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市场金融的若干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探索
对于市场金融这一提法,有人是持有异议的,认为市场金融会导致利率、汇率的自由化,会出现金融失序、盲目竞争的局面,进而提议,“只要金融市场而不要市场金融”。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金融作为经济的成份,在经济市场化,主要是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经营机制、生产要素等市场化以后,金融体系的构建、经营方式、运行机制必然也要市场化,不然这种市场经济就是跛足的、残缺不全的,更何况市场金融并不意味着金融自由化、失序化,恰恰相反,市场金融需要更有效率、更富弹性、更讲技巧的管理和调控。当然,如同市场经济一样,市场金融的构建和发展、完善需要经过漫长的进程,是难以一蹴而就的。因此,本文与其说是列举了市场金融的若干特征,还不如说勾画了我国市场金融建设的长远方向。
一、资金的商品化和利率的市场化。
改革以来,信贷资金使用上的无偿性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扭转,利率杠杆开始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但是,货币资金还远未完成商品化的进程,资金仍屈居于规模之下,是第二性的范畴;资金仍然主要是配给的,而不是市场配置的;经营货币资金的专业银行仍承担着一部分行政职能、民政职能和社会职能等。
在现阶段,资金商品化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金缺口,据估算,我国每年的资金缺口约在2000-3000亿元,约占资金可供量的10%,资金市场还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而一般认为,某种商品市场要完全放开,则其缺口必须控制在2%以内,在这种状况下,一步放开资金市场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资金是非商品性的,那显然无法交由市场去发现、形成、决定资金的使用价格——利率,利率市场化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利率市场化蕴含的前提是资金的商品化,利率市场化将会随着资金商品化的进程亦步亦趋。粗略看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基准利率为中心、规定上下限的活动利率制,二是类似于美国三十年代的条例,规定存贷款利率最高限的利率体系,三是完全市场化的利率体制。从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要对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尝试,通过吞吐国库券、金融债券来伸缩货币供应量,进而左右利率,此举可视为利率市场化的开端和准备。
二、货币兑换的自由化。
货币的自由兑换与否是一个国家市场开放深度的重要标志。
今年以来实行的汇率并轨和结售汇制,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得到了统一,人民币在经营项目下具有了可兑换性,虽然还是有条件的、非常有限的,但毕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汇率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汇率的自由化,恰恰相反,在汇率逐步放开以后,国内创汇,用汇企业将直接承受汇率风险,防范国际性通货膨胀也将提上议事日程,而且我国还是一个外汇极其短缺的国家,因此,平抑汇率风险、调控外汇市场将成为中央银行头等的职责。以汇率并轨十个月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中有升,可以说,中央银行的调控是比较成功的。
三、通货膨胀的显性化。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效供给增长很快,但社会需求增长更快,供需缺口不仅没有得到弥合,反呈扩大趋向。与改革以前迥异的是,政府已逐步放开了商品市场,由国家直接掌握、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商品已压缩到了只有五六种;而另一方面,在经济货币化时代,任何社会需求总是受制于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只要货币供应能得到有效控制、消除非经济发行,就不会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但是,改革以来发生的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表明,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个环节。
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仍未步出粗放式扩大再生产的轨迹,在短期内无法提高投入产出效益的情形下,对货币资金“第一推动力”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
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改革以来,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一元化格局被打破了,据统计,到1993年底,我国的金融体系除人民银行外,包括4家专业银行、9家全国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12家保险公司、384家信托投资公司、87家证券公司、29家财务公司、11家金融租赁公司、59000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390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此外,外资银行也纷纷进入中国。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有利于打破国家金融机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创造一个竞争的氛围;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有利于推动市场金融的成长和完善,提高金融运作的效率。
在未来的多元化格局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将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目前,四大专业银行吞吐的存贷款占全社会信用总量的75%以上),这种垄断局面在未来是无法彻底打破的,只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削弱。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四大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强化其利润、成本、风险、竞争等机制,使其能在未来的金融体系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五、信用工具的多样化和交易方式的期货期权化。
