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科技经济特区初探_经济特区论文

汕头科技经济特区初探_经济特区论文

汕头科技型经济特区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汕头论文,经济特区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汕头特区由出口加工区发展为综合性经济特区,目前正在逐步转换为科技型经济特区。本文分析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科技型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为使汕头经济特区在“技术的窗口”方面发挥作用而必须着力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

关键词 汕头特区 科技型经济特区

中图分类号 F127.65

1汕头特区发展模式的转换

汕头特区自1981年创建以来,区域范围两度扩大,由出口加工区发展为综合性经济特区。进入90年代以来,向科技型经济特区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转换,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发展的。

1.1 龙湖加工区——利用外资发展“三来一补”

1979年7月国家批准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四市划出一定区域试办出口特区。汕头特区起步较慢,1981年的汕头特区是指面积仅为1.6平方公里的龙湖加工区,是当时四个经济特区中最小的一个。 由于区位条件远不如深圳、珠海,范围小,加上受能源、交通的严重制约,资金短缺,故创办之初,主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以出口为主,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投资方式从“三来一补”过渡到合资、合作或独资,探索出一条“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的道路。与其它经济特区相比,汕头特区引进的外资不多,到1984年底,只有18家外资企业在特区兴办出口加工企业,项目规模不大,技术档次也不高,但经济效益不错,80%以上的外资企业经营良好,75%以上的产品出口,出口产品比例在各特区中最高,投资创汇率也是各特区中最好的。

1.2 以加工出口为主的综合型经济特区

1984年12月,汕头特区第一次扩大范围,由1.6平方公里扩大到52.6平方公里。随着区域范围的扩大,汕头特区向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以加工出口为主,同时发展贸易、建筑、房地产、农业、旅游业等各业的综合型经济特区。到1987年底,汕头特区已有163家工业企业,主要有服装、陶瓷、电子、塑胶、食品、玩具、钟表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出口额也由1980年的449万美元发展到1990年的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由1984年的779.3万美元发展到1991年的1.97亿美元。特区办农业,也 是汕头特区的一大特色——出口创汇农业,如“汕头特区水产养鳗联合发展公司”,以补偿贸易的形式,从日本引进三条烤鳗生产线,还把鳗鱼的养殖扩展到潮汕平原7个县,形成捕苗、养成鳗、烤鳗、 出口生产体系,成为汕头特区最早的“贸—工—农—科”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出口创汇农业模式。

1.3 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放层面的不断扩大,对经济特区也提出新的要求,即必须更加开放,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试验,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更新的经验,故于1993年1月设立保税区。 保税区是当今最高层次的开放区;另一方面,在低劳动成本已日益失去竞争优势的情况下,特区不能继续以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商,特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重构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况且,汕头缺乏矿产等资源,不可能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加迫切要求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并逐渐提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于是,1993年7 月设立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标志着汕头特区开始向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

1.4 汕头特区发展模式转换之必然性

汕头自解放以来一直闭自守中,人多地少。设立出口加工区,利用香港产业结构调整以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吸收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故一开始在产业层次上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但是,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不能仅仅搞成单纯的出口加工区,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先走一步,而出口加工区包纳不了这许多内容,所以1980年3月出口加工区改为经济特区。 国家给予特区更多的主动权,包括项目审批权、进出口权、进行体制改革试验权等等,从而有别于外国的“出口加工区”。在经营模式上实行多角化经营,于是逐渐向综合型经济特区发展,产业结构多样化,以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工业为主,同时发展农业、旅游业、基础设施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仅建立起出口加工工业体系,城市化进程也相当迅速,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23.3%上升到1993年的30.4%。然而,随着我国开放层面的扩大,特区原来的劳动力、土地以及政策的优势已不断弱化,意味着经济特区所肩负的一定历史使命的完成。特区产业结构必须升级优化,才能成为新的极化中心,再者,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模式,也不能发挥特区窗口的全部功能,特区在全国处于对外开放的最高层次,要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必须建立新的经营模式——向科技型方向发展。

