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会计:对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几点解释_国债论文

发展与会计:对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几点解释_国债论文

发展与算帐: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几点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政策论文,算帐论文,几点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7年7月亚洲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以来, 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不贬值、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为亚洲及世界经济稳定所作的积极贡献多加赞扬。但最近以来,也有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今年以来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政策提出了质疑,如1998年9月30 日发表在《亚洲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题为《中国选择先发展,后算帐》的文章,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是只顾发展而没有算帐。对该文提出的一些质疑,我们愿在此提供一些解释。

一、增发1000 亿元国债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所谓“逐步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流向大批国有生产企业”没有根据

文章写道:“为了实现年增长达到8%这个目标, 中国已经开始执行一项中国领导人所说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计划。”“但逐步增加的资金不仅在流向一些经过慎重挑选的基础设施项目,而且还流向大批国有生产企业。”这似乎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但“逐步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流向大批国有生产企业”一说是没有根据的。1998年8月26日, 我国财政部长项怀诚同志就财政部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如下说明:国务院对增发1000亿元国债所筹集资金的使用确定了以下原则:一是只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绝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二是资金要优先用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已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三是既要考虑速度拉动经济增长,又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盲目重复建设,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四是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由中央统筹定向安排。中央财政安排新上项目都要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项目安排的重点是: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电信和重点机场建设,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的建设,经济适用住宅的建设。

为避免新增国债建设支出被挪用于加工工业的重复建设项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将派17个稽察组对27个省市进行全面检查。在此基础上,还将选择70个建设项目进行重点稽察。这一举措将保证新增国债支出专项用于国家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会流向大批的加工企业。据调查了解,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几乎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前9个月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长50%, 文教卫生业投资增长30.5%,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增长30%。9 月份投资增幅的进一步提高也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我国前9 个月的投资增长与前8个月相比,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长率由前8个月的20.9%,提高到前9个月的30%;第三产业由25.9%提高到30.3%; 而第二产业则由6.1%降为5.9%,一些加工工业项目如煤炭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森林工业投资下降势头更猛。

二、1000亿元+1000亿元: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提高了银行资产质量。所谓“此项贷款计划几乎肯定会导致金融危机”,有悖国际经验和经济学一般原理,也与中国实情不符

文章以“这项计划不是得到政府国库的资助,而绝大多数是从国家银行的大大增加的贷款而来的”为据,未卜先知地断言:“这项加快贷款步伐的计划几乎肯定会导致贷款业务的质量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中国的那些国有大银行”;“会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削弱早已经资不抵债的金融系统”;“会增加国内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因而会使中国跌入经济衰退的深渊,也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后果之严重,可谓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上述危言既有悖国际经验和经济学一般原理,也与中国实情不符。首先,所谓“这项计划不是得到政府国库的资助,而绝大多数是从国家银行的大大增加的贷款而来的”一说,是似是而非的。事实是,我国政府决定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国债1000亿元,商业银行再增加配套贷款1000亿元,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前者是基于国家信用而从国有商业银行筹措的资金,它一经筹得,当然属于国库资金。

其次,断言“这项加快贷款步伐的计划几乎肯定会导致贷款业务的质量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中国的那些国有大银行”,“会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削弱早已经资不抵债的金融系统”,“会增加国内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因而会使中国跌入经济衰退的深渊,也会导致人民币贬值”,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事实是,1000亿元国债的发行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了银行资产质量。财政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加了这些项目的资本金,对于许多可收费的电网、水利设施、公路和铁路等项目,只要达到30%的自有资本金比例,其余建设资金就可以由银行贷款解决。这些项目一般效益较好,归还银行贷款不成问题。银行贷款给一个有较充足资本金的基础设施项目,风险降低了。这次国债面向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提高了这些银行的资产质量。这批国债的年利率为5.5%,高于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73 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是有利可图的;这次增发的国债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注册,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也可以与中央银行进行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它不仅没有风险,收益较好,而且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商业银行持有这批国债,可以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其三,认为“加快和加大国家对一些项目的投资”,“有可能造成长期的国有部门资产的回报率下降”,“越来越少的企业能够还得起它们从银行贷款应支付的利率”,有悖经济学一般原理,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相应增加基础设施的供应时,增加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大大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这时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同一单位投资的边际社会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用于其他方面的等量投资的边际社会经济效益。据研究, 战后美国1美元公共投资的生产能力是1美元私人投资的3—4倍。 从经济学一般原理讲,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可以缓解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对我国经济的“瓶颈”制约,从而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二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拉动总需求,增加总产量,增加就业机会。这两者都有助于提高资产的回报率。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上述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急需增加投入。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投入,既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如通过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可以开拓农村家电市场;通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过剩的钢材、水泥、机电、建筑材料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国内的有效需求就增加了。其中的许多项目,如公路、铁路、经济适用住宅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可能短期回报不高,但却是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有的项目如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把原来砍木的大军变成植树的大军,即使短期内没有回报,也会造福子孙。自9月份实行这一宏观调控措施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回升。9月份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增速比上月提高2.3个百分点。前3季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增速比前8个月提高2.6 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0月份工业生产增幅继续上升,增速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1—10月累计,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2 %。 据初步测算, 总数约2000亿元的建设资金投入所形成的最终需求,可拉动GDP 增长两个多百分点,由此至少可提供250万个就业机会。

三、积20年改革之经验,中国政府深谙改革、 发展和稳定之道。所谓“中国领导人已经把短期经济增长作为优先完成的目标,长期改革已经被推迟”,既曲解了中国政府的本意,也有悖于事实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在文章最后写道:“中国领导人已经把实现短期经济增长作为它最优先完成的目标。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长期改革已经被推迟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这项计划使增长率得到增加,推迟改革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所以,这可能无助于缓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既曲解了中国政府的本意,也有违于事实。

积20年改革之经验,中国政府已深谙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道,且在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得到国际社会诸多肯定。1998年3 月我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所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失时机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要有新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注意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实现稳中求进。”

从实际进展看,1998年是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诸如:政府机构的改革,费改税的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等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单就金融领域而言,1998年是出台改革项目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1997年11月,我国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显著提高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消除金融隐患,增强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1998年以来,我国金融部门按此既定方针,在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制度和良好金融秩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一是取消了几十年一贯制的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扩大了国有商业银行全年余额贷款比例。二是改革和调整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原来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存款帐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帐户,同时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降至8%。三是中央银行管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 今年年底将撤销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成立9个跨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分行。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重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业务,自主审查贷款,并大力精简分支机构。国家为其补充2700亿元资本金。五是适当增加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已批准开业的有80多家。六是对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七是继续坚持金融业对外开放。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又批准了9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营业机构,批准引进4家外国保险公司。目前,在华设立的外资、合资、独资营业性金融机构达175家。

正因为我国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所以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国内遭受特大洪灾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中国选择先发展,后算帐》一文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所算的几笔帐,是没有根据的。希望我们的解释能正视听。

标签:;  ;  ;  ;  ;  ;  ;  ;  

发展与会计:对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几点解释_国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