闸操作具备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情况,若采用的开关为遥控开关,则遥控开关的主要配置端应为直流电机。

2.3 通信系统设计

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需注意通信可靠性与实时性,应以实现即时通讯为目标展开通讯,改善现阶段中通信状况不佳的现状,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加强灵活性。设计中可采用GPRS接入,此类技术特点即为灵活、简便,若系统中存在VPN专网,可更为实际地改善系统安全性质与可靠性,实现投资费用的有效节约,提高系统效益的同时加强资源建设程度。

3.实际应用

3.1设计功能实践

通过设计阶段展开设计工作后,将设计相关概念予以具象化呈现后投入试运行。试运行中主要针对上文所述的信号源装置与终端配电设备安装展开运行实践分析,研究此类设备经改造后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优化措施。经实践后可发现,配电终端中通信系统与检测系统可有效运行,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同时,信息传输速度亦较快,针对线路中出现的问题可完成有效分析,充分符合设计思路。

3.2故障检测分析

故障检测过程中,针对定位故障、故障检测速度、检测精度展开分析,可发现经设计后的系统自动化程度有较为明显地加强,较原有模式而言故障检测速度更快,故障定位精度更准确。系统的故障检测及处理效率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提高。就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实验阶段中,监测设备对于断路器与三相电流的监控方面已实质化形成自动监测,此类发展中可通过配电形成可视化系统,可较为确切地保障技术开展更为准确。除此以外,探索农网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设计中,此类实用型模式所带来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更为实际操作带来便利。就故障定位方面展开分析,现阶段中故障定位时间已缩短至10mm左右,较以往定位时间2~3h节省更多时间。此类技术的发展已切实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自动化。

结束语

本文针对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展开设计,并根据设计思想实现具体技术,最后经检测试验技术是否存在误差,是否符合设计思想,能够成功提升自动化程度。现阶段此类技术已较大范围地应用于我国农网配电相关工程中,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亦为从业人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俊贤.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探析[J].机电信息,2018(24):153-154.

[2]邬荷叶,林康松.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2):26+28.

论文作者:汪多多,薛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浅谈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_汪多多,薛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