2 汕头科技型经济特区构想

2.1 科技型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

2.1.1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省能、省料、省空间、省劳力的特点,且能生产大量的替代材料,以其高新技术带来产品的高质量和高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因而对区域经济有很强的超前带动作用,不仅其本身具有高效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区域总的结构水平与区域综合效益。因此,科技型经济特区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产业。目前,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确定三个战略产业群带;第一产业群带包括电子工业、精密医疗器械、自动化机械等;第二产业群带包括海洋化工、生物工程;第三产业群带包括信息工程、能源、原材料高效节能等。并在各县(市)区规划一个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科技工业园,通过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化的扩散、辐射和牵动,改造市区工业企业和传统产业,扶植和发展市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1.2 以先进工业为基础产业。先进工业应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它们不仅今天发展的实力雄厚,而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保持住发展的势头(即这些工业部门是属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产业关联度大,有较大的乘数效应;有较大的规模,能发挥规模效益;技术含量较高,而对原料的依赖较少;其产品的附加价值高,市场广阔。过去的15年中,建立起来的是出口型的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服装加工、玩具、食品加工、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占比例很高,1993年市区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了67%,而属于高科技的企业只占2.4 %,是全省最低的。1994年, 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人均装备水平仅 4594元,装备水平低。3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1994年产值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其余的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组织结构松散。这与科技型经济特区是很不相称的,故要花大力气把工业搞上去。

2.1.3 以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汕头这个“百载商埠”、海港城 市,是靠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城市的,发展第三产业有较好的基础。但是,汕头特区改革开放14年,第三产业比重只提高4个百分点,只比全省平均水平(38.4%)高1.1个百分点,与深圳(46.5%)、珠海(42 .3%)相比,差距很大,与亚洲“四小龙”的差距更大。1990年“四小龙”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香港77.2%,新加坡64.8%,台湾56.2%,韩国48%。汕头要实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实质上是以港口业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尤其要突出发展三个重点:第一是优先发展关系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科技开发、教育事业和城市公共事业;第二是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主要是商业、贸易、物资、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饮食、仓储、劳务、文娱、卫生、体育等产业;第三是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产业,主要是信息业、咨询业和各类科技服务,包括律师、会计、审计、资产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2.1.4 农业在潮汕地区向来占有重要地位, 潮汕地区以精耕细作而著称。在建设科技型特区中,不能忽略这一区域优势,即发展种养业。应充分利用汕头优越的水热土条件,充分发挥潮汕农民的种养经验,发展三高农业,尤其是要注意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培育、推广,提高竞争能力,而且可与汕头具有传统优势的食品加工结合起来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可通过“科技兴渔”,优化品种结构,逐步形成外向型的“高产、高质、高效”的海洋产业。随着城市化发展,汕头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日益减少,应重视开发无土栽培、工厂化种养业。

2.2科技型经济特区的空间结构

2.2.1 汕头濒临南海,临近西太平洋的主要国际航线, 故而首先是一种临海型的空间格局。目前汕头口岸与世界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6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全国18个重要枢纽港之一,码头泊位40个,综合通过能力484.8万t。在五个经济特区中,与厦门一样毗临台湾,具有对台经济联系的优势。保税区设于汕头市南区,毗临广澳湾,广澳湾是可建设23个2~10万t级码头泊位的深水港。随着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实现,港口综合作用的发挥,将加强汕头经济临海型的势头。

2.2.2 汕头向被称为“省尾国角”。但随着空港建设、 国际机场建设,大大改善了汕头的区位条件。目前汕头空港旅客、货邮吞吐量居全国98个机场的第12位,1992年旅客发送量居中南6省的第二位,已开 通5条国际航线,平均每周有22个国际航班。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片区距汕头机场8km,西片区靠近拟建中的潮汕天鹅国际机场, 呈现了临空型布局特点。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区位因素中,方便快捷的空运设施是首要因素。优越的空运设施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购进原材料、销售产品、进行生产协作。

2.2.3 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类似国外的科技型经济自由区——科学工业园区,这是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的空间,构成科技型特区的极化中心。为加强这个中心的极化作用并使其具有扩散的作用,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布局条件最重要的是知识条件,包括科学、技术开发、情报信息三个方面的条件,又称软资源。科学条件包括高等学校、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和其它培养干部的机构。技术条件是指把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包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创造、发展的能力;情报信息包括传声情报、文字情报、映像情报的质量。例如,美国硅谷的先决条件是有8所大学,33所技术学校和一系列研究所。在硅谷的在职人员中, 40%是大学毕业生,有6000名科学家,占全加利福尼亚州科学家总数的1/6。目前,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体现不出这种布局条件。可以 通过发展社区大学包括外商私立大学以及其它形式的高等技工学校,并且向汕头大学与西片区一带集中。同时还可鼓励一些大企业集团的研究所向同一方向发展,以形成知识资源密集区。只有极化作用进行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扩散作用,才能带动整个汕头特区,甚至包括澄海、潮阳的汕头市向科技型经济发展,汕头特区才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而扩散作用,将沿着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京九(广梅汕)铁路作梯度 推移,形成产业带或称之为产业走廊,连接澄海、南澳、潮阳,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南澳为前沿、潮阳、澄海为两翼的经济空间格局。