提供多样的信用工具是金融机构竞争取胜的需要,负债工具的多元化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稳定资金来源,而资产工具的多元化则有助于降低资产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从现状来看,我国的信用工具创新仍是一片空白,结算工具依然是传统的“三票一卡”。目前金融改革主要侧重于制度创新方面,而制度创新与信用工具创新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制度创新成熟以后,就能为工具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工具创新将呈加速势态。
期货、期权交易同属金融创新的范畴,期货市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市场成熟、完善的基础上,尤其是像金融期货这种高风险、高投机的商品。目前,上海证交所及其它一些商品交易所上市了国债期货合约,国债期权交易也将应运而生,这将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大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准备。
六、市场的国际化。
首先,以“走出去”的情况来看,早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就曾成功地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发行了数十亿美元的国际债券;到目前为止,共有11家国有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今年又有五家公司将在纽约证交所以ADR形式挂牌上市。其次是“引进来”,改革伊始,外资银行就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20个国家的330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其中仅分支银行就达100余家;我国的B股市场则为外国企业和居民投资中国股票市场提供了便利,A股市场对境外基金开放的事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未来的国际化进程中要让有条件的银行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商业银行,要让更多的企业面向境外筹资、推荐更多的公司到境外第二上市;应继续放宽外资银行进入的条件,鼓励更多的外资银行将其区域性总部乃至总行迁至境内;创造条件将AB股两个市场并轨,鼓励外资直接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着力营造几个国际性、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让其成为全球资金汇集、中转、分流的枢纽。
七、竞争的激烈化和风险的复杂化。
利率、汇率的放开,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信用工具的创新以及市场的国际化,必然形成百舸争流、激烈竞争的局面,这种格局不仅包括同行(银行)竞争、同业(金融业)竞争,还有国内与国外的竞争。
竞争必然带来风险,竞争的激烈化必然使风险加剧和复杂。金融业高风险的客观原因在于其经营的是社会资源的价值流,尤其是利率、汇率放开以后,金融企业将直接承受利率、汇率、流动性等系统性风险。而从个别风险来看,即使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以后,仍会有经营不善的借款企业资不抵债、无法还贷,由此形成信用风险;营业风险则很可能因信用工具创新而引起。从现状来看,四大专业银行目前都是超负荷经营的,6000亿元的呆帐、烂帐、死帐从理论上说是足以使其倒闭的。如何驾驭、防范经营风险,是摆在我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八、调控的间接化。
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由经济,市场配置的盲目性、自发性表明,中央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不仅不能放弃,反而应加强调控。而在此调控体系中,金融宏观调控则是两大主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金融的起步阶段,在主体素质不高、机制扭曲、竞争不规范、金融秩序尚未理顺的状况下,建立一个高效率、强弹性的间接调控体系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在未来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中,三大货币政策手段尤其是公开市场业务将升格为主要的调控手段;从近期来看,贷款规模还一时无法退出历史舞台,应逐步将其由指令性的过渡到指导性的,使其能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相容;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稽核的主要标的将是资本充足率、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
九、技术手段的电子化。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效非凡。首先是装备的现代化,整个金融系统目前安装了150多台套大中型计算机、5000多台套小型机和超级微机、近70000台套多用户和单用户微机、1500多台自动柜员机以及其它配套设备;其次是通讯网络的形成,已建成一个卫星地球主站和138个城市卫星地面应用站;再次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如同城票据和资金清算系统、全国联行对帐系统等;第四,表现在全国证券报价交易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上;第五则是新型金融电子化服务的发展,使信用卡这种电子货币的使用和影响越来越广泛。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划,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要建立起规模宏伟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今后三年的任务是,完成全国卫星通信主干网络和沿海、沿江及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网、城市网建设,实现同城区辖、全国不同层次的资金清算系统的一体化,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证券交易报价、资金拆借和信用卡授信、外汇管理等应用系统,逐步扩展使用范围,以提高金融电子化系统的整体效益。