3 建设科技型经济特区任重道远

3.1 汕头特区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低

3.1.1 科技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1993 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564人,即全市平均1514人中有1个科技人员; 全市科技人才的拥有量也只达到省的平均水平。市区高级和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数有11410人,即市区平均每80人才有1个具备高级或中级职称的人员;与其它特区相比,汕头市每万名人口中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只有72人,不仅低于厦门市的138人、珠海市的153人,深圳市的309人,而且也低于全国100人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队伍中高中级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也明显偏低,与全省4.5%和38.1%的相比,低了2.27 个百分点和21.69个百分点。素质不高还反映在能攻关的学科带头人不多 ,大中型企业中的科技企业家不多,具有真才实学且有很强事业心的攻关人才不足,适应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懂外语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尤其缺乏。学科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人员少,市区各类专业科学技术人员5298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27.2%、船舶技术 人员占0.5%、农业技术人员占0.7%、卫生技术人员占11.3%、科研人员占0.3%、教学人员占16%(其中高校占1.5%、中专、技工占1.0 %),尤其是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所占比重小,这是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3.1.2技术进步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高。据统计, 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本世纪初为5~20 %,中叶上升到50%,80年代上升到60~80%,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力的作用。据研究,汕头近几年来在工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有所提高而劳动者贡献率有所下降,目前仍以劳动者的贡献率最高,即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仍占主要地位。1992年全市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同深圳、珠海比较,分别低6.5和6.8个百分点;同全省平均水平比,1992年低8.1个百分点,1993年低5.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从一些重视科技开发的大中企业来看,技术进步贡献率又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据测算,1993年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33.3%,比全市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 其中汕头海洋集团公司为42.0%,汕头轻工机械集团公司为59.8%,澄海半导体器件厂为52.1%。这几个企业都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建设科技型经济特区,必须有更多的企业象这些企业一样,尽快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1.3 科技投入不足。1993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14153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4%;其中用于科研基建和固定资产购建4819万元,占34%,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仅67.7万元,占0.5%。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全世界80%的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它们的科研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

3.2 加速汕头特区科学技术进步

3.2.1 挖潜本地科研成果与引进外地科研成果相结合, 并尽快转化为有形产品,进入市场。农业方面,例如市农科所、市白沙禽畜研究所、市白沙蔬菜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成果,可通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或企业从事生产;另一方面发展横向合作,尤其是要重视利用我国其它大城市的科研力量。我国大陆的高新技术研究力量雄厚,许多高新技术成果水平档次都很高,但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的转化能力较低,而香港、台湾的转化能力较强,可考虑把内地的高新技术与港台的转化能力结合起来,在汕头特区进行开发,形成生产能力,形成产业。汕头1995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成交的1239个项目中超过80%是企业界引进的。由于汕头工业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为主,故引进高新技术,不仅大中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也要积极向现代化、高新技术化、专业化发展。

3.2.2 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人才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源泉,自1990年以来,汕头市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84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者449名),接收大中专毕业生6038名。相比之下,近5年来惠州市共招收大中专毕业生10879名,近二年从外地引进各类科技人才3500多名;深圳特区建区11年来共引进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80000余名, 是目前各地人才引进的最大户; 清远市建市5 年多来, 先后引进科技人员近9000人,以上数字说明,无论是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还是人才引进的速度和规模,汕头都远远落后于广东的先进地区甚至粤北的清远市。因此要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级技术人才,特别是引进带项目,能起学术带头作用的高级人才,目前国内各地、各系统的人才队伍普遍短缺高级人才,仅靠国内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潜力有限,因而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很有必要。目前我国分布在海外的学成留学人员大约17万人,这是我国潜在的国际竞争实力资源,理所当然地成为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的重要科技力量。

3.2.3 增加科技投入。由于资金不足而使研究, 试验难以顺利进行的事例不胜枚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基础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科技项目的研究、试验、推广,有赖于雄厚的资金作后盾,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规定:到2000年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1.5%。汕头决定全市各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力争到2000年全市财政投入的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3%以上;争取每年由市政府拔款1000万元,作为市科技发展基金。

标签:;  ;  ;  ;  

汕头科技经济特区初探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